第07版:民族的大团结 你我的运动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花好月圆夜 民族喜联欢
来自全国各地的媒体记者一路行来一路赞 郑中心 通四方 和天下
明月何皎皎 光华共团圆
一幅石榴图 情深意绵绵
对手亦朋友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来自全国各地的媒体记者一路行来一路赞 郑中心 通四方 和天下

参观中国红枣博物馆,恭拜黄帝故里人文始祖,感受航空港丝路枢纽,领略园博园各地风情……9月14日,来自全国各地的媒体记者采风黄帝故里、航空港区。现场体会国家中心城市通四方、和天下的都市魅力。

红枣王国品枣香

上午9时,采风团来到位于新郑市的好想你集团总部,参观中国红枣博物馆,走访红枣小镇。

“震撼!不可思议!”在中国第一个红枣博物馆,来自全国各地的六百多个红枣品种标本集中陈列。各地记者不断感叹,小小红枣,竟然成为年销售收入近50亿元的好想你红枣产业。

好想你公司创始于1992年,于2011年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成为国内红枣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49.49亿元,净利润1.28亿元,公司电商渠道销售继续增长,新零售业务获得阶段性进展。

光明日报社记者付豪说,看着干净、整洁、有序、高科技感十足的车间,让他感觉非常震撼,特别是了解到一个企业在做强做大的同时还能够不忘初心,帮助新疆维吾尔族人民脱贫致富,让人印象深刻,这也连接起了河南和新疆两地的民族情谊。

黄帝故里拜轩辕

在黄帝故里景区,各地记者感受到的是鼎新、大公、中和的中华文化。

来自内蒙古代表团的记者李彬第一次到郑州,她听讲解人员说新郑市是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出生、创业、建都之地时,很是激动。“这次来郑州,如同回家一样,会务组对我们像家人一样关心,黄帝故里又是中华民族的根,老家河南,不虚此行。”

同样来自内蒙古的记者陈旭泽说:“我是在河南上的大学,这里是我的第二故乡。今天参观完黄帝故里,让我真切地了解了黄帝文化。一部河南史,半部华夏史,来到这里,更加感受到华夏文化悠久的历史以及创造的灿烂文明。”

黄帝故里景区地处新郑市城区,前身是汉代轩辕故里祠,历代迭修。明隆庆四年于祠前建轩辕桥,清康熙五十四年,新郑县令许朝柱于祠前立“轩辕故里”碑。20世纪90年代以来,景区多次进行扩建,面积达7万平方米,整体布局突出“中华之根”的主题,包括“天、地、人”三大板块。

中国体育报广东记者站站长黄心豪说:“通过这次采风深入了解到河南郑州的风土人情,机会很难得,也让我们近距离地感受到了中原大地的文化、历史和产业,看到郑州的大发展。”

航空港区通四方

在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城市会客厅,手机产业园,各地记者感受了这里作为国家级经济实验区的澎湃动力。

“2013年3月7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作为中国首个以航空经济为引领的战略举措,被赋予了促进河南——中国最大的省份,以及省会郑州融入全球一体化,实现经济转型和发展的重要使命。正在致力于打造中国第一个航空大都市……”听了港区有关负责人介绍,引来众人称赞。

来自黑龙江代表团的随行记者包晓六说:“郑州的发展值得借鉴,虽然第一次来郑州,却像回家一样。我一定把郑州的见闻感悟写成稿件,介绍郑州经验。谢谢郑州同行热情周到的接待。欢迎大家到黑龙江赏北国风光冰雪奇观。”

在位于航空港区的郑州园博园,各地记者兴致勃勃,听讲解、忙拍照、采视频……不时向讲解人员询问。

郑州园博园共有94个城市展园。其中国际展园18个(来自欧洲、北美洲、大洋洲、亚洲、非洲的15个国家18个城市),园林设计师园两个。国内展园重点突出以北京为代表的皇家园林,以苏州为代表的私家园林,以广州为代表的岭南园林,集古今中外造园艺术之大成,集中展示世界各地代表性的园林文化。

甘肃代表团随团记者李瑶说:“中华民族包容天下、和衷共济的文化传统,是我们永不枯竭的精神源泉。园博园汇聚东西南北园林精髓,同时又紧绕主题,尽显地方特色。这是对中华文化的成功传承,值得推广借鉴。”

郑报全媒体记者 张立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