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02版:丝路画卷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丝路畅达 积聚腾飞新力量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丝路畅达 积聚腾飞新力量
2018年郑州机场客货运规模继续保持中部省会城市“双第一” 郑报全媒体记者 马健 摄
密集的货运航线让越来越多欧洲商品来到郑州市民家门口 郑报全媒体记者 宋晔 摄
郑州—卢森堡货运客机正在装货 郑报全媒体记者 马健 摄

郑报全媒体记者 聂春洁

支持建设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

空中丝路越飞越广 陆上丝路越跑越快

网上丝路越来越便捷 海上丝路越来越顺畅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自古便是“天地之中”的郑州,乘“一带一路”建设的东风,打造空中、陆上、网上、海上“四条丝绸之路”,在建设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发展枢纽经济、扩大对外开放的大道上一路高歌猛进,让郑州与全球互联互通、共享共赢,推动河南站到了对外开放的新高地。

“空中丝绸之路”:天地之中拥抱世界

“空中丝路”的建设,得益于中央的重视和支持。2017年6月14日,习近平会见卢森堡首相贝泰尔时明确提出“支持建设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为郑州指明了开放发展的努力方向。

一条丝路通蓝天

2014年,河南航投正式收购卢森堡国际货运航空公司35%股权,首条郑州至卢森堡全货机航线开通,架起了一条连接河南与世界的“空中丝绸之路”。

经过4年多发展,卢森堡货航由每周2班加密至最高每周23班,通航点由郑州、卢森堡增加至芝加哥、米兰、亚特兰大、伦敦、吉隆坡等14个城市,航线覆盖欧洲、北美洲和亚洲的23个国家100多个城市,经济效益不断提升。

2014年卢森堡货航在郑承运货运量为1.5万吨,2018年增加至12.9万吨,年均增幅达71%;在郑市场份额由4.1%提升至25%,带动卢货航全球排名从第9位上升至第6位。

澳大利亚的金枪鱼、智利的车厘子、西班牙的ZARA时装、荷兰的鲜切花……一批批特殊“旅客”从郑州沿着“空中丝绸之路”分拨到世界各地。2018年郑州机场货邮吞吐量达51.5万吨,其中“一带一路”沿线货物达60%以上。

更为可喜的是,今年6月25日,郑州至伦敦定期客运航线正式开通,旅客可通过伦敦中转往返卢森堡。至此,起步于2014年的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在货运渐入佳境之后,客运短板也在一步步追齐。

客货运中部“双第一”

目前,郑州机场拥有7座货站,库区面积14余万平方米,年货邮保障能力70万吨,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同时拥有综保区货站和二级货站的机场。截至2018年底,在郑运营的知名货代企业达151家,其中国际货代企业116家。在郑州机场集疏的货物中,进口货物品类达到22大类、7000余品种,其中新增的93种货品以鲜切花、冷链生鲜货物等民生生活物品最多。

2018年,郑州机场年旅客吞吐量达2733.5万人次,行业位次跃居至全国第12位,客货运规模继2017年以来连续两年保持中部“双第一”。

根据2018年6月省政府与中国民用航空局联合批复的《郑州国际航空货运枢纽战略规划》,郑州机场被定位为全球航空货运枢纽、现代国际综合交通枢纽、航空物流改革创新试验区、中部崛起的新动力源。预计到2025年,郑州机场将形成以郑欧、郑美空中货运快线为核心,辐射全球的航空货运网络,货运地面网络通达全国。届时,郑州机场将建成以T2和T3航站楼为核心的中央航站区,形成南北货运区协同发展的货运设施体系,实现四条跑道高效运行,更好地全面融入“空中丝绸之路”建设。

枢纽经济蓬勃发展

郑州机场逐步提升口岸功能,与机场海关从硬件改造、系统完善、流程优化以及机制联动等方面着手,多举措提升整体通关效率,通关环境得到持续优化,口岸经济的“溢出效应”日趋明显。截至2018年底,郑州机场拥有进口水果、冰鲜水产品、食用水生动物、冰鲜肉类、澳洲活牛、国际邮件经转等6个指定口岸和跨境电商业务,是国内进口指定口岸数量最多、种类最全的内陆机场。

航空口岸全面实施7×24小时通关保障和货物出口“提前申报”通关模式,实现“随到随检、快速通关”“秒通关”。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更加高效,日处理能力由300万单提升至近千万单。

借助“空中丝绸之路”建设机遇,郑州航空港实验区以冷链、快递和电商物流为突破口,积极培育引进以郑州机场为基地的大型货运承运商和物流集成商,已引进顺丰、“四通一达”等快件物流,菜鸟、苏宁等电商物流,ZARA时装分拨中心、大连毅都等特色物流,普洛斯、丰树等物流集成商,初步构建了服务于航空运输的现代物流产业体系。

“陆上丝绸之路”:“钢铁驼队”催生新机遇

中欧班列(郑州)网络遍布欧盟、俄罗斯及中亚地区24个国家126个城市,6年来累计开行超过2000班,实现了欧洲方向每周“去程九班、回程九班”往返满载运行。

中欧班列(郑州)是国内中欧班列中唯一实现长运距(10000公里以上)国际冷链业务常态化,实现境内境外全程“门到门”“一单制”服务,具有自主产权班列业务全线上操作综合服务信息平台,全面实现一体联动、信息速达、快捷高效的“数字化班列”,唯一常态运营9610绿色清关的跨境电商业务班列,市场化综合运营能力位居全国第一。

随着中欧班列(郑州)的不断加密开行,逐步形成了覆盖欧洲、中亚、东盟和日韩的物流网络,概括为“六个目的站点,五个口岸”,“六个目的站点”:三个欧洲目的站(德国汉堡/德国慕尼黑/比利时列日),两个中亚目的站(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一个东盟目的站(越南河内)。“五个口岸”:欧洲线路为主体运行线路有三个出入境口岸(西线新疆阿拉山口,中线内蒙古二连浩特,东北线由黑龙江绥芬河出入境);中亚线路经新疆霍尔果斯出入境,东盟线路由广西凭祥出入境,基本构建了河南连通欧洲、中亚、东盟和日韩的国际物流大通道,形成以郑州为中心,连通东南西北多向枢纽,实现了国际物流全方位布局,通过东联西进,实现了多式联运在内陆地区推广,并在全国产生了示范效应。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