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文摘 上一版3  4下一版
文旅消费:“轻骑兵”缘何成为“主力军”
《哥德巴赫猜想》诞生记
减盐之后为何仍患高血压
被速度惯坏的年轻人
秋分风物:它为何曾是传统的“祭月节”
药物牙膏宜慎用
古代皇家买菜多贪腐
晚饭只吃水果不减肥
5G资费会是“白菜价”吗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哥德巴赫猜想》诞生记

周 明

1978年第1期的《人民文学》杂志发表了著名作家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轰动一时。这部里程碑式的作品被誉为报告文学的“报春鸟”,曾经感动和激励着一代人为“科学的春天”奋斗,为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奋斗。它让人们重新认识了数学家陈景润,认识了人才和科学的重要性。

一个“科学怪人”

20世纪70年代末组织这篇报告文学是缘于当时中央提出“四个现代化”的奋斗目标,作为一家全国性的文学刊物,《人民文学》如能在这个时候组织一篇反映科学领域的作品,比如重点选取这一领域中先进的、典型的科学家作为对象,然后请有实力的作家来写一篇报告文学,既可借作品响应思想解放的号召,又可以呼吁社会尊重知识,尊重知识分子。

我们想起当时社会上流传的一个故事,即一个外国代表团来华访问,成员中有人提出要见中国的一名大数学家陈景润教授。因为,他从一本权威科学杂志上看到了陈景润攻克世界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的学术论文,十分敬佩。我国有关方面千方百计寻找,终于在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找到了这位数学家。

“文革”中,陈景润慑于对他走所谓“白专”道路的严厉批判和打击,甚至一度想要自杀。最终他挺了过来,冒着风险,埋头潜心于论证。平时他将自己关在一间6平方米的宿舍里,趴在床上日夜演算,率先突破了这一道世界难题,惊动了国际数学界!

应该说,这是一位有贡献的科学家。然而同时坊间又传出许多他不食人间烟火的笑话和“自私”行为,说他是一个“科学怪人”。不管怎样,我们决定先试一试。那么,找谁来写好呢?大家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徐迟。

于是我挂了长途电话到武汉,寻找久违的诗人。时值1977年深秋,这年,诗人已63岁。徐迟在电话里说“试试看吧”。他觉得数学这门学科他不熟悉,再有,听说陈景润是个“科学怪人”,这样的人好不好采访呢?所以,徐迟有些担心。

各大报刊纷纷转载

为了写好这篇报告文学,徐迟进行了深入的采访和大量调查研究。他住在中关村,白天黑夜都排满了采访日程。他重点采访了许多著名的数学家,其中有陈景润的老师,有陈景润的同学,也有现在的同事。有讲陈景润好的,也有对陈景润有看法的。讲好的、讲坏的,两方面意见徐迟都认真倾听。他说:“这样才能做到客观地全面地判断一件事物、一个人。”

很快,徐迟和陈景润成了知心的朋友。徐迟多次去陈景润经常出入的图书馆,去他的办公室,跟他一起进食堂,一块儿聊天,还去看了“文革”时陈景润被毒打而滚下的那个楼梯。

徐迟经过深入采访,经过一番梳理、思考和提炼,反复斟酌,几番修改,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终于脱稿了。《人民文学》以醒目的标题,刊发在1978年一月号头条。

《哥德巴赫猜想》一经问世,立即引起读者热烈反响。许多人争相购买和竞相传阅,首都各大报纸和各地报纸、广播电台纷纷全文转载和连续广播。1978年2月16日的《光明日报》全文转载了《哥德巴赫猜想》,2月17日《人民日报》再次全文转载,由此在全国引起轰动。

“我们高兴地向大家推荐《哥德巴赫猜想》一文。老作家徐迟同志深入科研单位写出的这篇激动人心的报告文学,热情讴歌了数学家陈景润在攀登科学高峰中的顽强意志和苦战精神,展示了陈景润对解决哥德巴赫猜想这一著名世界难题的卓越贡献。”这段“编者按”,刊登在1978年2月16日的《光明日报》上。当日的这份报纸,只有4个版,却拿出了两个半版面的篇幅,并且还是从头版整版开始,转载了《哥德巴赫猜想》。“编者按”还写道,广大科学工作者和知识分子“会从这里受到鼓舞,受到教育,受到鞭策”,而普通读者则“一定会为我们国家有这样优秀的科学家和这样出色的科研成果而感到骄傲和自豪”。事实证明,这样的判断精准而又切合实际。

苏醒的年代

一时间《哥德巴赫猜想》飞扬神州大地,几乎家喻户晓,陈景润也因此名声大噪,天天都有大量读者来信飞往数学所。过了几个月,我和徐迟再去数学所看望陈景润时,他指着堆满办公室的若干满满的麻袋,既兴奋又忧虑地对我们说:“这么多的来信可怎么办哪!”他觉得不回信,对不住热情的读者,也不礼貌。可要一一回复实际上又不可能,他因此感到很不安。

同样,作者徐迟每天也收到大量来自全国各地的读者来信,他都一一认真阅读。尤其是提出宝贵意见的信,他着意收藏起来,嗣后,在他编辑集子时,参照读者的有益意见做了改动。他特别在集子的后记中说:“应《人民文学》的召唤,写了一篇《哥德巴赫猜想》。这时,我几乎已从长久以来的冬蛰中苏醒过来。”

由于他的苏醒,也使许多读者苏醒过来。这正是《哥德巴赫猜想》所产生的不可估量的社会效应和历史价值。社会上出现了大量自称解开“哥德巴赫猜想”的数学爱好者,以至于中国科学院专门写科普文章说明数论研究的难度,建议大家转移精力。中科院院士、数学家杨乐清楚地记得,因为《哥德巴赫猜想》引起巨大轰动,计划招收27名研究生的数学所,吸引了全国1500多人报考,可见大家热情的高涨。摘自《光明日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