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育担当 育美好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献1/2019-09/26/11/2019092611_brief.jpg 上一版3  4下一版
优质均衡灿如金(上)
荣誉榜
和美教育照亮学生多彩梦
让每个学生做最好的自己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金水区
优质均衡灿如金(上)
金桥学校足球大课间
黄河路一小武术社团
南阳路二小文艺汇演

本报记者 李 杨

“灿烂如金,上善若水”是金水教育的追求。“金”象征着一流、卓越和辉煌;“水”是品质体现,意为和谐、灵动和开放。多年来,金水区深入贯彻全市教育大会精神,围绕“实现两个率先、领跑中部城区发展”总体目标,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以“强化内涵发展,提升办学品位,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力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努力让辖区群众美好生活从美好教育开始,金水教育优质名片效应和品牌影响力日益凸显。

扩充优质教育资源

长期以来,金水区始终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坚持把加快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改善民生的现实之需和优化发展环境的根本保障。为有效提升辖区群众的教育获得感,金水区不断加大投入,持续扩充优质教育资源、优化师资配置,五年来区属小学一年级新生比原来增长了11.7%,平均班额却下降了10.5%。

在持续加大学校建设力度的基础上,该区持续完善集团化办学模式。新建学校竣工后,按照依托名校办新校的思路,通过与名校建立发展共同体或委托优质学校托管的形式,高标准、高起点打造新建学校。例如:郑州龙门实验学校、郑州丽水外国语学校分别与郑州八中、郑州七中建立发展共同体,翰林小学由文化路一小托管,丰收小学由优胜路小学托管。目前,全区已有9所新建学校被优质学校托管,优质教育资源得到大幅扩充。

2008年,金水区率先在全省开展“人走关系走”型教师交流,至2012年圆满完成5年一个周期的首轮教师交流共1768人。2015年~2016年,金水区以“均衡职称结构、年龄结构比例”为原则,开展了第二轮教师交流。2017年,金水区以“支持新建学校发展”为原则,鼓励优秀教师交流至新投入使用学校,有效助推了新建学校的高起点、高品质办学。2018年以来,金水区注重精准交流,从机制上调动学校和教师参与交流的积极性,全区学校职称比趋向合理,师资配置逐步均衡。

为了改变过去一把尺子量到底的做法,金水区深入开展以中小学校发展规划制定、实施、评价为载体的发展性督导评估工作,将规范办学和特色发展有机整合,针对不同基础的学校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通过发展成效的纵向比较,激励各学校在原有基础上不断进步、提升。随着学校发展性督导评估的深入推进,看进步、比发展,一校一标的评估机制,有效激发了学校自主发展,促使全区中小学呈现多元发展、各具特色、共同进步的良好态势。

此外,该区还通过选派教育管理干部、中小学校长、骨干教师到国外发达国家进行研修提升,拓宽干部教师国际教育视野,学习借鉴先进教育教学理念,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和管理水平。实施友好学校结对、学生互访和文化交流计划。加强与国际名校合作交流,提升国际合作质量。金水区与德国多特蒙德俱乐部、贝肯鲍尔营签署校园足球战略合作协议,选派足球精英小球员、教练员赴德国、西班牙学习,聘请荷兰足球教练长期驻扎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满天星”训练营,使金水区校园足球更好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郑州市第七十六中学参加世界跳绳锦标赛多次获得殊荣,并培养出中国首位女子跳绳大师;金水区学校啦啦操项目在国际各类比赛中获得多项冠军;2018年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来自9个国家的225名夏令营营员分别走进郑州丽水外国语学校、金水区文化绿城小学和艺术小学,为海外华裔青少年和金水区学生加深了解、增进友谊、推动交流提供了平台。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