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育担当 育美好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献1/2019-09/26/12/2019092612_brief.jpg 上一版3  4下一版
优质均衡灿如金(下)
弘扬传统技艺 培养文化传人
“文武教育”造就时代好少年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金水区文化路第二小学
弘扬传统技艺 培养文化传人
获奖照片
烙画社团作品展
戏曲雅韵社团《穆桂英挂帅》演出照
参观篆刻社团作品展
3D打印社团学生活动
飞针引线的小男生
校园全景图

大门口迎面而来的两个可爱的戏曲卡通小人儿,校园每一层的走廊上都悬挂着河南省戏曲名家的照片……走进金水区文化路第二小学,总能感受到浓浓的戏曲传统文化氛围。近年来,学校在“文化润心,幸福成长”办学理念引导下,以“办充满活力的学校”为办学目标,打造“处处有文化,人人有爱好”的学校特色,培养“会做人、善学习、强身心、勤做事”的活力少年。在这里,尤为注重传统文化的影响与传授,致力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培养具有民族气质的学生。

戏曲文化深入人心

每周一节的梨园课让学生充分感受戏曲文化的博大精深;大放异彩的戏曲雅韵社团深受学生喜爱……戏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文化路二小特色的校园文化。周边分布有省豫剧团、省京剧团、曲剧团、省博物院等众多文化场所,利用地域优势,学校从2000年起,就将戏曲作为校本课程纳入特色教育教学中,打造了一张靓丽的名片。

学校不仅有专职梨园老师,还聘请省豫剧院青年团的专业老师授课指导,与郑州师院教授合作开展理论研究,使梨园课程更深入持续发展。同时,语文、校本、美术、音乐、体育学科教研团队给予戏曲教学大力支持,形成品牌课程体系。

为让学生直观感受、了解戏曲,学校经常邀请省豫剧院青年团、省曲剧团的演员及梨园春明星擂主到校进行现场教学或精彩演出。此外,还组织学生走出校园观看戏曲专场演出,到戏曲博物馆参观,举办戏曲名家摄影展等。戏曲中华丽的服饰、精致的妆容、优美的唱腔、柔美的身段、押韵的念白,无不让学生如醉如痴。

2017年,被金水区定为戏曲进校园试点学校;2018年,被郑州市委宣传部、教育局等四部门评为“郑州市戏曲进校园十佳示范单位”;学生走进中央电视台,登上《中国教育报》,被省市众多媒体争相报道……传承着戏曲的精湛和美好,文化路二小把戏曲文化深入每个学生心田。

多元社团魅力绽放

近几年,随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的深入开展,文化路二小以社团形式开展了“弘扬传统文化”系列课程,本着“学生喜欢、展现个性”的宗旨,开设社团近40个,包括书法、象棋、种植、面塑、篆刻、版画、葫芦丝、古筝、十字绣等,走班制、小班化的活动方式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了锻炼的机会。

2014年,学校增设象棋社团,培养象棋爱好者千余人,“以棋会友,乐在其中”,棋盘活动,提高了学生稳重、镇静、细心、恒心、不骄不躁的优秀品质,学生多次在省市象棋比赛中获奖。

2017年,学校将“非遗文化”引入校园,剪纸、香包、烙画、纸雕、皮影、泥塑、象棋、篆刻、戏曲、曲艺、面塑……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增强了,更丰富了的生活体验。

阳光少年自信闪耀

在学校的文化周“社团文化展示”活动中,校园每一个角落都是沸腾的,每一位学生都是兴奋的,因为在这一周的每一天,学生都是主角。孩子们通过社团的演出与展示活动,向家长与来宾展示个人及集体风采。

“孩子加入剪纸社团之后,变得更加心灵手巧了,家里的针线活都不用我动手,衣服扣子掉了或者线开了,孩子都争着去缝缝补补。春节期间,还剪了许多窗花送给邻居和亲朋好友,脸上充满了自信。”在参观了精彩的社团活动之后,家长们忍不住连连称赞,“没想到孩子在校园的生活是如此丰富,学校不仅使孩子学到课本上的知识,还增强了他们的实践生活能力,更使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得到了传承。”

文化的传承也是自信的传承,正如文化路二小校长金辉所说,学校在文化传承方面肩负着重要的启蒙职责。传承传统文化,就要从娃娃抓起,今后,文化路二小会继续将课程、校园文化建设、教学教育活动等方面与传统文化相融合,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周娟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