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廉不诉穷勤不诉苦 公而忘私乐而忘忧(书法) 王鸿礼
喜看乡村新变化
信息化脚步
秋天的仰望
《朝于同歌暮与酒》
寻幽(国画) 王长水
秋风送爽菱角香
连 载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喜看乡村新变化

♣ 王全忠

新密市超化镇黄固寺村瓦沟门是我的家乡,1940年我出生在这个村的窑洞中。80年来,我见证了这个小山村新中国成立前后的沧桑巨变。新中国成立70年来,这里在居住条件、土地产量、山村道路、文化结构、百姓生活、环境面貌等方面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低矮窑洞变高大楼房。新中国成立前,这个村共15户110口人。除仅有一户有三所土打墙砖包角的瓦房外,其他人家全住在低矮的窑洞中。夏秋两季,窑洞里阴暗、潮湿,蚊虫肆虐,苍蝇横飞。住在这里备受煎熬。我家祖孙四代人连续在窑洞中居住达一百多年。现在,全村42户170口人已全部乔迁新居,住进了高大宽敞的楼房,而且是一排排整齐有序的连排别墅。老百姓的居住条件明显改变。

山冈薄地变高产良田。新中国成立前,这个村共有土地120多亩,大部分属于山冈薄地。由于耕作方法原始,品种低劣,又缺乏水源,粮食产量很低,每亩粮食平均产量仅有100多斤。一遇旱事就要减产或绝收。我家那时七口人,只有三亩地,终年辛勤劳作,每年夏秋两季也仅能收获千余斤粮食,每人年平均口粮仅有150斤左右。因而,常年过着“糠菜半年粮”的苦难日子。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全村人经过深翻平整土地、兴修水利、改良品种、精耕细作,土地产量大幅提升:小麦、玉米年产量达800斤左右。乡亲们不仅能吃饱吃好,而且户户有余粮。

崎岖山路变宽敞大道。新中国成立前,虽然这个山村有三条小路会通往外地,但宽不足一米,弯弯曲曲,一出门不是上坡,便是下坡。夏秋两季遇上暴雨,便被冲得坑坑洼洼,甭说推车担挑,就是走路也要倍加小心;冬天遇上暴风雪,小路掩埋在很深的大雪中,造成数日不能通行。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近几年来,村党支部组织全村群众,修筑了中西、南北两条柏油马路,正好从我们这个小山村中横贯东西南北。我年轻时去县城读书需要三个小时,现在坐上班车20多分钟便可到达。

缺吃少穿变小康生活。新中国成立前,这个小山沟只有大约20%的乡亲能勉强解决温饱,剩余80%的人常年生活在食不果腹的贫困线上。南瓜、野菜、柿糠是乡亲们饭桌上的常客。那时,乡亲们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吃上白馍。1942年,河南大旱,颗粒不收,全村人将树皮都吃光了。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近年来,在中央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方针指导下,乡亲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现在,村里人全部搬进楼房,人均住房面积达60平方米左右,比国家提倡的30平方米高出一倍。比新中国成立前人均8平方米的水平提高7倍;乡亲们每人年均收入在1.5万元左右;家家有新型的电视机、冰箱、洗衣机、电脑;现有小轿车40余辆;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条件的改善,乡亲们的人均寿命也随之增加。前几年,这里80岁以上的老人达九人之多。我家多年的老邻居多次对乡亲们说:“我们现在的日子过到天上了,过去想都不敢想啊!”

文盲山沟变“秀才”满村。新中国成立前,这个穷山沟里仅有三个人识字:一个读过专科,另外两个人上过私塾,其余村民全是文盲。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办起了村小学,近年来又陆续办起了幼儿园及初级中学。1954年村里率先考上了县中两位学生,1964年这里又出现一位密县高考状元,使这个小山沟名声大震。多年以来,这里学龄儿童的入学率一直保持100%。目前,这个小山沟已毕业和在读研究生8人,读研院校遍及美国、英国、加拿大和国内名牌大学。已毕业和在读大学生31人,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占总人口的23%。这在全村11个村民组中是绝无仅有的,是名副其实的“秀才村”。

在新中国70华诞之际,回首过往,展望未来,不禁感慨万千。70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小山沟华丽转身:村容村貌展现新颜,排排别墅整齐大气,林荫大道横贯东西,清澈湖水碧波荡漾,广场街道整洁靓丽,参观游客络绎不绝……我的家乡,从贫困村阔步迈向“全国美丽乡村”。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