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县区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强化嵩山生态保护 优化文化资源品牌
红色教育助学 真抓实干促学
挖掘红色文化 传承红色基因
二七区扫黑除恶 宣讲走进马寨镇
一个人的党课
河阴石榴红遍黄河岸
惠济举行科普主题活动
港区农民画家绘制 现代版《清明上河图》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河阴石榴红遍黄河岸

本报记者 史治国 文/图

9月底,记者驱车前往位于黄河岸边的荥阳市高村乡刘沟村,从郑州市区出发,上沿黄快速通道右拐进入兴榴大道,一路向北,通向黄河岸边,也通向刘沟村,愈向北走,大道两侧愈加热闹起来,骑行的、采摘的、自驾游的……吸引他们的不仅是这里迷人的乡间秋色,更是映入眼帘一眼望不到边的漫山遍野红彤彤的宛如笑脸一样的河阴石榴。

在刘沟村,该村村支部书记刘学斌给记者列出一系列数字:去年刘沟村人均河阴石榴种植收入达38150元,是荥阳全市农民人均收入18924元的两倍之多,全村村民390户,家家建起新房,全村拥有家用轿车550辆……

可谁能想到,在15年前,刘沟还是一个省级贫困村,人均年收入还不到1200元。一首民谣更能说明刘沟当时的写照:上望山高乱石头,下看深沟稀泥路,刘沟无奈千年贫,辜负万里黄河水……

谈起刘沟翻天覆地的变化,荥阳市农业农村工作委员会主任李占国感慨良多,他到荥阳农委工作之前在荥阳市高村乡工作了11年,见证了刘沟村的变迁,更见证了荥阳软籽石榴产业的发展和壮大。

怎样才能让土里刨食的农民摆脱贫穷,走向富裕,增强他们的发展能力?2004年以前,这还是困扰荥阳市高村乡党委、政府的一大难题,2004年冬,以原河南省委常委、组织部长马宪章为首的河南大学郑州校友会第二届理事会的老领导们到刘沟结对扶贫时,发现了河阴石榴这个“宝贝”,为刘沟村确立了“立志兴榴、奔向小康”的发展思路。

石榴栽下了并初见成效,如何经营提升石榴效益成为时任高村乡乡党委书记李占国团队高度关注的话题,为了做好河阴石榴种植区的规范化种植和科学化管理,探索建立了农业技术型人才定期指导授课模式。截至目前,高村乡共建立综合培育基地1处、农民田间学校2处,培训新型职业农民1800余人,培训农户3万人次。

经过不懈努力,2007年国家质检总局认定河阴石榴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无公害农产品”;2012年河阴石榴被确定为全国第七届农运会指定产品;2013年河阴石榴基地被列为全国八大石榴产区之一、中国夏季十大赏花之地,荣获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017年,河阴软籽石榴获得第二届中国石榴博览会金奖。

目前,河阴石榴基地规模迅速壮大,石榴种植从高村乡刘沟村扩大到周边13村,形成了长达15公里的河阴石榴产业带,年均产量3000万公斤,年均效益3亿元,占全省石榴总产量的1/3以上。

然而,光凭群众一家一户小打小闹闯不出大市场,更奢谈发展成大产业。为了提高河阴石榴种植的组织化程度,协调政府、市场、农户之间的关系,破解河阴石榴销售的困境,拓宽石榴网络营销渠道,高村乡号召300余名返乡创业“新农人”创立河阴石榴青年创业联盟,更好地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全方位宣传推介石榴文化和石榴产品,为河阴石榴的规范化种植、产业链条的拉伸发挥人才的动能。

截至目前,高村乡有河阴石榴生产专业村5个,生产企业(含合作社)28家,电商企业220家,注册商标21个,初步形成从石榴育苗、种植、生产、深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

荥阳市高村乡党委副书记、乡长张光明说:“河阴石榴目前已经占据中国石榴品牌高端,成为荥阳的一张‘镶金名片’。我们要继续发挥石榴‘致富果’的作用,在科学种植、品质提升、产业链拉长等方面不断优化提升,使石榴产业迸发出新的活力。”

河阴石榴天下奇,郑西高村游最宜。一棵致富树,全民榴乡梦,农业品牌路,留余后代福。美丽人间九月天,河阴石榴红遍黄河边,目前,正是近郊游玩、品尝河阴石榴的最佳时期。荥阳市第十五届河阴石榴文化节已隆重开幕,热情的荥阳人民真诚地欢迎郑州市民及全国各地的朋友们来品尝河阴软籽石榴、观赏金秋果园风光。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