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11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特刊 1/2019-09/30/C11/20190930C11_brief.jpg 上一版3  4下一版
大爱之城美名扬 文明芳菲处处香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大爱之城美名扬 文明芳菲处处香
王宽家表演才艺
陇海大院感动中国
胡佩兰老师和病人在一起

2013年的胡佩兰、2014年的陇海大院、2015年的王宽,使郑州成为全国城市中唯一连续3年“诞生”“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的城市,令郑州报业集团自豪的是,这3组人物,都是旗下《郑州日报》《郑州晚报》率先推出。最近,记者再度采访了三位感动中国人物身边的人,从另一个视角,感受他们的精神内涵。

胡佩兰:为病人燃烧生命

曾跟随胡佩兰从医30年的大弟子唐利平,从老师手中接下接力棒,现在老师工作多年的地方——二七区建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胡佩兰爱心门诊”坐诊。

她说,第一次见到老师就让她惊讶不已:那天上午,老师一共看了46位病人,都是直呼名字。更让她感叹的是,在拨打病人电话时,老师不需要电话本,而是都记在了心里。但是,老师却经常想不起自己儿子的手机号。

胡佩兰患有多种疾病,但是无论刮风下雨还是下雪,她都是雷打不动地凌晨5点起床,7点半就等着接电话。那个电话中有她和司机的约定,只要电话响3声,她就下去。有时候天气恶劣,劝她不要来医院了,她听后总是生气地说:“这样的天气病人还来找,说明他们很需要、很着急,我咋能不去呢!”只有忙碌了一天,没有病人等候时,老师才会高兴地对我们说:“病人看完了,我们回家。”

弥留之际,老师双手摸摸索索地拉过床边的白大褂,捋了捋两边的衣袖,将两只胳膊伸出来,示意学生们给她穿上。她留给世人的最后一句话是“病人看完了,回家吧”……

陇海大院:守望相助四十年 一路携手不能松

常思军说:“现在大家从电视镜头里看到高新海时,就是卧病在床和坐轮椅代步的形象,而他曾经是一个足球健将呢!大家都说是我们不离不弃帮他了40多年,其实,他乐观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也给每一个邻居深刻的启迪。”

为了让他快乐,我们想了很多办法,用架子车拉着他到附近的学校球场踢足球,让他坐在轮椅上当守门员;我们还拉着他看电影、逛商场、一起看世界杯的电视直播比赛。我们还有专门照顾他生活起居的“八大员”,我在铁路公安工作,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我就是他的指导员。我们这些老邻居约定:已经和高新海一路相随,走过了40多年的风风雨雨,今后无论多久,我们还会继续守望相助,携手同行……

王宽:“我做的事儿没啥可说的”

张杰是金水区凤凰台街道办事处英协社区的党务工作者。他从一个社区工作者的视角,讲述了他眼中的王宽家。

王宽老师收养了6名孤儿,将他们一一培养成才,其间历尽艰辛。但我们向老人表示敬意时,他总是说:“我做的事儿没啥可说的,人都有怜悯之心,搁谁都能做到,看着这些可怜的孩子,我不帮他们,心里不安。”王宽平静地说。

退休之后,每次回老家,乡亲们都很热情,围得满屋满院的。王宽和老伴儿王淑荣宅心仁厚,见不得孤苦伶仃。回乡探亲时,先后收养了8个月时父亲患病去世、母亲改嫁、由爷爷奶奶拉扯的袁钱粮等6个孤儿,后来又把他们接到郑州生活。

夫妻俩每月退休金合起来才3000多元,供孩子吃饱穿暖和上学,显然是杯水车薪,王宽决定到茶楼唱戏挣钱。在十几年的漫长岁月里,年过花甲的王宽老人辗转郑州市各大茶楼卖艺,风雨无阻,随叫随到,只为给几个孩子无忧的学习和生活。

王宽和王淑荣老师是一对非常恩爱的夫妻,总是夫唱妇随。他们还经常参加社区的各项活动,即使成为感动中国人物,也没有一点架子,看到有难处的人,还是会主动伸出援手,助人为乐。

一碗面感动一座城

2014年9月7日中午,距中秋节不到12个小时,“一碗爱心面”的主人翁、面馆老板李刚撒手人寰,离开了曾给予他温暖、让他无比眷恋的城市。从他在微博上发出求助开始,郑州晚报爱心公益社的爱心人士们就一直关心着他,《郑州晚报》率先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从而引发了“全城吃面”的爱心故事。

2013年1月23日,李刚在微博上发出“我最近查出得了骨肉瘤,请大家到我妻子的餐馆吃碗面,这样我妻子会多赚一些钱”的请求,通过《郑州晚报》的报道,这种“有尊严的求助”,在网络和媒体上广为传播,如潮爱心涌向小小面馆,爱心食客纷纷呼朋引伴“组团吃面”,有人从几十里之外赶来当“义务店小二”,有人吃完饭后主动清理餐具,有人悄悄把捐款压到碗底下。“爱心一碗面”超越了一城的范围,牵动了全国各地人们的心,不能亲至的网友纷纷留言,请郑州市民替他们多吃几碗面。

为什么李刚的故事会感动那么多人,至今仍被传为佳话?郑州晚报爱心公益社资深成员、网络达人宋伟说:“李刚患病之后,不是伸手向社会去索取,去博取同情,而是要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挣钱为自己看病,他只是希望大家能去吃他的面。他身患重病,是一个弱者,但在精神层面,他始终是一个强者,正因如此,我们更愿意去帮助他。同时,要感谢爱心媒体、爱心企业、爱心市民的共同参与,用爱心行动去帮助他渡过一次次难关,用有尊严的方式。”

本报记者 张翼飞 文 丁友明 图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