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06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特刊 1/2019-09/30/D06/20190930D06_brief.jpg 上一版3  4下一版
以梦为马
衣食住行皆舒心 日子越过越得劲
退休人生亦美丽 饱览祖国好河山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退休人生亦美丽 饱览祖国好河山

人物名片:

崔小莲,女,1949年12月生于郑州市惠济区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972年,跟随当货车司机的丈夫,来到郑州市园艺场当了一名园艺工,负责种植果树,给果树打药、施肥等。1979年,转入市园艺场下辖的酿造厂工作。1999年退休。

中等身材,一脸温和的笑容,说话朴实,今年70岁的崔小莲大妈作为共和国同龄人,作为一名基层园林绿化工作者,见证了郑州园林绿化的发展变化。

1972年,23岁的崔小莲从惠济区农村老家来到场部在农业路的郑州市园艺场当了一名园艺工。当时,市园艺场的归属单位是郑州市果品公司,有4个作业区,位于沙门村、老汽车北站、文化路老财经学院对面、农业路省博物院东侧,分别种植苹果、葡萄、梨等果树。

由于种种原因,曾经被誉为北郊花园的郑州市园艺场,在那个时期恰逢亏损期,尽管有政府补贴,但经济仍较为困难。参加工作后,崔小莲主要负责种树、打药、施肥等工作,“工作上,挖树坑、用落叶沤粪、给果树上肥打药,全靠人工。生活上,住的是单位分的一间平房,要买煤球、生煤炉,给两个孩子洗衣做饭做衣服,每月和同在市园艺场工作的丈夫两人工资加起来只有50多元,养活一家4口和两边老人,每一分钱都要计算着花。”她说,虽然苦点累点,但若中有甜。在这里,她和丈夫养育了两个可爱的儿子,“场里种的苹果有小国光、甘露,品种可多,可甜!”

1979年前后,市园艺场为了自负盈亏,在作业区新成立了酿造厂、果酒饮料厂、小化工厂等,崔小莲转到酿造厂工作。到1985年前后,单位效益日益好转,在农业路文博广场东侧建起了几幢三层住宅楼,崔小莲家分到了一套80多平方米的住房,全家4口人从此告别了平房生活,告别了煤气炉,用上了液化气、天然气。退休前,又换上了更大的房子。

从1999年起,原市园艺场的果树种植和小化工厂经营已不适应越来越快的城市化发展,老的园区和厂区已由当年的郊区完全变为中心城区,高楼林立,城市人口不断增加。为了建设宜居环境,按照我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的要求,先后将原市园艺场的果园、小化工厂改建为文博广场、文化公园,并在东风路、航海路分别选址建成了绿荫公园、航海广场,总面积27万余平方米,成立郑州市绿文广场管理中心负责管理4个公园广场,引入打孔机、剪草机、打药机、吹落叶机等设备。目前,4个公园广场已成为深受市民喜爱的休闲健身好去处。

目前,崔小莲正在安享退休生活。她和老伴每月各有几千元的退休金,看病有医保,两个儿子、两个儿媳都很孝顺,家庭和睦。有了闲钱,老两口每年都要出去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今年国庆节后,打算和老伴一起到新疆看一看。”

“现在的日子过得确实不错,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要搁过去想都不敢想!我现在可知足!这都要感谢共产党领导得好!”谈起今天的幸福生活,崔小莲发自肺腑地说。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