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我和我的祖国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万人同吃“国庆面” 深情向祖国表白
我省举办文艺演出 献礼新中国70华诞
“百年郑州”展览 在二七纪念堂开展
师生校园放声歌唱 祝福祖国繁荣富强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万人同吃“国庆面” 深情向祖国表白
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六分钟直播连线 央视英文频道聚焦报道

本报讯(郑报全媒体记者 赵柳影 文 李焱 马健 图)昨日下午,郑州市二七广场上有了新“变化”:麦垛、麦穗做装饰,寿桃、面塑做点缀,还有花样百出的面点表演及舞龙舞狮等传统民俗表演来助阵……时至国庆70周年,作为河南省会城市,郑州以“面”为主题,组织开展“国庆吃面,国泰民安”民俗节庆活动,用中国吃“长寿面”的传统庆生习俗向祖国表白。

该活动受到了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栏目的关注,以《同吃一碗面 共享家国情》为题,用6分钟时间进行直播连线,央视英文频道也对此进行了报道。

以“面”为题,深情表白

活动现场,一面由红豆和黄豆拼成的巨幅五星红旗在二七广场中央靓丽上线,四周布满金灿灿的麦穗,高高的大粮仓矗立在广场中央,象征河南作为“国之粮仓”的地位。同时,来自全市各个餐饮公司的16位优秀厨师、10位绝技面点师也在此齐聚,用极具河南特色的花样面点表演向祖国献礼,并邀请市民品尝郑州烩面共庆70周年。

此外,节庆现场两条20米的长龙在广场上翻腾起舞,舞狮团不抢绣球抢寿桃,喜气洋洋地向祖国献上国泰民安、五谷丰登的祝福。

以“面”为主题的花式表演也精彩纷呈:高跷舞烩面引人注目,龙须细面能穿针惊艳全场,还有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齐氏大刀面震撼市民,阿五黄河大鲤鱼的厨师吹出了印有国旗的大面球,表达着郑州人对祖国深沉的爱。

“我今天要甩出一根70米长的面条,祝福祖国繁荣昌盛。我爱你,中国!”这是来自鲤鱼门的绝技面点师傅在表演“网红”一根面时对祖国的表白。

“农,天下之大业也。”河南作为粮食大省、粮食转化加工大省和劳动力输出大省,自新中国成立70年来,以沉甸甸的家国担当,为13亿人扛稳了粮食安全的重任。

70年来,河南粮食总产量从1949年只有142.70亿斤,到2018年达到1330亿斤,粮食亩产从1949年的80斤/亩增加到2018年的813斤/亩,成了名副其实的“国之粮仓”,并向“国人厨房”迈进。

同吃“烩面”,献礼华诞

背靠河南“国之粮仓”的优势,郑州冷冻食品在全国地位“显赫”,享有“速冻食品之都”的美称。近年来,在“一带一路”政策的引领下,郑州逐渐成为全国速冻食品行业的“排头兵”,让“郑州制造”走上“世界餐桌”是他们的目标。

在面点展示台上,来自思念食品公司的大寿桃、高高的枣馍山、造型各异的面点,是郑州速冻食品企业和郑州人对新中国70华诞的献礼,是愿祖国蒸蒸日上的诚挚祝福,也是对粮食、食品安全的承诺。

郑州市餐饮与饭店行业协会会长樊胜武表示,在新中国70周岁生日之际,河南餐饮人用独特的方式祝福新中国华诞。通过本次“国庆吃面 国泰民安”活动,更能激发餐饮人的爱国情怀,更好地向社会各界宣传中华饮食文化,助力餐饮业持续健康发展,以餐饮人特有的方式,祝福新中国繁荣昌盛。

“现场做的烩面真得劲,美哩很。我在郑州,祝愿祖国生日快乐,繁荣昌盛。”来自周口的耿女士一手挥舞着国旗,一手端着烩面,难掩自己的兴奋之情。她说,自己家的小日子,也随着祖国的步伐,一步一个台阶,走得越来越好,如今祖国越来越强大,她深感自豪和骄傲。

除了耿女士,在二七广场,上万名市民聚集在一起品尝着郑州特色“长寿面”,看着令人眼花缭乱的花式面点表演,欣赏着不同造型的“国庆”主题面点和面塑,在一排排麦子前留影合照,脸上那幸福的笑容、满足的表情,不就是祖国强大、生活富裕的象征吗?此时此刻,相信每个人心中都会涌现出这样一句话:“我爱你,中国!”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