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惠风(国画) 张宽武
特洛伊古城
永不褪色的丰碑
遥远的青纱帐
诸葛亮诫子篇(书法) 崔向前
《时光知味 岁月留香》:寻找生命的原香
平凡深情的白萝卜
连 载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特洛伊古城

♣ 刘安杰

特洛伊古城遗址位于土耳其达达尼尔海峡主要港口恰纳卡莱以南40公里处的西萨尔立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8年将其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这里山清水秀,气候宜人,柑橘树和橄榄树漫山遍野,红瓦白墙的农舍点缀其间,属典型的爱琴海地区农村风光。

走到景区门口,首先看到的是一个巨大的木马,接着参观古城墙、宫殿、神殿、戏院、街道和基础设施的遗迹。统一参观结束后,我利用自由活动时间爬上了木马。这木马足有三四层楼高,肚子很大,能容纳10多人。登上木马肚子里高处的平台,可以眺望整个特洛伊平原。看到眼前这一切,我感到无比震撼,也使我联想到以前读过的《荷马史诗》。

公元前8世纪,希腊盲诗人荷马创作了两大史诗《伊里亚特》和《奥德赛》。这两大史诗是世界文化的瑰宝,也是古希腊人留给后世的重要精神财富。《伊里亚特》写的就是特洛伊战争。战争的起因是由于特洛伊最后一位国王普里阿摩斯的儿子帕里斯诱走了希腊斯巴达国王梅内莱厄斯的妻子、希腊最著名的美女海伦。斯巴达国王为了夺回爱妻,告诉了他的哥哥——迈锡尼国王阿伽门农。于是阿伽门农出面组织希腊各城帮盟军,并亲自担任统帅,率领由1000多艘战船组成的庞大舰队,渡海进攻特洛伊城,由此爆发了特洛伊战争。

希腊士兵把特洛伊围困了10年,却始终不能攻占这座城池。后来希腊军中最有智谋的英雄奥德修斯想出一条妙计,他们造了一只巨大的木马,内藏伏兵,然后全军撤退,待特洛伊人将木马拖入城内后,木马内的伏兵在半夜悄悄杀出,打开城门,希腊人里应外合,攻破了特洛伊城,临走时又放火烧了特洛伊城。

在古希腊文明的全盛时期(公元前700年—前200年),特洛伊战争被视为希腊人早期历史的一部分,特洛伊也被誉为古希腊人获得辉煌胜利的地方。

岁月悠悠,沧海桑田,随着时光的流逝,人们对这些历史传说渐渐忘却。到了19世纪,《伊里亚特》和《奥德赛》虽然仍被视为人类文学史初期的经典之作,但只是被当作虚幻的神话。由于历史学家只能将古希腊文明追溯到公元前8世纪,因此特洛伊战争不再被认为是历史,人们不再相信它们曾真实存在。

但从小就着迷于《荷马史诗》的德国考古学家亨利·施里曼却并不这样认为。

1870年,经过多年的准备,47岁的施里曼带着他新婚的妻子来到了西安纳托利亚的爱琴海岸和现在土耳其的西萨尔立克,寻访他为之魂牵梦绕40年的古城堡遗址。

他的“向导”不是别人,正是《荷马史诗》的作者荷马!他已经把《伊里亚特》和《奥德赛》看成历史,而不是单纯的文学作品。令世人惊奇的是,凭着《荷马史诗》的启示,施里曼不但证明了希腊人用木马计攻陷特洛伊城的历史事实,挖掘出湮没2000多年的特洛伊城遗址,找到了传说中的特洛伊普里阿摩斯的宝藏,而且又在伯罗奔尼撒半岛的一条山谷里发现了迈锡尼王阿伽门农的坟墓,打开了埋藏3000年之久的地下宝库,由此揭开了世界考古史上最为辉煌的一幕。

1890年,施里曼突然去世。他的同事、建筑师威廉·德普费尔德在施里曼妻子的经济援助下于1893年和1894年继续进行挖掘工作。

德普费尔德之后,20世纪的特洛伊挖掘工作由美国辛辛那提大学的卡尔·布雷根于1932年至1938年接着进行。

50年后,由蒂宾根大学曼弗雷德·科夫曼领导的特洛伊新发掘工作于1988年开始进行,一直到2005年科夫曼去世。

几代考古学家经过100多年的艰辛探索和研究,基本上证明了现在我们看到的特洛伊古城遗址的真实性。他们还通过对希腊本土的迈锡尼、提任斯、皮洛斯等城市和地中海中的克里特岛的发掘,找到了在这之前几乎荡然无存、在地下埋没了3000多年的克里特——迈锡尼文明。

克里特文明的繁荣时期在公元前15到14世纪,迈锡尼文明的繁荣时期在公元前13至12世纪,特洛伊战争就发生在迈锡尼文明时期,时间约在公元前12世纪初。特洛伊古城由于地处欧亚海陆交通要冲,繁荣富庶,因而成为强大国家(部落)和民族争夺的目标,历史上曾屡遭毁灭。根据有关史料记载,当时的东地中海周边地区经常发生战争,特洛伊战争是其中规模较大的一次。

特洛伊战争结束后,迈锡尼文明很快被由北南迁、处于较低发展阶段的另一支希腊部落多里斯人所排挤,迈锡尼文明由此从极盛走向衰落。但关于特洛伊战争的传说却世代相传,成为希腊民族发展过程中可歌可泣的一页,再经过艺人们的丰富想象和艺术加工,最终形成人神交混、优美动人的史诗。

克里特——迈锡尼文明又称爱琴文明,它是指公元前20世纪至前12世纪存在于地中海东部的爱琴海各岛、希腊半岛及小亚细亚西部的文明,特洛伊古城即是其中的一部分。当我参观完特洛伊古城遗址,又欣赏了爱琴海风光,竟有一种置身欧洲文明摇篮的感觉,而这种感觉久久未能消退。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