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文摘 上一版3  4下一版
让网络直播和短视频告别“野蛮生长”
李渔:理念超前的文化奇人
空出来的座位
秋季进补先和胃
最坏的脂肪藏在哪
晚清画报里的历史现场
吴贻弓:探索中国电影的诗与路
孩子久咳警惕变异性哮喘
为何新生儿不流泪也不流汗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吴贻弓:探索中国电影的诗与路

第四代导演、中国电影家协会原主席吴贻弓,祖籍浙江杭州,1938年生于战火纷飞的重庆,伯父因此为其取名“贻弓”,“贻”为“收藏”,“弓”乃兵器,“贻弓”意寓“刀枪入库,天下太平”。1948年,他随父母迁居上海,在父亲影响下走进光影世界。1956年,18岁的他考入北电导演系,后分配到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从导演助理做起,吴贻弓拼命地工作和学习,为一生的电影导演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吴贻弓的名字,与改革开放后国产电影的跨越式发展联系在一起。1980年,由吴永刚总导演、吴贻弓导演的《巴山夜雨》获首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这是吴贻弓完成的第一部长片,诗意的故事里有迷惘,也有光芒。1983年,吴贻弓执导的《城南旧事》大获成功,这部改编自作家林海音同名小说的电影,在第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评选中斩获多个奖项,还获得第二届马尼拉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成为改革开放后第一部获得国际奖项的中国电影。在国内卖出115个拷贝,相当于收进80多万元票房,在1980年代蔚为可观。

在导演手记里,吴贻弓用十个字奠定了这部影片的基调:“淡淡的哀愁,沉沉的相思。”多年后谈起《城南旧事》,吴贻弓说:“那是属于20世纪80年代的深情。”他将其视为一个时代对电影美学重塑的“典型”:“三段没有什么关系的人物构成的毫无联系的故事,是保留原小说的分段式结构,还是打散后重新交织?我们抓住了‘每一段故事的结尾,里面的主角都是离我而去’这种情绪积累构成特殊的味道。”他坦言,“也没有过多地想怎样去感染观众,只是想着如何把我十分挚爱和同情的这几个人物诚实地呈现出来。”正因为此,他们为中国电影史留下了一段温柔流淌的别致影像。

吴贻弓的电影在中国电影里是独树一帜的存在。同属第四代导演的宋崇回忆:“吴贻弓带来北京电影学院的新风,当时他们所倡导的电影语言的现代化,是中国新浪潮的开始。”

吴贻弓对中国电影做出的贡献,还有一手推动创立上海国际电影节。

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电影进入第三次创作高潮。吴贻弓觉得,无论从艺术还是市场的角度,中国电影都需要一个与之相匹配的国际电影节,“当时亚洲已有三四个国际电影节了,东京、马尼拉等,我们如果没有的话,有点不太像样。”1993年,全无经验可借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在吴贻弓等人的四处奔走下问世,几代中国电影人的梦想终于开花。这也是迄今为止中国唯一的国际A类电影节。

摘自《光明日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