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记者 周 娟 苏立萌 禹萌萌 教育为追求美好而生,今年的全市教育大会提出要高质量建设“美好教育”,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走好具有郑州特色的“美好教育”发展路子,在全市教育大会之后,我市各县(市、区)积极贯彻会议精神,用实践不断诠释美好。校园是教育的主阵地,美好教育的道路应如何铺设?在我市多所学校,这个问题已然有了答案。 对于扎根校园的校(园)长来说,“美好教育”绝不是纸上谈兵,需要点点滴滴地去积累,扎扎实实地去工作,通过切实可行的措施去稳步推进。他们在各自的“战场”,为构建更加美好的校园生活,唱响“美好教育”主旋律不断发力。本期开始,我们邀请众多一线校长分享彼此践行“美好教育”的理念和经验,看他们如何用独具特色的“美好教育”,培养“美好的人”,让每一个培养出来的人都能感受美好、追寻美好、创造美好,成就美丽人生、享受美好生活、实现美好愿景。 中原区伊河路小学 张严明 德才至善绘梦想 美好愿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围绕“德才至善,人本和谐”的办学理念,我们致力于让每一个孩子的梦想从这里启航。 “三尺讲台系国运,少年当立凌云志,报效祖国会有时。” 中原区伊河路小学校园内的“致敬改革先锋人物”展区,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教育为学生打好底色,厚植红色基因。一直以来,学校守好德育“主阵地”,坚持全科育人,从课程教材、教育教学、考试评价等方面系统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用实践将品质教育融入美好教育,让美好教育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基,在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追求中展现了新的担当和作为。 为不断创新立德树人模式,学校以教育教学改革和师生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探索智慧校园的新模式、新途径和新方法,促进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创新与变革。 学生能否感受到美好教育,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重要一环。“青蓝工程”是学校坚持培养青年教师的传统手段,有效地促进了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学校还坚持大力实施“名师工程”“科研兴校”战略,强化师德建设,加强校本培训、教科研工作和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培养工作,全校形成了教师积极学习、主动发展的浓厚氛围。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不管是阅读、科研,还是做课程,教师在不同的团队中找到、找准自己的位置,发展自己,成就团队。美好教育就在携手前行的路上。 郑州市实验小学 于乐 理想乐园焕华彩 美好愿景:立德树人,智德共生。打造美好教育,用心、用情、用智,为学生的健康幸福成长不懈努力,学校才会焕发出生命的华彩。 教育是关系千万家庭幸福、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头等大事,怎样走好具有郑州特色美好教育的发展路子,需要教育工作者的合力。 美好教育,要遇见好的老师。学校多管齐下,除扎实推进常规教研活动,还通过和优质教育资源合作,提升教师素养,提高教育质量。学校与清华附小成为互联网合作学校,和中原区伊河路小学建立校际教学联动,不断促进老师成长,启迪学生美好的心灵,成就最好的自我。 在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左璜等专家引领下,学校继续构建完善爱的课程体系,扎实推进“LOVE”课堂形态,落实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培养品质学生提供保障。 学校大胆迈出创新改革步伐,增加放学后一小时体育活动,开发家长课堂和校园对家长完全开放等举措之后,还将启动在校午餐和校内课后服务试点工作。 作为“腾讯智慧校园”试点校,在过去的一年,学校在教育教学、安全保障、智慧办公等方面进行了尝试和应用,后期规划建立物联网和朗读亭,让互联网教育辐射全校。 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让校园成为学生享受成长的理想乐园,成为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理想舞台,成为学校提升教育品质的理想平台,成为学生、教师、学校共同发展的理想空间。美好教育,我们在行动。 二七区人和路小学 闫鹏瑞 “和·乐”校园暖意浓 美好愿景:让教育理想如诗,校园风景如画,师生生活幸福如歌,是我一直以来的教育追求。在“以人为本,和合共生”的办学理念下,做有温度、有灵魂的优质教育,引领学生发现真善美,培养善思乐群、卓越优雅的学生。 在微电影《爱在人和》中,讲述了二七区人和路小学一个令人倍感温暖的教育故事:一位学生因自闭生活在自我的世界中,不与外界交流。小学6年时光,在老师悉心的呵护与引导、同学的帮助与陪伴下,她慢慢发生了变化,并有了自己的朋友。这是该校关注每个孩子成长的一个缩影, 也是学校“和·乐”教育品牌建设的体现。学生们“独学、对学、群学、乐学”,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谐的师生互动让师生共成长。 作为中国慈善人才培养基地、河南省慈善文化教育基地、郑州首家慈善小学,学校致力于建设有爱心的校园,办温暖的教育,培养了一个又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人和美德少年。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满足学生对课程的个性所需是根本。基于此,学校融合运动篇、传统文化篇、文学篇、艺术篇、社会篇、科技篇的“和影乐色”校本课程如约而至。 围绕高质量建设“美好教育”的目标,学校将继续从美好课堂、美好教师、美好学生入手,做优质教育,让每一个孩子都快乐成长。 二七区兴华街第二小学 张莉 凝心聚力谱华章 美好愿景:“爱的教育”就是“美好教育”。办一所有爱的学校,让学生感受爱与关怀,释放天性、发挥潜能,自由快乐地成长,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温暖的味道。 庭院乔木下设置座椅,“爱之长廊”绘上地游、桌游,花坛中树立展示橱窗,楼道侧摆放书架、书桌……为让每一位学子在学校快乐求知,二七区兴华街第二小学打造了一个美丽、绿色、书香校园。 为让每一位学子在班级中感受成长与变化,学校积极营造个性、灵动的“启梦教室”,结合学生兴趣爱好,综合学科特色,构建出完整的“爱+”课程体系,共开设35门校本课程,推出了涵盖所有学科的兴趣社团。此外,学校还着力打造特色学科,学生可通过活动秀出风采。 同时,该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师“爱”之系列课程活动,激发教师生机活力,打造出一支“有智慧、有学养、有创造、有爱心”的教师筑梦团队。学校力争做到人人有课题、人人参培训、人人进课堂、周周有话说,从而促使每一位教育人都要成为教师业务的引领者、教育教学的内行人,助力教育高质量、高标准发展,办市民满意的 “美好教育”。 二七区春晖小学 白春荣 以人为本启未来 美好愿景:秉承“以人为本,德慧双修”的办学理念,以生为本、以师为本,为每个学生的美好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育是人们追求美好的途径。为让“美好教育”惠及每个师生,二七区春晖小学以丰富多彩的“慧通课程”体系引领学校发展,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有特长;以“慧通课堂”高效形态提高课程质量,关注学生核心素养及未来幸福;以团队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让教师享受有意义的美好教育生活;以优质的服务让家长满意,让美好生活从美好教育开始。 一直以来,该校坚持文化立校,以文化人,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之魂生生不息、源远流长。该校向来重视学生综合实践活动与综合素养的培养,打造体育特色,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坚持足球、乒乓球团队训练,积极为高一级专业团队输送优秀人才;坚持开展“书香家园、环保家庭、康乐家庭”的评比,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健身习惯和文明习惯。 同时,学校坚持“品质化、国际化、信息化”办学,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和常规管理,借助“腾讯智慧校园”试点学校和河南省“数字化校园标杆学校”,加强学校和家长之间的联系,建立学生电子档案,助力教育教学管理水平提升。 精耕细作,再创辉煌,春晖小学将继续以二七区“美好教育”为引领,发扬“感恩负责、拼搏奉献、创新创效、勇争一流”的春晖精神,培养德艺双馨的教师、德慧双修的学子。 管城回族区工人第二新村小学 张玉红 民俗韵味飘满园 美好愿景:我们将继续用优美的校园文化,丰富的课程设置和学校特有的传统活动,用纯纯的“中国味儿”去滋养孩子们的生活,幸福孩子的童年,这是我们最终的追求。 “美好”,即自然地享受,愉悦地体验,幸福地走过,我理解的“美好教育”就是让师生一起通过学校的环境建设、课程安排、评价改革来感受教育所带给自己的巨大收获感、幸福感。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把学习当成乐趣,对未知有探究的渴望,肯定自我价值,乐观向上。老师把教育当成乐趣,带着孩子发现、探索、想象。学生的核心素养得以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得以提升,自我价值得以体现。 近年来,民俗文化进校园活动如火如荼,民俗文化的韵味也渐渐融入学校。学校成立了剪纸、面塑、古琴、秧歌、吟诵等41个民俗社团,给孩子们提供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在校园中,民俗文化的影子随处可见,不管是操场周围的壁画,还是有着民俗风格的大型浮雕以及珍藏着学生作品的“民俗馆”,都吸引着每一个进出校园的孩子,也在潜移默化中激发着孩子们对民俗文化的热情与兴趣。 未来,学校将继续依托巧思教育的办学特色,倡导“巧思”课程体系建设,遵循“中国学生发展六大核心素养”的原则,从“巧的手,思的脑”的校园文化体系着手,将民俗特色与课程建设相结合,构建“多维思考,分层实践,学用结合,双翼齐飞”的课程体系。 管城回族区港湾路小学 张国举 细微之处育美好 美好愿景: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我们以美好教育理念为引领,带着对美好的向往,从细微之处入手打造美好教育。 今年8月,我来到位于管城回族区东南区域的港湾路小学,这是一所由开发商建设转交政府管理的学校。建校至今,已经走过了13个春秋。 美好教育,从幸福港湾开始。为提升学校校园文化品位,学校邀请著名书法家李刚田题写校名,并改造学校大门,为每个教室粘贴壁纸,精心设计、营造班级文化,让每个孩子在美好的环境中丰盈心灵,幸福成长。 美好教育,从课程建设开始。我们大力推进至善、至慧、至真、至美、至健的“小帆船”课程,使核心素养真正落实到课程、教学当中,让师生在丰富的课程平台展现自我,教学相长。此外,学校还以生涯和心理健康教育为亮点,通过职业规划、心理疏导、团体辅导等活动,培养阳光健康的港湾学子。 美好教育,从教师成长开始,学校通过“青蓝工程”、名校参观、优质课展示等途径,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让教师享受成长带来的幸福与美好。学校将以后勤保障为中心,以教育教学为左翼,以德育工作为右翼,“一个中心,两翼齐飞”,努力让每一位学生得到发展,让每一位家长收获希望,让每一位教师展示才华,全力打造美好教育。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美好是一种向往,而达到美好需要脚踏实地。今后,我们将一如既往,从细处入手,知行合一,打造幸福港湾。 管城回族区回民第一小学 周智超 以爱启真向美行 美好愿景:“真善美教育”就是让每一个生命在追求真实和真理的过程中快乐成长的教育,“真善美教育”是遵循成长规律的教育、是养真性求真知的教育、是以爱启真的教育、是返璞归真的教育、是培养纯真少年的教育,更是培养好学、乐群、健美“真善美少年”的教育。 在郑州市基础教育版图中,创建于1908年的百年老校——管城回族区回民第一小学占有一席之位。学校秉承“真善美”的校训,以“培养知礼有仪、博才多艺的幸福小公民”为育人宗旨,以“国学”儒家的德、学、教为精魂,构建了一个区域基础教育的地标。 学校基于对“真善美教育”的内涵解读,构建了特色鲜明的国学教育体系。校园走廊的教学楼文化格外醒目,一到五楼廊檐布置了《弟子规》《千字文》《中庸》《道德经》名句、名人名言,多维度的走廊文化体系规范着学生的行为。 如何在教学中让“真善美教育”落到实处?在我看来,经典文化是载体,更是导向。结合孩子年龄特点,学校把这些国学经典以年级组为单位汇编成《经典诵读》读本,依据校本课程开发了以“诵中华经典,做博学少年”的诵读课程,使学生培养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同时在这些经典读物的指导下成为富有爱心、举止优雅、热爱学习的好少年。 汉字文化滋养美好心灵、特色社团促进全面发展……教育无他,唯爱与榜样。回民一小的特色教育理念正如深邃的海,静默却于宁静中蕴含着波涛汹涌,在波涛中闪耀着因为理想而永驻的青春光芒。 金水区文化路第二小学 金辉 文化润心伴成长 美好愿景:在“文化润心,幸福成长”办学理念引导下,以“办充满活力的学校”为办学目标,打造“处处有文化,人人有爱好”的学校特色,积极培养“会做人、善学习、强身心、 勤做事”的活力少年,开启每一位学生美好的童年。 校园处处是绿植,一年四季有花开;600余平方米的图书馆,藏书丰富;精美的“童谣长廊”, 为书香校园添光彩;“运动游戏区”“智力游戏区”“垃圾分类游戏区”,融知识性和游戏性为一体;空中“绿植园”,打造立体化的教育空间,金水区文化路第二小学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成为学生美好的学习空间。 戏曲是学校一张靓丽的名片,学校戏曲课程经过不断探索,实现全面普及、兴趣培养、专业提升的分层次教学模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戏曲特色课程让学校师生与文化结缘,戏曲增进乡情,戏曲增强文化自信。 学校在开足国家课程的同时,构建了“活力课程体系”,其中包括“活力必修课程”及“活力拓展课程”。学校还大力开发社团活动,逐步使社团课程化,为学生打造了立体、多彩的学习空间。在“活力教育”的沃土上,一批中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在国家、省、市、区开展的优质课、观摩课、示范课等活动中成绩突出;学生素质得到了全面发展。 优美的校园环境、扎实的课堂教学、丰富的社团活动,为学生编织了多彩的校园生活,在活动校园中,每个学生都充满了自信与阳光,由美好的教育走向美好的人生。 金水区南阳路第二小学 弓书玉 学生站在台中央 美好愿景:“尚美、育美、至美”是我们对美好教育的内涵释义。关注生命个体,以尊重、理解、赏识、激励为核心,鼓励个性发展;关注学习氛围,让美好成为校园中一种顺其自然的样态;关注学习形式,始终把学生放在舞台的中央,让学生被看见。 “好的教育是美的,教育过程是发现美、享受美和理解美的过程,如果没有对美的渴慕,教育就不会真正发生。”作为河南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南阳路二小在打好“足球”这张优质名片之外,开发设置了合唱、舞蹈、啦啦操、管乐、不织布、机器人、电脑编程等艺术及科技类项目,通过丰富学校课程文化,教育理念不断丰润、和美品牌得到提升。 “和美校园”,突出校园文化;“和美课程”,彰显学科特色;“和美教师”,提升职业素养;“和美少年”,实现教育梦想。“真、善、美、新”是学校对“和美少年”的定位。让学生在过程中、场景中触碰自己的心灵,遇见美好,让每个人都成为最美好的自己。学校会继续不断丰富教育教学活动、社会实践课程、研学旅行课程;利用晨诵、午写、暮省开展德育微课程;依托“美德银行”德育评价体系对学生进行全面、持续性跟踪评价,体现“全员评价”“综合评价”的核心要义,让美好时刻发生。 金水区文化绿城小学 牛保华 匠人匠心琢璞玉 美好愿景:聚焦学生核心素养,以“雅美教育”核心文化为统领,通过学科融合、文化资源整合等形式,进行课程改革,充分发挥课程育人作用,让老师、孩子在朝夕相处的课程中遇见教育的美好。 教育,是一种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对生命的关怀,对生活的审美再造,也是一种充满生趣的表达。培养品德、滋养心灵、丰富情感、提高整体综合素质是金水区文化绿城小学美好教育的初心。“润心”“润智”“润色”三大类课程让一块块未经雕琢的璞玉,在精雕细琢中成器成宝。 “润心”课程通过“养成教育、经典传承、阅·览文绿和学史明志”四类,帮助学生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唱响“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的“三爱”教育主旋律。“润智”课程是以学科课程“小绿芽课程”为基础,以“为每一个孩子幸福绽放积蓄力量”为课程理念,让每一个生命的种子,在“雅美教育”的滋养下,幸福绽放。“润色”课程通过开设“心教”“心手相牵”“文绿好家长”“志愿‘心’服务”等课程,引导家长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从家庭教育方法指导、家长活动参与、家长评选三方面和家长形成教育合力。 美好的教育是从每一件事、每一节课、每一次实践中熏陶濡染学生的人格修养,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润心、润智、润色”的课程中寻找到诗与远方,寻找到生活中更高远的精神境界和价值追求。 金水区金桥学校 徐玉峰 知行合一求本真 美好愿景:文化立校、课程育人,秉承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教人求真,学做真人”的办学理念,坚持“做最好的自己”的金桥精神,强调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关注孩子成长过程的幸福,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美好的教育就是人民真正满意的教育,金水区金桥学校一直朝着创办人民满意学校的方向努力着。“求真教育”,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以知行合一为原则,回归教育本真。 进入校园,你会看到会说话的墙面——醒目位置的师德、学生守则、办学理念,教学楼的走廊布置有英雄事迹和国学经典展板,学生在各楼层的开放式书吧与书为伴、遨游知识海洋……优雅的校园文化是润物无声的教育。学校建立全面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工作制度;组织开展多彩活动,丰富育人渠道,科学设计主题教育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真育课程”致力于学生主动发展、个性发展、终身发展。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齐抓共管的德育工作机制和途径,增强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 作为足球特色学校,每天的阳光体育大课间,2000多名学生一起积极参与足球运动,这也是学校研发校本课程的目标——让每一位学生成为求真至善、阳光健康的金桥少年。书香阅读是学校教学的一项特色发展,每天晨午读时间,教室学习氛围浓厚,学生通过阅读把世界当做课本,良好的阅读习惯成为孩子们一生的宝贵财富。 郑东新区众意路小学 王艳娟 “润美”育人细无声 美好愿景: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以学习为中心,建构互动关系,自主、探究、开放、互动、和谐,体现学习公平、“用学科育人”,让每一个生命在教育中得以完善。 美好教育是润美的。众意路小学的“润美”教育不仅关注当下的工作、学习,关注生命的发展,更关注心灵的润泽、智慧的开启、体验的丰富、发展的和谐。 如今,学校的“润美”课程体系不断丰富、调整,日趋完善。通过拓展课程以及实践课程使学生立足传统、放眼国际。近年来,学校还在学科内融合式课程和跨学科嵌入式课程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如在书香课程方面,从学生阅读兴趣出发,结合学科内容,着眼构建学生喜爱的系列课程。同时,随着学校积极变革教研模式,每个教师专业素养显著提升。接下来,学校将继续积极做实教师专题带读,全面提升教育教学品质。并围绕所选文化主题或教育主题,进行整体、系统性的阅读、梳理等,形成文化专题或教育专题互相分享,从而让读书活动更有深度和力量,让教学模式更丰富多彩。 郑州大学实验小学 刘洋 多彩课程添活力 美好愿景:以发展人、成就人、幸福人为出发点,以“乐·趣·智”的办学理念为前提,以“体魄强健、阳光自信、乐学向善”为学生培养目标,把“成就孩子五彩斑斓的梦”作为教育的追求。 全国足球特色学校、教育部西南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数学文化实验学校”、河南省先进家长学校、河南省中小学数字教材应用样本校……通过诸多荣誉,可以清晰感受到郑州大学实验小学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拼搏力量。 美好生活从美好教育开始。近年来,学校探索创新教育教学课程,致力于教学高质量高标准发展。其中,基础性课程(必修课时)实行“x+1”课程体系,结合学校、教师和学生等实际,创造性地开发相关课程内容或课程单元。在拓展型课程方面,学校还构建了“乐学”“博趣”课程群,围绕“成就孩子五彩斑斓的梦”主题,立足学生身心发展、拓展学生视野、开发学生思维,加强多元意识培养。 在接下来的办学工作中,学校将科学制定发展规划,以办好家门口的好学校为目标,提高办学水平和质量;深化教育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多样化发展,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深入践行素质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小学非小,承千家万户之厚望,接民族复兴之殷殷。郑州大学实验小学将努力形成更公平、更高质、更多样的现代化基础教育服务体系,更好地顺应市民对美好教育的追求。 惠济区艺术小学 杨丽梅 美美与共守初心 美好愿景:教育者的初心,就是要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与孩子来了一场美好的相遇,与孩子牵手共创美好的未来,让孩子的童年因美好而温润。 多元评价模式,帮助孩子发现美。惠济区艺术小学树立“评价即育人”的理念,以评选“和雅少年”为依托,设计“德雅币、学雅币、艺雅币、奇雅币”,分别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艺术特长、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及时评价,让孩子在评价中发现自己和他人的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学校围绕“做最好的自己”的育人目标,构建多彩课程体系。基础课程——夯实基础,完善自我;拓展课程——发展特长,发现自我;综合课程——突出创新,实现自我。校本课程进行文雅课程、博雅课程、美雅课程三级建构。“琴、棋、书、画”是每个孩子都要具备的基本素养,每周一次的走班选修,满足不同孩子的多样需求。丰富的社团课程,让有专业特长的孩子得到更深度的发展。还有四季四节课程、家长课程、仪式课程等,唤起孩子灵魂深处的向真、向善、向美,也激励着他们做最好的自己。 学校结合“和而不同 雅而有致”的办学理念,制定教师分层培养计划,老师们爱岗敬业、爱生如子、爱校如家已蔚然成风。一专多能的教师团队,引领着孩子们不断进取、全面发展。在教育这片沃土上,师生共同收获幸福与美好。 郑州市第七十三中学 赵晓燕 品质教育绽芳华 美好愿景:高品质的教育是润物无声的教育,是润心、润情的教育,是无形的教育。 如果要想让品牌走得远,必须赋予它更多的文化内涵,只有这样才符合学校的育人功能,这是学校的根本功能。郑州市七十三中是郑州市一所拥有良好口碑的优质初中,我们深挖学校文化内涵,充分发挥学校文化育人功能,再一次出发做好学校文化。 学校把丰富的活动提升到课程的高度,将活动课程化,课程体系化,实现课程育人。这就要求我们用专业的眼光、用专业的思维构建专业的育人体系。同时,学校关注学生的不仅是学业质量,更关注学生的校园生活质量,给学生美好的校园生活。主要关注心理课程、生涯规划课程以及梦想课程,提升学生的校园生活质量,让学生的校园生活更加美好。 评价驱动成长。评价体系基于教师的课程观、学习观、学生观、评价观,把校本研修纳入科学的评价体系,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因此,学校会把很多的教师教学活动进行再一次整合。深化品质教育实施,不仅是加快中原教育发展的现实需求,也是郑州高质量建设“美好教育”的具体体现。 “美好教育”是面向学生未来的教育,让学生对未来充满竞争力,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基。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创客团队,开展扎实的创客教研,大力发展创客教育,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从容坚定地面对未来、挑战未来、走向未来、成就未来。 (排名不分先后)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