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郑风 上一版3
恨我不识元鲁山
传家有道惟存厚 (书法) 王 玮
薯香粉甜
巍巍六盘山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油画) 左国顺
《漫画说人类的故事》
在心中修篱种菊
连 载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恨我不识元鲁山

♣ 袁占才

苏轼在《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一诗中说道:“恨君不识颜平原,恨我不识元鲁山。”又在《次韵王郎见庆生日并寄茶》诗中颂道:“《折杨》新曲万人趋,独和先生《于蒍于》。”元鲁山,即唐代鲁山音乐县令元德秀。《于蒍于》乃元德秀所作歌曲也。

苏轼在宋,元德秀在唐,苏轼晚元德秀300年。大文豪何以会发出这样的感慨?说透了并不奇怪。

元鲁山、元大夫,是王公六卿对元德秀的赞誉,布衣平民多称其为元县令,山城百姓则称其为元神仙,而文人雅士又呼之为七品琴师、音乐县令。无论哪个阶层对他怎么称呼,都饱含了无限的感怀之情。

高山流水遇知音。元德秀虽进士及第,只做了3年县令,却是个廉吏。廉到什么程度,其清介绝俗到“见紫芝眉宇,使人名利之心尽失”。元德秀字紫芝, “紫芝眉宇”后来就演变成一个成语,用以形容人的品行高洁;廉到什么程度,他上任时只携了一把琴,几本书,离开时,仍然是一把琴,几本书。那把七弦琴成为他治理鲁山的灵丹妙器,成为劝谏唐玄宗的一把金钥匙。

元德秀原是个音乐家,著有《季子听乐论》等音乐作品。老百姓是很愿意听这位七品琴师弹琴的。无论是在城门口还是衙门口,抑或是携琴下乡,只要元公把琴一摆上,四方百姓就围上来了。他弹上一曲,停下来嘘寒问暖,与百姓交流,官与民的感情便亲近了,百姓们的疾苦就了解了,剩下的就是不畏权贵,秉公执法,解民忧难了。

所以,来到鲁山时间不长,元德秀就把这块地方治理得井井有条。

元德秀上任不久接到上级通知,为祝贺边关大捷,洛阳附近300里以内的刺史、县令到五凤楼进行文艺汇演,熟谙音律的唐玄宗要亲临观看。地方政要为媚上邀功,慌忙遴选美女,赶制华服,精心彩排节目。更有怀州刺史挑选了数百歌女,身着绫罗锦绣,让拉车的黄牛披红着彩,扮作虎豹犀象形状,期望这样的阵容会受到表彰。

临到鲁山表演了,却是县令元德秀亲携一把七弦琴,带了十来个身着俭朴的民间艺人上场了。唐玄宗眼前顿觉一亮:别人都是大型交响乐团,唱的尽是粉饰太平的歌功颂德之词,而鲁山带来的节目却是至真至纯的地方歌曲,这演唱实在是清雅脱俗,让人耳目一新。唐玄宗忙让高力士把歌词呈上来一看,却是元德秀自作的反映鲁山地瘠民贫的《于蒍于》。

是时,唐玄宗尚未与杨贵妃发生感情纠葛。看过歌词,玄宗瞬间就明白了元德秀的一片赤诚之心:这是在劝谏我要励精图治啊。不由发出由衷的赞叹:“真乃圣贤之音哉!”玄宗把鲁山与怀州的节目一比,感慨万千,他扭头对身边的宰相说:“天下的官吏,若都像怀州刺史这样奢侈,百姓难免就要遭涂炭之灾啊!”随即下令,将怀州刺史削职为民,同时嘉奖元德秀,免除鲁山三年的赋税与徭役。

鲁山百姓闻知这一喜讯,欢欣异常:元公为我们办了这么多好事,我们该怎么谢他呢?就在紧邻城墙的北边筑座琴台,让元公闲暇之余弹弹琴吧。

百姓自发为元德秀筑的这座琴台,竟又成了他广施德政的地方。每当收获季节,他登台抚琴,四乡百姓闻之,就纷纷把备好的公粮交到了县上。琴台善政,德化及人,四野晏安。

在皇帝面前,元德秀演这么一出戏,那是冒着被杀头危险的。想为天下苍生谋些福祉,向皇帝披肝沥胆,进言的方式有多种,成功成仁,结果是两极。相比苏轼的犯颜直谏却屡遭贬谪,元德秀幸甚至哉。

小小县令,入正史的不多。而元德秀,按文采被列入到《旧唐书》文苑中,且着墨较李白、杜甫都多;按卓行,他又被列入到《新唐书》中;其五凤楼献演事迹又被载入到《资治通鉴》里。有秦以来,当过县令以上的官员何止万千,用音乐劝谏皇帝、教化民众的恐怕只有元德秀一人。

一代文豪苏轼人皆服其才情。勿言苏轼恃才傲物,想来,让他宾服的人并不多。可偏偏苏轼恨自己生得晚,无缘识得元君,足见其宾服元德秀,的确是真情流露。

清代李慈铭在《越缦堂读书记》中写道:“亭乍坐窗下看《唐书·元德秀传》,风来修然,秋气满怀,觉紫芝高行,冥若有会,一时尘襟洗涤殆尽。”皆因为,元德秀这个名字,充盈着满满的正能量。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