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挂着奖章的军上衣
行仁义事 读圣贤书(书法) 王军杰
无名火
秋风引
万物复苏(国画) 张志立
《灿若黎明》:多元立体的青少年成长小说
犹有柿子红
连 载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无名火

♣ 王国华

真的“火”都在北方。有雪的地方必有火。有冰的地方有火。有夜的地方必有火。雪、夜、火,似乎从没分开过。雪的白,夜的黑,火的红,一定要在一起。雪和夜都冷,都是对世界的绝望。绝望之下,使出蛮力要去覆盖什么。火如影随形。是和它们一同覆盖,还是悄悄撑起另外一个角落,避免整体坍塌?谁知道呢。反正看到就行了,别问。看破不说破。

大漠孤烟直,也一定是在北方。清冷的深秋。有烟必有火,火在下,烟在上。烟是火的旗帜,是它的雉鸡翎。小时候看戏,穆桂英伸手挽住雉鸡翎的样子,笑也罢,嗔也罢,又美又帅,让人爱煞。火举着烟,只宣示自己的在场。再冷的天空,再寂寥的心灵,都因这一团小火而悄悄叹息一下。

火组成的大队伍,一刻不停地跋涉,从西北走到东北,所向披靡。一路往南,到长江一带的时候,打了大败仗。等越过南岭,到了我所在的深圳,所剩无几。几乎见不到火了。

如果让我总结,原因或有二。

第一个就是南方水多。树木潮,道路潮,空气潮。火手足无措,踌躇着,不知跟它们聊些什么。倒不是说水火不容。雪也是水,而且硬,但雪是地上长出来的,去年种下的雪被收割后,今年还会重生。一年一年绝不断根,冬风吹又生。有时丰收,有时歉收,毕竟年年长出来。火也是地上长出来的。本是同根生,天然的亲近。南方的水来自天上。有时是雨,有时是江河水,哗哗地流淌,曲里拐弯。

火远远地看着。天上一日,人间千年。这么多年过去了,火还是没想好如何与天上掉下的水相处。这事不要想着一蹴而就,非经深思熟虑不可。以后几千年几万年都要用这种方式。所以火一直在看,在打量和揣摩。它不急着来。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大城市里人多,地铁里面人挤人,拖鞋踩着达芙妮。他们可懂得保护自己呢,把一切貌似危险性的东西清除干净。人迹到处,老虎没了,金钱豹没了。火也藏起来。火同毒药一样,救人也伤人。谁能想象大团的篝火在市中心点燃。消防队的水枪可不是吃素的。

蜡烛是最小的火。我希望能停一会儿电,让蜡烛派上用场。但停电机会不多。偶尔停一次,便是大事故。到超市里去问,蜡烛在哪个柜台?导购员愣愣地望着我,嘴巴张张,又闭上了。

在深圳三次遇到火,印象深刻。

一次。老友南巡,我请他吃饭,需找一正宗东北饭店。见一个二层小楼,墙面上大刀阔斧地画着20世纪80年代的大花,仿佛挂了一床农家棉被。进门问服务生,WiFi密码是多少,服务生没听清。多问了几句,柜台后面的中年妇女不耐烦了:“墙上贴着呢,自己看。”三人同时看到一团火在她头顶燃烧。

二次。凌晨一点,人行道的尽头,一个瘦弱的背影点燃了一把纸钱。她用手扒拉着,使其烧透,嘴里念念有词。火苗的光在她的头发上跳跃。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在旁边拽着她的衣角。再里面,是小区深深的高墙,昏暗的灯光照不过来。

三次。高速公路上,一辆汽车着了。火光很大,有人在呼喊。烈日晒得厉害,车轮碾轧着柏油,有点发黏,瞬间就过去了。心里一直惦念着,想,他们还好吧,他们还好吧。但愿所有的人都安然无恙。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