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文摘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9月29日,数学家吴文俊、天文学家南仁东、医学家顾方舟、核物理学家程开甲、探月元老叶培建五名科学家被授予国家荣誉称号“人民科学家”。今年已74岁的叶培建如今仍在高强度工作,继承着航天专家退而不休的传统。他说:“我也要替他们多做些事。” “虽然之前已经有过考察和建议名单,但听到消息还是很激动,也很惭愧。”中国航天群星璀璨,每项重大任务都有领军人,还有很多功臣默默无闻,叶培建认为自己只是这个群体的代表。而在同事眼里,他是中国探月的“定海神针”。 叶培建性子急,但每次在发射现场,却总是气定神闲。每当年轻人拿不定主意,他会凭借自己的经验大胆作出判断,虽然这也可能将失败的责任揽到自己身上。2013年,嫦娥三号进入发射场后,突然发现一台设备信号不正常,面临推迟发射的风险。叶培建研究后,向各方作了详细解释:这是现场塔架结构造成的信号干扰,不是设备故障,以前也发生过不止一次。最终嫦娥三号按时发射。“在队伍里该挑担子的我挑,该扛的责任我扛。”他说。 叶培建现在除了坐镇深空探测项目,前几年还担任中科院暗物质卫星“悟空”的工程顾问。他担任总设计师的第一颗卫星是中国资源二号卫星,当时是我国分辨率最高的对地遥感卫星。这一系列卫星在我国国土普查、资源探测、环境调查等领域发挥了巨大作用,有“智多星”之称。也是在该系列卫星研制中,叶培建看到航天工程带来成就感的同时,也带来比生命都沉重的责任。 谈及至今对他打击最大的挫折,正是2000年发射的中国资源二号01星。当年9月1日,卫星发射升空后,绕地球运行顺利,数据传输通畅。叶培建与一批主任设计师坐车从发射基地去往太原机场,准备飞往西安监测。他们在车上说说笑笑,完全不会想到风险的逼近。 当大巴车在崎岖山路上行驶时,叶培建接到电话:“叶总,卫星进入第二圈突然失去姿态,原因不明……” “飞了两圈,没信号了,卫星‘丢’了。”叶培建回忆,当时脑袋“嗡”的一声。“我当时有个自私的想法,就是希望车能从山上掉下去,把我摔死。”叶培建说,“要不然国家花这么多钱研制的一颗卫星,在我手里出了问题,我怎么交代?”不过,他很快冷静下来,找来同在车上的电源系统负责人老马,问他卫星的电池能撑多久。老马说能撑7个小时。这7个小时就是留给叶培建为卫星救命的时间。他立刻部署大家将精力集中在查找问题上,以便卫星下次经过中国上空时,可以发出指令抢救。 从太原上飞机之前,问题查找已经有了眉目,是地面发出的一条不当指令让卫星姿态发生了变化。随后地面人员编写了抢救程序,当卫星再次过境时,向卫星发出指令,让卫星恢复了姿态。虽化险为夷,叶培建至今仍心有余悸。 叶培建在航天界是出了名的“直脾气”,涉及科研问题,他认定有理的,决不让步。嫦娥二号和嫦娥四号的突破性进展,就是在他据理力争下实现的。 我国嫦娥工程立项之初就定下一条惯例:每一个嫦娥探测器型号都要同时生产两颗,单数编号为主星,双数编号为备份。以防主星发射失败后,能够在解决问题后,迅速用备份重新实施发射。 嫦娥一号发射成功后,备份星嫦娥二号去留未定。当时存在两种意见,包括时任嫦娥一号工程总师孙家栋和叶培建在内的科学家主张,嫦娥二号要继续发射,可以飞向火星,如果不行还可以用作其他领域探测。另一派意见则认为,嫦娥一号成功了,没有必要再花费一笔钱发射备份。 之后,相关方面组织专题会议,讨论嫦娥二号的命运。在外地开会的叶培建获悉,立刻飞回北京。他在会上据理力争:“只要花少量的钱,就能获得更多工程经验和更大的科学成果,为什么要放弃?” 他的发言使会议转向,主持会议的领导当即表态,会议不需要讨论要不要发射嫦娥二号了,而是讨论怎么让嫦娥二号用得更好。之后,叶培建率领团队对嫦娥二号的相机、通信等能力继续改进,拍摄到了月球虹湾地区1米左右分辨率图片,为嫦娥三号落月选址做了准备。嫦娥二号告别月球后,继续飞向深空。 有了嫦娥二号的成功在前,嫦娥三号发射后,其备份嫦娥四号也要继续发射,已经基本成为共识。但飞向哪里,依然引起了争论。在一段时间内,如嫦娥三号一样继续在月球正面软着陆的观点占了上风,因为这一方案安全、有把握。 但叶培建主张做更难的事:飞向月球背面。全球还没有一个探测器落在月球背面,但月球背面的地质、资源、天文环境等都有极高的科研价值,虽然不易,但值得一去。 他的坚持延缓了关于嫦娥四号的决议。经过一段时间的论证,叶培建的观点逐渐被接受,方案中增加了一颗中继卫星,保障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的通信。2019年初,嫦娥四号成为人类首个着陆月球背面的航天器,至今已经正常工作超过10个月昼。 “如果没有‘较真’,哪里会得来这么多的深空探测成果?”叶培建说。 摘自《新京报》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