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02版:音之魅 上一版3  4下一版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
“汉语桥”的选手们,加油! 郑报全媒体记者 马健 摄
选手在园博园河南园游览 郑报全媒体记者 马健 摄
畅游少林 郑报全媒体记者 马健 摄
选手展示自己的面塑作品 郑报全媒体记者 周甬 摄
非洲选手的武术课 郑报全媒体记者 马健 摄
选手们在洛阳参观 郑报全媒体记者 周甬 摄
参观中铁装备盾构机车间 郑报全媒体记者 马健 摄
在开封游览清明上河园 郑报全媒体记者 周甬 摄

□本报编辑部

北枕黄河千秋入梦,南依嵩岳万里凭高,东邻古汴菊香醉客,西望牡丹国色呈娇——郑州,这片自古繁华于中州的热土,在己亥年金秋,迎来了全球五大洲105个国家的264位客人。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作为中华文明与世界对话的国字号文化IP,“汉语桥”中文系列比赛从2002年21个国家和地区的49名选手参赛,到如今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40万名青少年参加预选赛、6500多名选手参加决赛,18年来,在全球五大洲持续掀起汉语学习热潮,极大地增进了世界对中国语言与中华文化的深度了解。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年少交游,朝气可走出无限风光。16天的时间里,120多位少年志学者,全然投入到比赛和绚烂多彩的文化交流、文明互鉴中。

北京、郑州、洛阳、安阳、开封,他们带着对中华文明的憧憬,圆梦五大古都;汉字之源、礼仪之源、姓氏之源、功夫之源、科技之源、戏曲之源,赛题的浩如烟海,赛场的云卷云舒,激发着他们初生牛犊的勇气;玩投壶、敲大鼓、制木版年画、体验古法造纸,黄河之滨,嵩山脚下,他们倾情融入,在一项项互动活动中,认识郑州、感受河南、感知中国。

“汉语桥”是文化之桥、友谊之桥、心灵之桥,是促进民心相交相通、加强文明交流互鉴的立体桥梁。“汉语桥”是一场世界范围的中国文化盛宴,让全球关注中国文化,重视民心的交流互通,让中国文化在内外的碰撞中燃动世界。

2019年,“汉语桥”首次落地河南,更是成为中华文化魅力传播世界的历史见证,让古老与现代交融的郑州以“中国情怀 国际视野”踏上世界人文交流的大舞台。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