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03版:形之魅 上一版3  4下一版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他们的汉语说得溜,他们对中国文化理解深。

来自意大利的郑彦柯、来自澳大利亚的赵嘉儒、来自美国的秋玫瑰、来自尼日利亚的顾思源和来自印度尼西亚的刘陈凰脱颖而出,成为第十二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的五大洲冠军。

他们在文化的碰撞中不断成长,在观众的热情欢呼中绽放青春。

总冠军、欧洲冠军:来自意大利的郑彦柯

长大要做和中国有关的工作

“我姓郑,郑州的郑。”第一次来郑州的意大利男孩郑彦柯,在进行自我介绍的时候,很风趣地把自己和郑州联系了起来。

在没有接触中国文化之前,在郑彦柯脑海里关于中国的印象就是两个符号:熊猫和功夫。2015年,上高一的他开始学习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开放包容……一点一点地,他心目中的中国形象更加立体化。

几百年前的一本《马可·波罗游记》,唤醒过无数人对中国的向往。郑彦柯说,学汉语让他找到了自己的梦想,那就是去探索世界的丰富与多样。他对中国文化一往情深,把清华大学当作自己的留学目标,长大要做和中国有关的工作。

郑彦柯喜欢运动,最喜欢的项目是排球,最喜欢的中国名人则是中国女排总教练郎平。“郎平和意大利有着不解之缘,她曾经来到我们意大利工作,带领Modena队获得意大利冠军和欧洲冠军,她对我们的影响力已经超越了体育本身。”

“我的名字里有‘郑’,我和郑州有缘,我很喜欢这座城市。”郑彦柯说,受中国文化以及自己喜欢中国文化的影响,父母和姐姐都把中国当成了自己的另一个家,现在一家人和中国发生着不同的故事。

大洋洲冠军:来自澳大利亚的赵嘉儒

参加“汉语桥”活动收获很大

“我非常热爱中国的文化,学习汉语为我打开了走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大门。这次参加‘汉语桥’的活动收获很大:游览了中国、郑州的风景,结交了许多新朋友,对中国文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3年的汉语学习成果也得到了真正的检验。”来自澳大利亚的赵嘉儒说。

谈到如何与汉语结缘,赵嘉儒说,上八年级第一次接触到汉语,他立刻就被汉字独特的结构和发音、深刻的文化韵味所吸引,从此,他对汉语的痴迷便一发不可收拾。

“我从最基础的拼音字母开始学起,慢慢学习到越来越多的汉语知识。随着学习的深入,我常常感叹,竟然有汉语这样美丽的语言。”赵嘉儒说,“无论是结构形式上,还是字体含义上,汉语都有一种特别的美感,可以说汉语完全改变了我对语言的理解和认识。”

虽然“汉语真的特别难学”,但随着学习的深入,赵嘉儒却越来越沉浸其中,平时他每个星期会上10节汉语课,自己会每天再学习半个小时汉语,“回国后我会更加努力继续学习汉语知识,希望以后能有机会来到中国上大学,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美洲冠军:来自美国的秋玫瑰

喜欢中国历史 熟背朝代歌

“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沿。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张口就来的朝代歌,让美国女孩秋玫瑰浑身散发着自信的光芒。她让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了她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热爱。

秋玫瑰学习汉语从3岁开始,6岁的时候,她随家人来到中国旅行。“我在北京的大地上写下过自己的中文名。”秋玫瑰很自豪地说。

秋玫瑰喜欢汉语,她在美国上的是国际学校,经常有中国的交换生在学校里担任汉语老师。因为喜欢汉语,秋玫瑰家里也经常成为中国交换生的接待家庭。“她们就像我的姐姐一样,经常会和我用汉语对话,我的汉语就是这样好起来的。”

“我最喜欢《三国演义》这部名著,最敬佩诸葛亮。”已经上高二的秋玫瑰想来中国上大学,更近距离地了解中国,学习中国文化和历史。这一次秋玫瑰通过“汉语桥”活动再次来到中国,第一次来到中原大地的河南,非常兴奋。“我很高兴,这次可以亲身体验古老的黄河文化,去了解中国的现代化发展。”

非洲冠军:来自尼日利亚的顾思源

汉语“魅力十足” 让他“情有独钟”

顾思源的名字是他自己起的,出自成语“饮水思源”。“我理解的是,无论我今后学习了多长时间的汉语,将来能说得更好,永远不要忘记自己学习汉语的初衷,那就是对汉语、对中国文化的热爱。”这就是顾思源理解的“饮水思源”。

而来参加“汉语桥”比赛,还是因为“饮水思源”。顾思源要寻找他喜爱的中国文化的源头,那必然是在中国。

从去年10月开始到现在,顾思源学习汉语的时间整整一年。“从开始学汉语的时候,我就和汉语之间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变化。”顾思源很幽默,他说他喜欢生活气息浓郁的俗语,更对汉语成语情有独钟。“狐假虎威、刻舟求剑、亡羊补牢、叶公好龙,每个成语后面都有一个妙趣横生的故事。”聊起他喜欢的成语,顾思源侃侃而谈。

顾思源涉猎广泛,他还对中国的京剧有一定的了解。通过读中国名著,顾思源最喜欢的中国名人是关羽。“通过《三国演义》这部名著,我知道了关羽这个人,后来又去了解一些当时三国鼎立时的历史,对关羽就更喜爱了。”

亚洲冠军:来自印度尼西亚的刘陈凰

梦想是来中国读清华大学

漂亮的东方面孔,熟练的中文发音,温婉而活泼的亚洲组冠军刘陈凰让人眼前一亮。原来,来自印度尼西亚的刘陈凰已经学习了10年的汉语,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了解,让她脱颖而出。

不仅是学习汉语时间长,刘陈凰的家庭和中国也有着不解之缘。“我爷爷的妈妈是福建人,他经常给我讲他小时候的故事。”小时候,刘陈凰从爷爷那里知道了中国。她渐渐对中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且不再满足于从爷爷那里听到关于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开始自己去学习汉语,看中国书籍,了解中国。

“我的名字也是爷爷起的,因为我的妈妈姓陈,所以爷爷就给我起了这个名字。”刘陈凰说,爷爷希望她可以来中国留学。正因为有了爷爷的殷切期望,刘陈凰下定决心要学好汉语,为将来到中国留学打下语言基础。刘陈凰正在读高三,明年就要考大学。“我的梦想是来中国读清华大学。”

这是刘陈凰第三次来到中国,第一次来到郑州。“我对郑州的印象非常好,我一定要好好地在郑州转转,感受这座城市的魅力。”

在第十二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舞台上,除了5名洲冠军选手的星光闪耀,还有进入“30强”行列的其余25名优秀选手各展才华,他们用热情、拼搏、好学的精神共同谱写一曲美好的青春之歌。

丹尼(布隆迪)

来自布隆迪的丹尼特别喜欢他的中文名字,更喜欢这样介绍自己:“我是来自非洲布隆迪的丹尼。丹是‘一片丹心照汗青’的丹,尼是‘仲尼’的尼。”

丹尼在布隆迪孔子学院读书,老师给他讲中国历史和发展,丹尼顿时爱上了汉语,爱上了中国。虽然学汉语很难,但是当他沉浸其中,看书,听老师讲中国的故事,他发现自己的世界悄悄改变了。“汉语带给我美好的经历和回忆,我一直想来中国看看。”

参加“汉语桥”比赛,丹尼终于实现了梦想。

白丽(美国)

白丽来自美国,她的中文名是妈妈起的。因为她的名字是Lee,而白色是纯真的颜色,所以,“白丽”这个名字就成了她用了多年的中文名。

白丽家有8个女孩,妈妈曾经在上世纪80年代到中国进行工作交流考察,从此对中国念念不忘,也把自己对中国的喜爱传递给孩子们。白丽和7个姐妹有机会从4岁就开始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白丽说,在这次的“汉语桥”之旅中,她亲身感受了中国文化,认识了许多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

贾晓珊(乌干达)

贾晓珊来自美丽的非洲明珠乌干达,她用一首小诗来表达自己对汉语的喜爱,对中国的向往。

“汉语,你好。我们相知在木槿花开的六月。随着岁月的逐渐深入,我接触到越来越多的汉语,你那独特的魅力和背后蕴藏着的神秘而古老的中国文化。在那风起云落的日子里,我们从相识、相知到相爱。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汉语啊,你若晨光,破我拂晓。”

马宏博(匈牙利)

马宏博学习汉语已经10年,来过中国8次,可以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中国通”,而这次参加“汉语桥”更是让他“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因为对中国的历史文化非常感兴趣,马宏博每天至少学习汉语一个小时,他最感兴趣的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和名胜古迹。他表示,自己已经和不少喜爱汉语和中国文化的选手一样,都站在了“一带一路”建设的新起点,以后将继续努力学习汉语和更多的中国文化,与小伙伴们一起谱写世界友谊的新诗篇。

莉莉(俄罗斯)

莉莉来自俄罗斯城市圣彼得堡,学习汉语4年的她沉浸在对中国文化的喜爱之中难以自拔,持之以恒的努力,也让她的中文书写和语言交流变得越发流畅。

这个俄罗斯女孩曾经的梦想是到中国来,现在“汉语桥”让她实现了这个梦想,神秘的东方文明古国对她来说不再是图片和视频,洁净美丽的郑东新区让她喜欢上了郑州这座城市,也让她感受到了更多的快乐。

“现在我真正地走近了它,感受它的文化和民俗,了解它的过去和现在。”莉莉希望品尝更多的河南美食,去到更多历史悠久的地方,去看去听不同的中国故事,让自己的中国之行更加丰富多彩。

郑报全媒体记者 张勤 王红 张华 张竞昳 秦华 王战龙

翟宝宽 汪永森 文 马健 图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