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郑州教育 上一版3
少先队员的青春“引路人”
家校联动 呵护“少年的你”
校讯速递
深耕沃土育芳华
农科路小学 校园足球联赛获佳绩
“党建和创”新载体 “移”心“移”意便居民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家校联动 呵护“少年的你”
南十里铺小学教师心理社团表演
桐柏路小学举办家长讲座

本报记者 周 娟

一部《少年的你》,看哭无数人,也让大众将目光聚焦到校园欺凌上来。校园是孩子成长的重要环境,尤其是小学阶段,孩子正处在人生的启蒙阶段,他们模仿力强、辨别力弱,可塑性强、自制力弱,既易接受好的影响,也易受到坏的影响,给孩子创造一个健康、良好的成长环境,为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至关重要。

让孩子远离校园欺凌,不仅需要学校的防护和专业疏导,更需要良好的家庭教育,家校合力,各尽其职,织密安全保护网,才能呵护“少年的你”,让他们健康成长。

校园 关爱时时在身边

一部电影《少年的你》,打动人心,让人沉思。保障学生安全,学校无疑是重要的一环。为让教育时时发生、处处发生,我市学校依据校情,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关注学生成长。

中原区桐柏路小学以“家”为核心文化,不断打造温馨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学校充分利用升旗仪式对全体学生进行法制宣传和防欺凌教育;班主任则利用班队会对学生进行安全文明防欺凌教育,教育孩子们团结友爱、互助互爱,面对欺凌时要避免挑衅、冷静面对、斗智斗勇、学会反抗,及时向老师、家长报告,寻求老师、家长或者警察的帮助。同时,在校园文化和班级文化上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把防欺凌教育和养成教育结合起来,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熏陶感染。遇到问题,及时对孩子进行心理辅导,教育他们成长为一个正直善良勇敢的人。

校园里,学生不仅需要学习与创造的空间,也需要有心理的支持和成长的助力。为了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管城回族区南十里铺小学在成立的心理辅导中心分别设置宣泄室、放松室、办公室、个体和团体活动室,规范、有序、生动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校成立学生心理剧社团,并让家长参与其中,让教育润物无声。学校还成立了教师心理剧社团,让人莞尔一笑的同时又发人深省。

家庭 上好人生第一课

“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父母就得先成为什么样的人,特别是孩子在品行、道德、做人等方面,在某种程度上,首先取决于家庭教育。”桐柏路小学校长荣艳告诉记者,学校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利用全体家长会、家庭教育专题报告会对家长进行家教指导、普及法律知识,引导家长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让孩子沐浴在爱的包围下。

家庭教育,不是家庭对于孩子在知识认知与习得方面的教育,而是指家庭包括家长及家庭成员对孩子在言传身教、率先垂范等方面的耳濡目染、影响熏陶,比如孩子的勤俭、勤劳、勤奋、诚实、守信、体谅、善良、懂得感恩、尊重别人、敬畏之心等。

正如《少年的你》故事里的孩子,他们的问题源自家庭教育的缺位。荣艳说,父母在重视孩子成绩的同时,一定要让孩子明白是非善恶,建立基本的是非观。此外,还要教会孩子学会反抗和求助,遇到问题及时去寻求老师和家长的帮助,将不良情绪排遣出去。

联动 构筑育人共同体

上周末,二七区幸福路小学的家长收到的周末家庭作业就是观看电影《少年的你》,然后和孩子开展关于校园欺凌的话题讨论,了解孩子明不明白什么叫校园欺凌,在学校或其他地方有没有欺凌别人或被别人欺凌,并对学校反校园欺凌教育提出建议。

而通过这次作业,就有孩子对家长吐露心声,告知之前被欺负的事情。反馈到学校后,学校校长胡建玲第一时间给予回复,并和孩子交流了解情况,教孩子懂得规则,学会明辨是非,保障自己的安全,仁爱身边的亲友。更重要的是,借助这件事情,引导更多孩子和家长进行反思。她说,孩子年龄小,还认识不到欺凌会造成多么严重的身心伤害,有时,他们仅仅为了“好玩”。布置作业的目的,就是希望能提高孩子的认知,希望校园欺凌可以得到遏制,被欺凌者能够勇敢求助。

每周,胡建玲都会布置家庭主题作业,让家长与孩子敞开心扉,亲密交流。“我们是想从教育的根上,让孩子拥有老师和家长共同的言传身教,去引导他们成长。” 胡建玲是学校里取得心理咨询师证书的老师之一,她的办公室常常变成“心理咨询室”,她说:“只要学校和家庭教育价值观一致,老师和家长互通有无,教学资源随机生成,教学相长就会时刻发生。”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