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守初心 担使命 强四力 上一版3  4下一版
我们一直在奔跑,牢记肩头的责任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我们一直在奔跑,牢记肩头的责任
↑张竞昳(左一)在采访参加汉语桥的外国中学生
党贺喜(后排右一)在新疆哈密
武建玲(中)在郑州航展上
↑张勤
↑王战龙在芦山地震灾区
←侯爱敏(右)在采访中
↓石闯(左一)在“悬崖村”与村民合影

今天是第二十个中国记者节。

今天,我们把版面留给自己。

这是个不休息的节日,这一天,我们的记者依然在路上。以梦为马,不忘初心,风雨兼程……

只要有新闻,我们就会出发!

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骄傲!

采访中,那些温暖的时刻

郑报全媒体记者 侯爱敏

倏忽一年,记者节又至。

感谢这个节日,给予机会驻足回首。匆匆一年,那些留在心中的美好瞬间、感动时刻,那些有故事的人,重新被拉回到眼前。

6月中旬,“四条丝路从郑州出发”郑报全媒体大型实地探访活动中,有幸随“海上丝绸之路”采访团来到海丝文明发源地——泉州,在这里遇到一群来此打拼的河南人。

他们各有迥异经历的自画像,更有着白手起家、努力打拼的群体像。福建河南商会会长张富瑛总是乐呵呵的,有女性的温暖亲切,举手投足中则透出坚毅果决;在南安经营水暖阀门的固始商会会长汪流学,言谈举止,既有成就事业者的豪迈,也不乏浸透人情世故的老道;那个刚过而立之年的程伟,超脱他所在的群体,以理性头脑、高远眼界,描画着可以预见的灿烂未来;在生意和社会工作中辛苦兼顾的沈光英,经历了人间至痛,却硬是把自己活成了光和热……

在“智汇郑州”典型人才的采访中,遇到了郑州威科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贾小波。在商界游走半生、年过60的他,当下最执着的是有关教育提升的“灵魂工程”,并在积极准备二次创业,为创业减肥30斤的他,描述着心中的蓝图,激情四溢俨然少年……

他们身上都有着相同的特质:锲而不舍、向上拼搏的精神,不向命运低头的韧性,脚踏实地、从零起步的勇气和激情。他们的精神是滋养是激励,更是纷扰中勇往直前的力量。

还有那些采访中给予支持的见过面、未谋面的人,他们的细致专业、认真周到,留下一个又一个温暖瞬间,传递着人与人之间的善意和美好。

汉语为桥,我被他们感动着

郑报全媒体记者 张勤

枕黄河入梦,依嵩岳凭高。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在2019年10月18日至11月2日期间,参加第十二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总决赛的120多位外国中学生来到郑州,我和同事们随行采访并进行系列报道。

有“汉语奥林匹克”之美誉的“汉语桥”系列中文比赛是首次落户郑州,本届赛事是历年来参赛国家最多的一届。郑州报业集团成立报道组,对本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进行全程报道。

在近半个月的比赛过程中,因为要全程采访,起得早、回得晚成为常态。在比赛过程中,我们要仔细记录比赛过程,细心观察选手的精彩表现,因为我们想把外国中学生对汉语、对中国的喜爱之情完整而生动地付诸笔端、见诸报端。在游学时,可以随时看到,我们的摄影记者总是跑在最前面,要抓拍最精彩、最美丽的笑脸。我们的文字记者是跟这些孩子们最近的人,因为我们要倾听到他们的心里话,展现他们对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的喜爱。

在采访时,我感动的是看到中国文化深受这些外国孩子的喜欢。他们中,年龄小的13岁,年龄大的也不到20岁。而他们对中国文化的喜爱,让他们能够静下心去学习。更让我感动的是,这些外国中学生和郑州47中、郑州11中的中学生们在一起交流。“汉语”让他们之间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友谊也正在此间悄然升华。中国文化的魅力,通过“汉语”这座桥联通了世界。

因为喜爱,所以热爱!文化,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每一年,我都是一名“考生”

郑报全媒体记者 张竞昳

高考,一年一度,事关河南近百万考生的未来,涉及千万家庭。连续13年奔跑在教育新闻报道一线,以手中的笔,记录教育发展的年轮,每一年,我都是“考生”。

难忘2010年高考。河南95万余名考生迎来高校招生大变革:填报志愿,开启知分、知线、知位的“三知”全新模式;大学录取,本科一批首次试水完全“平行志愿”投档。面对一项项的新政,一条条的新规,不仅家长和考生无所适从,连老师也有些蒙圈。为了把冷冰冰的文件翻译成既精准又“接地气”的实用信息,我与同事多方奔走寻找探访资深专家咨询请教,连线先行先试的外省教育部门沟通交流,经过不懈的探索研判,终于采写出一系列“有用”的新闻稿件。

难忘2010年高考。在全省高招咨询大会上,许多家长和考生人手一份《郑州晚报》,宝贝一样护在手里,他们说,跟着文章讲的思路选学校挑专业,再按照里面介绍的方法一步步查资料、做计算,孩子报志愿这件当下全家最重要的“大难事”,变得简单了许多。身为记者,那一刻,夜以继日的辛苦努力瞬间化作甜美的果实,我和同事相视一笑,白纸黑字背后的所有付出都变得无比值得。

难忘2010年高考。是它,带我走出了自己记者生涯的第一个困局。在那之前,我心目中的记者形象很单一,他们是针砭时弊、仗义执言的侠客,是撕破黑暗、揭露丑恶的勇士。面对波澜不惊的教育线口,我有些失落,找不到自己工作的意义。在那之后,我顿悟,所谓教育,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记者也一样,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只有熟知大政方针,了解政策内容及其背景,才能做到融会贯通,成为一名合格的记者。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纪年法,不是生日到了,又长一岁,也不是春节到了,又迎来一年。它可能是某个特别的人,每每出现便会惊醒你;它可能是某件重要的事,每每发生便会激勉你。我的纪年法,是高考。做记者第十三个年头,走过十三次高考报道,当它抵达,当我历经,永远万众瞩目的它,总能让我收获更好的自己。

那一天,点赞声声“亚克西”

郑报全媒体记者 党贺喜

今年4月16日至24日,我和报社另外两位同事奉命奔赴新疆哈密市,前去采访郑州援疆工作队。

河南对口援疆负责哈密市。此次采访的对象是第九期郑州援疆工作队。他们,是郑州派遣哈密的友好使者;他们,是一群“追赶太阳的人”,一路向西,一往无前;他们,砥砺奋进,三年交出出彩答卷,为郑州增光添彩。

一周的采访时间里,我们天天有惊喜,时时被感动。采访的要义远远超出采访本身,而是一次锻炼,一次历练,一次修炼!

时过半年,我还清晰记得4月22日。这天,援疆干部拉开第十二次民族团结一家亲“结亲周”序幕。“结亲周”,就是要求上至队长马宏伟,下至20多名队员,在各自的结亲对象家中入住一周,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真真正正地“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郑州援疆工作队说要入住的结亲对象位于哈密市区以西40公里开外的快乐客小区。快乐客小区是河南援疆工作队为远在天山脚下的哈萨克村集体搬迁安置的小区,村民全是哈萨克民族。

一到小区,工作队员葛瑞就直奔他的结亲户家中,身高马大的葛瑞一下子抱住两个小家伙,三人熟不拘礼,情同父子。

从村口到小区广场还有一段的路程,正巧,两位哈萨克大嫂开着突突突响的“奔马”路过。尽管双方语言不通,但确认过眼神之后,大嫂仿佛看出我们的心思一样,热情地招呼着坐上“奔马”,那种极为拉风的感觉不仅仅是爽,更是民族一家亲的幸福。

晚上吃饭时,我现场向维吾尔族朋友请教维吾尔族日常用语,然后按照读音,在手机上标上汉字,等到用着时,再偷偷瞄一眼手机,现学现卖。仰仗这“雕虫小技”,饭桌上“亚克西”的点赞声不绝于耳,其乐融融。

地震灾区,青草又冒出新芽

郑报全媒体记者 王战龙

做记者很多年,最难忘的是芦山地震灾区的采访。

地处成都平原西部,芦山风光旖旎历史厚重,秀峰林立,美景天成。

然而,安逸平静的生活在2013年4月20日戛然而止,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让秀美的芦山黯然失色。

地震发生第二天,我们进入了芦山县城。街道两旁,到处是临时搭建的“帐篷”——几根固定在路边花坛上的木头上,加盖了一层破旧的席子,或者可以一眼望穿的旧雨布。

“帐篷”里,一张木板或大门直接扔在地上,就是一家甚至几家男女老少暂居的“床”。

遇见胡香兰时,她正在拨拉着简易火炉,浓烟呼地一下蹿起来,呛得她不住咳嗽,临时居所的门头上歪歪扭扭地挂着——“开水免费”。

胡香兰家的二层小楼修建于2007年,仅从外观看来,损毁并不严重,进屋后才发现,四周墙体裂缝错位严重。

“看着街上这个部队救援过去了,那个志愿者过来了,我也没啥能做的。”胡香兰搬了几箱矿泉水,架起火炉,让儿子写了一张牌子“开水免费”。

“来,喝口水吧!”一有人经过,胡香兰就直起身子,笑着招呼。

在街道的另一端,任星易长得虎头虎脑,一笑,脸上露出一对小酒窝。

我开玩笑问:“你是女孩?”

“我是男子汉,我都10岁了!”他收起笑容,表情严肃。

“长大了想干啥?”

“想当兵!地震了就可以救人!”

而他17岁的姐姐,一早就买了300多块钱的感冒药、纱布、止血药,和几个同龄朋友骑着自行车跑去三十多里外的乡镇参加救援。

“我不让去,她说乡里受灾比这严重!”母亲嗔怪着,满目担忧。

返回雅安时,我们坐上了王泽强的车,他的车属于“招手即停”,满员后即刻发车,疾驰向雅安,安全送到后,有人拿出一百块塞给王泽强,他急了,近乎生气地强调:“免费,免费,免费!”

地震发生后,他开着私家车奔波在崎岖的山路上,免费接送伤员和志愿者,一天只睡三个多小时。

途中,路过王泽强家,媳妇拦住车,呵斥他:“一天到晚不见人,跑哪了?”他笑了笑,没还嘴,加起油门,又跑了,只听见媳妇在后面喊:“记得一会儿回来吃饭”……

回望芦山,县城入口一面断裂的墙体上,“加油!”两个大字,是那么醒目。

“悬崖村”的惊险经历

郑报全媒体记者 石闯

11月8日是中国第二十个记者节。从黄河到海河,从嵩山到天山,从橘子洲到白洋淀,时间总是在指缝间不经意流走,13年的新闻生涯,似乎就在转瞬之间。在一条又一条路上,我感动过、遗憾过、哭过、笑过……也许在路上,才是最美的姿态。

要说最刻骨铭心的一次采访,那当然是在“悬崖村”了。那是2016年的初冬,从郑州至成都,从西昌至昭觉,1800公里的路程,在高铁、大巴、出租车、面包车等轮流转换中,在两天后的下午4点多,抵达了目的地——昭觉县支尔莫乡阿土列尔村的山脚下。

这是我第一次去大西南,但心底并没多兴奋,反而产生了莫名的压力。陡峭的崖壁,老旧的藤梯……当我背着20斤重的背包气喘吁吁地跨过了第一座山后,我惊呆了。一边是羊肠小道,一边是万丈悬崖,其地形之险要、环境之严峻,远远超过了我的预料,心顿时揪了起来。

此时,天色渐黑,巍峨的高山里静悄悄的,甚至有些可怕。好不容易爬过了一座山顶,可是连村庄的影子都看不到,还得往上爬。然而,抬头望去,又是一段段令人望而生畏的“天梯”。

那一刻,充电宝的电量耗尽了,手机自动关机,联系不上任何人。我没带手电筒、防护绳,而山路显露了它狰狞的面目。想到这条路上曾有七八人丧命,我是进退两难。

“你必须得扛住,要不真挂了。”我不断给自己打气,凭借着路两边的塑料瓶、纸屑等继续攀登。万幸的是,在天色完全暗下来的时候,我终于看到了村庄的影子,听到了牛叫声。那一刻,如释重负,我的眼眶湿润了。

我大声呼喊起来,一位年轻的村民听到后,拿着手电筒跑过来,一把接过我的背包领我向他的家里走去。这是一个破旧的农家院,除了一台老旧电视机外,看不到其他像样的家电。

不过,对我来说,这已经够好了。热情的彝族兄弟抱来一堆木柴,在屋里燃起一堆篝火并烤熟了一只鸡,让我很过意不去,心里热乎乎的。

当晚,躺在床上仍心有余悸。我竟然在悬崖峭壁上攀爬了四五公里、17段“天梯”,又想起更难的下山路,竟然翻来覆去一夜未眠。

那些天,我经常会梦到自己一不小心从悬崖上踩空的场景。

航展现场过假期

郑报全媒体记者 武建玲

2017年4月27日至5月1日,2017郑州航展在上街区举行。这是我第一次全程参与郑州航展报道,对我来说是一次难忘的采访经历。

航展开幕当天,我早早来到活动现场,核对流程安排和参加开幕式的领导名单,以便做好有关报道。由于航展期间活动较多,我和同事们按照分工分别进行采访。航展是一个相对专业的展览,特技飞行表演是郑州航展的亮点之一。为了将特技飞行写得生动一些,我提前查阅资料,了解特技飞行都有哪些动作,力争不光看“热闹”,还要写出“门道”。航展上的论坛也不少,还相对专业。对于自己负责报道的论坛,我也会提前熟悉材料,力求报道生动准确。

由于现场车辆管理严格,每天完成在现场采访后,媒体记者要统一乘车回酒店。所以等人齐了再回,写稿时间就很紧。每天晚上传完稿子都在11点左右。

尤其是2017航展最后三天,刚好是五一假期,不少朋友都出去玩了,我的假期是在航展现场度过的。

5天的郑州航展,来自英国、法国、美国、俄罗斯、南非、澳大利亚、意大利、西班牙、立陶宛、罗马尼亚等10个国家的14支顶尖特技飞行表演队,为观众带来精彩的特技飞行表演;158架飞机参加了静态展示;近30万观众现场共享这场通航盛宴。那个五一节是个名副其实的“劳动节”,我为家乡能举办高水准的航展,也为自己能见证、记录郑州航展感到自豪。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