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守初心 担使命 强四力 上一版3  4下一版
我们一直在路上,追寻最美的风景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每一次采访都是成长
我们一直在路上,追寻最美的风景
↑张玉东在守护“郑州蓝”现场
董艳竹(右二)和队友在国境线上合影
镜头后的马健无比专注
↑覃岩峰在采访现场
→翟宝宽在医院里采访
↑王译博体验“智慧食堂” →“老记者”郭韬略

郑报全媒体记者 马健

当了17年记者,今年是最忙的一年:3月,半个月的全国两会采访,在祖国的心脏,聆听强国之路上的最强音;6月,“丝路花雨·出彩河南丝路见证”大型采访,我和同事来到欧洲,到“空中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的那一端实地探访;7月,半个月的时间,我随郑州报业集团的“沿习之路”采访团一路奔波,自驾抵达祖国的最南端,见证祖国发展;9月,全国民族运动会在郑州举办,从全市上下的精心准备到最后的胜利闭幕,近一个月的时间拍摄了近万张图片;10月底,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总决赛拉开帷幕,近20天的时间,陪着100多名来自世界各地的中学生从北京到郑州,目睹他们一路过关斩将,见证了冠军的产生;而记者节的当天,我又出差上海,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现场采访。

从没有过的高强度采访、从没有过的持续作战、从没有过的时间紊乱,每一次都是“大新闻”,哪一场都是“打硬仗”。脑子里一直绷着那根弦:不能退缩、不能懈怠,报道不能不出彩……

而在没有任务时,我喜欢走上街头,走到老百姓中间,去感受人间烟火,去发现身边美好。

9月25日,在郑州人民公园,60多岁的白敏杰扶老父亲锻炼期间,让老人坐到自己的腿上休息,周围的人们已经司空见惯,而作为一名记者,这场面瞬间触动了我!小时候,父亲让我们坐在他的腿上,而当他们老了,有几个人能把自己的腿给老人当板凳?第二天这个孝子故事在郑州晚报及郑州报业集团旗下新媒体都做了重点推送,我自己的同题材抖音作品也获点赞4800多个……

事件不是每天都有,但有温度的瞬间每天都在发生——夏天暴雨时,我在积水中拍摄了冒雨疏通下水道的市政工人;烈日下,我拍摄了躺在滚烫的道路上修理垃圾车的环卫工;在城郊农村,拍摄了跳皮筋的孩子;在春运期间,拍摄了焦急回家的旅客……

2019,新的“第一次”

郑报全媒体记者 郭韬略

多年的体育记者生涯,我曾经采访过世界杯、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但之前还没有采访过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我的采访经历算得上丰富,足迹遍及全国乃至海外,但大型赛事“主场作战”此前也从未有过。所以,今年9月份在郑州举行的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也成就了我的诸多“第一次”。

民族运动会的设项与一般的运动会有很大区别,即便是对于所谓“老记者”的我而言,也是一次开眼界、长见识的机会。7月份在呼和浩特采访马上项目的比赛,平生第一次在现场目睹了万马奔腾的宏大场面。开幕式之后,每天奔波于各个赛场,知道了什么是押加、什么是花炮、什么是珍珠球,还有传说中的“独竹漂”,就连自认为很熟悉的陀螺,仔细研究规则,也会有很多新发现。

采访不仅仅是局限于运动会本身,从赛前到赛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从奥体中心到郑东新区CBD,从炎黄广场到北龙湖……这其实又是一个体验这座城市的机会。开幕式当晚,随着人群从灯火辉煌的奥体中心走出,看着熊熊燃烧的运动会主火炬,不由得感叹“郑州也有了国内一流的体育场馆”,并憧憬着将来有更多高级别赛到来。

而日常采访的路途中,不经意间就会发现:这路宽了啊、原来不这样,这地方的绿化真漂亮、好有创意……这些悄然发生的改变总会在那一瞬间让人怦然心动。莫不说长年在外的央视主持人沙桐感叹家乡的“变化实在太大了”,就是并没有离开家乡的我,都觉得郑州“每天都不一样”。

“出门在外,都不容易!”

郑报全媒体记者 翟宝宽

2018年10月,我进入郑州晚报深度报道栏目《独家责任》,开始了自己调查记者的生涯。

一年来,我在上海采访过49岁考上研究生的宿管阿姨,在江苏探寻13岁少年弑母惨案的真相,在咸阳挖掘少年被群殴背后隐藏的校园霸凌……历经过很多新闻现场,有温暖的,有悲痛的,每一次都很难忘。

说起最难忘的一次采访经历,我很快想起今年3月底发生在商丘虞城县的尘卷风事件报道经过。

4月1日,我和搭档赶往虞城,原本2个小时的车程,我们在乡间的道路上耽搁了4个小时。到达虞城后,来不及多作逗留,我们决定乘车直接前往事故现场——位于县城北20公里的万亩梨园景区。

到达现场,已近下午5点,天色渐暗,不过现场还是有很多商贩在营业。我们根据视频中的场景,来到事故发生的现场,仔细采访了当时在场的几位商贩,并找到了当时卷起的蹦蹦床,拍摄了现场视频。等我们忙完,天早已黑透,我们在摊上吃了碗面,开始考虑住宿和第二天的计划。

县城在20公里以外,乡间的晚上没有出租车,我们决定夜宿3公里外的镇上。正当我和同事背着器材走在前往乡镇的路上时,一辆电动三轮车拦住了我们。

“你们俩是不是去镇上啊?我捎你们一段吧。”原来是我们刚刚采访的那个老板。听到这句话,我俩非常开心,连忙感谢。但是他的三轮车已经装满了摆摊的器材,车厢里坐不下两个人,我的同事坐在三轮车的一侧,我站在三轮车尾部的脚踩处,就这样坚持了半个小时到达了镇上。

“出门在外,都不容易!”这是那天晚上我听到的最温暖的一句话。

那天晚上经历始终没有忘记,也让我更加相信,记者永远应该在路上,来到新闻现场就会有收获。

一代比一代更幸福

郑报全媒体记者 王译博

中学毕业已十余年,时间太久,越来越忙,早已忘记自己豆蔻年华的样子,很想重回十三岁那个爱做梦的年纪。

昨日到经开区实验中学采访。接到通知很高兴,工作越来越忙,能重回校园看看,也能让自己重温年少时光。

学校负责人告诉我,为了更好地为全校师生做好服务,学校上线了智慧餐厅,食堂吃饭“刷脸”就行,家长可以和学生一起提前一周就定好菜单,而且现在是个性化的套餐,美味又方便。

中午12点,学生们陆续进入食堂。七年级十二班的孙同学来到食堂F窗口,什么都不用拿,在取餐口前的人脸识别机上一刷,窗口内打饭的阿姨说:“你定的是一份盖浇饭套餐,请拿好。”10秒钟时间,孙同学就端着一份土豆牛肉盖浇饭坐在餐桌旁准备开动了。

看我在旁边采访,孙同学一边吃饭一边告诉我:“你肯定没来过这么时尚的食堂吧,我们同学们都觉得这套系统很‘高大上’,很新奇,再也不用想着带饭卡了。现在来食堂吃饭就像走入了电影中‘刷脸’的未来世界。放学后也不用着急来食堂排队了,想吃的饭菜早就定好了,美味又方便,给我们节约了很多时间。我妈妈现在能随时看到我在学校吃的什么饭,再也不用操心我吃饭的事了。”

我也体验了一把“刷脸吃饭”,当然了,是学校食堂员工帮我刷的,一份米饭套餐,一荤两素,美味又营养。坐在学生们中间,边听他们聊天边吃饭,时不时地还能插上话,跟大家一起笑一笑,哈哈,回到十三岁。

学校的这套“智慧食堂”系统,学生选餐、付费只需通过校微信公众号上的手机点餐平台,就能将一周的饭菜全部搞定,中间想换菜单只需提前一天改动即可,查询机还会提醒学生第二天的菜单,实现了学生点餐的提前化和智能化。“孩子想吃什么饭菜,吃多少,全都自己说了算,”学校给出的菜单都是经过营养搭配的,智慧食堂除了实现学生饮食个性化,减少了浪费,经过大数据还能实现饮食数据化分析,提供营养分析报告,为学生家长合理搭配膳食提供依据。

时代发展日新月异,一代人更比一代人幸福,智慧课堂、智慧食堂、智慧图书馆全都实现了,看着学生们开心地聊天,我有些羡慕,更多的是开心,我们这个时代,我们这个国家会越来越好,人民会越来越幸福。

这次直播,终身难忘

郑报全媒体记者 董艳竹

我的这次远行,不是和家人、朋友,是与11位同事——我们彼此戏称为“生死之交”,共同组成了“沿习之路”“我和我的祖国”国家极点寻访西线团队,历时半个月、穿越近6000公里,到达了祖国西北边陲中华人民共和国伊尔克什坦出入境口岸。这也是我从事记者八年来,出差时间最长,也是最远的一次。

北京时间7月15日8点,由郑州报业集团主办的《“沿习之路”“我和我的祖国”国家极点寻访》直播正式开启,将近三个半小时的直播,完美展现了祖国的风土民情和大美风光。而作为直播收官之站,西线团队在祖国“西极”——中华人民共和国伊尔克什坦口岸国门前沿的直播是否圆满顺利至关重要。

为了保证直播流畅完整,西线团队队长裴蕾提前20余天与对方进行沟通策划,并带领小伙伴们在直播前两天赶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迅速与伊尔克什坦出入境口岸负责人沟通直播方案,讨论直播内容,一遍遍地走线路、对流程、顺台词,方案数次易稿,力求将最真实、最完美的西部边陲镜头展现给观众。

而我担任的是此次直播中的文图记者,要跟随主播节奏,把相关文字与图片发送至后方的新媒体小编,看似简单的操作,实则烦琐,稍不留神,就可能出现节奏跟不上或者抢节奏。直播前晚,我把提前拆分好的文字、图片分段分类存放在手机文档中,以便直播时能迅速按照各个节点的情况为后方供文图。直播团队中,我们多数记者未曾独立参与过视频直播,而这一次,我们是真正的全媒体记者。40分钟的直播时长,我和小伙伴们配合默契,圆满完成了西线直播。当主播裴蕾队长说出:“西线直播到此结束”时,我们在场的每个人兴奋地像个孩子,不顾西北风狂吹,不顾发丝凌乱,我们高兴地抱成一团,跳啊、笑啊……这是属于我们自己的“高光时刻”。

作为一名新时代记者,此次采访经历不仅让我收获了满满的感动,更让我感受到了内心深处的幸福。

守护“郑州蓝”

郑报全媒体记者 张玉东

“风吹一嘴沙,雨天一身泥”,有这么一群人的身影,不分昼夜穿梭在工地、工厂、黑作坊、垃圾场之间,他们与各种污染源斗智斗勇,守护一片“郑州蓝”。

从去年开始,我有幸跟随郑州市环境污染防治督导组联合执法组一线采访,这是一支由公安、环保、城市管理、各地办事处等工作人员抽调组成的队伍。这支队伍不分昼夜、不知疲倦每天都在寻找查处污染源头的路上,很快对各种污染源头形成了震慑。

今年5月,有市民投诉,大量渣土车在郑州南部城乡接合部横行霸道,闯红灯、车厢密闭不严抛撒垃圾,车辆一过扬尘四起让市民们苦不堪言。

5月8日晚至5月9日凌晨,记者跟随郑州市环境攻坚办联合执法督察组对渣土车出行现状进行实地调查。

奇怪的是,从晚上10点到达南曹后,只碰到零零星星两三辆渣土车,再未发现其他车辆身影。

“那就和他们比比耐心。”可是到了12点多,仍旧一辆渣土车未见。

执法组人员分析,因为执法组车辆固定,大家可能暴露了。

于是,大家果断将调查地点转移至大学路与南四环附近。在驱车前往途中,发现后方有疑似车辆尾随。在靠近目的地一个拐角处,除司机外我们一行四人快速下车,步行分散到周边路口,车辆则由司机开离现场,尾随车辆选择了一路跟随。

有人藏在路边小树林内,有的装作路人打电话,用微信保持着联络。

蹲守大概半小时后,成群结队的渣土车开始在限速50公里的道路上,以至少七八十公里的速度疾驰而过,渣土车之间也在相互较劲,超车场面频现,一时间扬尘四起……证据保留下来了,大家的辛苦蹲守没有白费。

这只是记者记录环境治理的一幕,这是造福子孙的一份事业,我们也将不忘初心,守护“郑州蓝”。

记录者和传播人

郑报全媒体记者 覃岩峰

记者是历史事件的记录者,更是民族情感的传播人,越是记者节这种从业感受便越深。

10月17日,记者走进北京展览馆,在“伟大历程辉煌成就——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中,采访了来自黄河流域的观展群众,深切感受到了各界群众对于黄河的特殊感情。

在展厅醒目位置,一张毛泽东同志坐在郑州邙山头远眺黄河的巨幅照片,让现场群众肃然起敬。

来自兰州70岁的路登歧老人在儿孙搀扶下,颤颤悠悠过来看展,在照片下,老人驻足良久,眼角噙泪。当听说记者来自郑州,他握紧记者的手说了句“咱们可是一家人”。他说,郑州与兰州的群众都是吃着黄河水长大,对黄河感情深得很,几十年前,一下雨黄河就泛滥,两岸群众苦不堪言,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现在的黄河已经成为沿岸城市的景观河,造福了当地的群众。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退休教授、陕西人马成栋年近90岁,他说,在黄河文化的浸润下,陕西与河南人民建立起了深厚感情,新中国成立前,河南比较富裕,但就是因为黄河泥沙淤积,频频溃决,遍地泛滥,河南群众经常跑到陕西躲避水灾,随着黄河的开发和保护越来越好,现在的黄河对于陕西和河南人民来说都是一种莫大的文化财富,成了一条历史厚重的文化河,从它身上,我们能够学到中华民族那种改天换地、自强不息的精神。

对于从山东济南来的崔恒余、魏秀兰老人来说,河南与山东是黄河金腰带上的世代友邻,新中国成立后,河南、山东的沿黄城市通过植树造林,水库调沙,基本没出现大的水灾,这也说明咱们中国人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就能把黄河的事情办好,这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巨大成就的最好见证。

在我看来,一次次看似简单的采访中,记者们所做的不仅仅需要记录事件本身,更要将现场各种情感发散着传递,通过一行行文字、一段段视频,让中华民族精神闪光,让我们每个人对未来前行充满智慧和力量。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