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守初心 担使命 强四力 上一版3  4下一版
心中有梦 我们的故事情深意长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心中有梦 我们的故事情深意长
于露
付倩
程红森
李潇潇
安璐
王海萍
王静田
曹婷
石闯

郑报全媒体记者 董艳竹 李丽君 文 廖谦 图

为庆祝第二十个中国记者节,11月8日下午,郑州报业集团“全媒体学院”内部培训第一课正式开讲,这也是郑报集团扎实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持续提升采编队伍的政治素养、业务水平的一个重要举措。

活动现场座无虚席,9位全媒体记者通过分享亲历、亲见、亲闻、亲为的好故事,讲述他们如何在工作岗位增强“四力”,以导向为灵魂、以真实为生命、以人民为中心的责任担当。他们为民鼓,为民呼,他们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他们穿梭于社会万象之间,记录着新时代的荣光。

网上网下画出最大同心圆

“我是党员,我引领。”演讲台上,中原网记者于露、付倩郑重地说。她们不仅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王向平是省级贫困村中牟北堤村的“第一书记”,2017年在精准扶贫“第一书记讲好故事”系列报道中与于露和付倩结识,之后他们便结下了不解之缘。

“去年夏天,王向平给露露打来电话,说他们村西瓜滞销了,我们立刻发起号召买‘扶贫瓜’,一下解决了当时棘手的上千斤瓜要烂在地里的困境。”付倩说,今年更了不得,还没到西瓜成熟她们就开始策划,拉起郑州市的互联网企业、自媒体企业等,共同发起了“吃瓜扶贫”行动,各大互联网平台和普通群众纷纷行动起来,大家买瓜吃瓜,还把多买的西瓜送到高温下的环卫工人、警察、外卖小哥的手里。

“当我看着贫困户数钱笑的时候,特别开心,特别满足。最近他们正在教村里人拍抖音,利用社交媒体制造爆点传播;开网店,让我们用互联网给贫困村脱贫加把劲。”于露说。

2018年4月,在郑州市互联网行业党委领导下,郑州市自媒体党支部正式成立,中原网的党建工作就与自媒体党支部联系在了一起。“我们一起上党课,学理论,研究业务,组织活动。”付倩说,作为自媒体联络员,她带着自媒体党支部,和中原网一起开始了“党建大篷车”,从网上走到网下,到社区、到农村、到学校、到工厂,宣讲政策,普及网络知识。

“我们带着贫困村走上网络,我们也带着互联网企业自媒体走下网络,网上网下形成同心圆。这个同心圆,让我们来画。”于露说。

以影像记录时代传递温暖

90后的冬呱视频摄影记者程红森为大家现场分享了一个温暖的故事。在今年篮球世界杯的开幕式上,一支名叫叶沙的篮球队向全世界传递着一个少年的爱。叶沙是一名喜欢打篮球的16岁少年,2017年4月27日因突发脑溢血不幸离世,他的父母将他的心脏、肝脏、肺脏、肾脏和眼角膜捐献出来,让七个人重获新生,5名受益人为了实现叶沙的篮球梦组成了叶沙队。

2019年2月21日,冬呱视频拍摄制作的《“一个人”的篮球队》在网络平台推出后,被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等多家媒体转发,新闻联播用了将近4分钟的时间讲述叶沙队的故事,全网的播放量破亿。叶沙队“为爱圆梦,为生命延续”的故事让亿万网友感受到生命传递出来的奉献力量。

最让程红森意想不到的是,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中心志愿登记的报名人数平均每天是几百人,视频发出仅仅两天,报名人数增加了23000多人。

“器官捐献不是人类的天性,而是教育的结果,那一刻我作为一名记者,感受到了媒体人的价值和力量。”90后的程红森说,我们用镜头记录着平凡人的故事,记录着生活里的那些美好,也记录着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时代变迁。

把直播做得有趣有用

“呼叫成都,我是中原网记者李潇潇!随着二七纪念塔整点钟声的敲响,我们直播开始了!”2017年2月23日,郑州二七广场和成都天府广场的直播画面,同时出现在网络视频中。

这是郑州入围国家中心城市的第2个月,李潇潇作为一名出镜记者参与国家中心城市联动直播,这也是在全国“两会”期间的一次创新策划。为了做好此次直播,李潇潇和队友们反复演练,反复考量每一个机位、路线,精确到每一个站位,卡准二七塔的钟声……直播场面十分壮观,一个小时的直播,有近30万观众在线观看。

近几年,李潇潇参与过多次中原网大型直播活动。与天津隔空直播,李潇潇学起了少林拳,与精武门比功夫;与上海隔空直播,李潇潇“开”起了飞机,与“东方号”比飞行……每次直播,观众观看量都更高一筹,这也使李潇潇深刻感受到了作为一名记者的成就感与自豪感。

新时代要有新视角和新设备,为了做好郑州的短视频宣传工作,李潇潇说,她要把咱郑州的好东西做得有趣、有用,让“郑”能量深入人心。“我是一位80后的记者,怎样融合新时代,成为一名好记者,或许就要不停地奔跑,掌控新技能,唱出好声音。”李潇潇说。

秉承“四全” 践行“四力”

作为一名95后记者,郑州晚报郑直播记者安璐以《我们的路》为题,与大家分享了作为一名年轻的新闻人,她看到和走过的路。

今年6月,为了迎接新中国70华诞,郑报全媒体举办了大型实地探访活动,沿着四条丝绸之路探寻丝路故事,纵观丝路发展。安璐有幸参与了“一带一路”中郑州—卢森堡空中丝路的采访之旅。

“记得当时在德国法兰克福机场入境时,当边检人员看到护照上的China并得知我们是来自中国的记者时,变得非常热情,脱口而出一句中文:‘你好,欢迎。’听到这标准而又亲切的四个字时,所有人感到意外和惊喜,还未入境,我们就已经收获了采访之路上的第一份感动。”安璐说。

在接下来的几天,安璐他们采访了卢森堡国庆阅兵仪式,仅半个小时,就有30多万的播放量;负责卢森堡中欧班列项目的郑州年轻人张立;直播了卢森堡国家历史与艺术博物馆等。

“从郑州到卢森堡,从中国的中心枢纽到欧洲的心脏腹地,我们看到的郑州正以突飞猛进的速度领先河南,走出中国,面向世界。”安璐说,每每采访到外国友人对郑州的印象时,大家提起的已经不仅是拥有5000年历史文化底蕴的商都郑州,而是被誉为国际商贸物流中心的“国际郑”。

安璐说,采访团队的每一个人都是空中丝绸之路的见证者,作为记者,我们的使命就是面对着浩瀚无垠的星空,在流星划过天际时,定格住它忽明抑或忽暗的瞬间。而身负使命的我们会全副武装,秉承“四全”、践行“四力”一直在路上。

做好党的政策的传播者

每个叫建国的人,他的名字都拥有着和祖国的一分情愫,一个故事。中原网记者王海萍讲述了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报道中,她采访的多名“建国”的故事:与死神赛跑的90后消防员胡建国,像一根道钉一样钉在铁轨上的铁路工人石建国,还有马建国、张建国……

谁是建国?“建国是你,也是我,建国就是我们身边普普通通的劳动者。”王海萍说,跟别人相比,她的采访故事没有惊天动地,而是平平淡淡,但是,正是这些平凡的故事,却像镜子一样映射出新中国成立70年的发展与变化,映射出人们心中对祖国的祝福和热爱。

建设祖国,这是无数中国人内心最朴素的情怀,战争年代,“建国”象征着众志成城;改革开放时期,“建国”象征着富国强兵;和平年代,“建国”象征着祖国的成长和繁荣。正是无数有名和无名的“建国”,让共和国大厦拔地而起,让小康路大道通天,让中国梦日渐清晰,让全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

“我叫建国,这是我的故事,我将继续守初心、担使命,做好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王海萍说。

用心感受时代脉搏

2016年9月,被誉为“中国高铁升级版”的郑徐高铁正式开通运营,飞驰在这条线路上的郑徐客专,采用了当时速度最高的车型,承载着万千市民的期待。在开通前夕的试乘仪式上,郑州日报记者王静田和许多媒体同仁、热心网友们一起率先体验了一把“中国速度”。能够试乘当时最快的高铁,所有人都激动不已,王静田却注意到了一位带着孩子的女士。王静田走过去询问才知道,她的老公是这趟列车的司机。“我为我的老公骄傲,但是也要对一个个高铁人背后的家庭说声:辛苦了!”

讲到这里,王静田说,以前只知道高铁满载着速度和激情,带我们畅游全国,却没想过这背后竟还有这么多不为人知的酸楚,可我知道正是高铁人的点滴奉献,用“高铁梦”铸就了一个又一个的“中国骄傲”。“我很庆幸,自己一直生活并深爱的郑州,就在五条重要交通大动脉的交会之处,并且,郑州没有辜负这个时代。我更荣幸,作为记者,我见证了‘米’字形高铁路网是怎样把一座座城市像珍珠一样串联起来。”王静田说,高铁人的责任是夜以继日地刻画“米”字形高铁路网的版图,而自己的责任,就是用心去聆听这背后的心跳声,记录并传递出去,让更多人为之动容。

“采访继续,我也将带着责任和使命,努力感受时代的脉搏,记录下波澜壮阔的历史变革,书写郑州腾飞中原崛起的新篇章。”王静田深情地表示。

用笔记录城市发展的力量

如今,郑州市民往来西三环和郑东新区间的时间比之前缩短了近一半,这得益于连接郑州东西交通的农业路高架桥。演讲现场,郑州日报记者曹婷就为大家讲述了这座大桥背后的故事。

起重机、推土机、装载机……这些建筑工地常用的机器,一个两岁多的孩子,只听声音就能辨别。这个孩子叫樊轩铭,自小跟随父母住在工地临时搭建的彩钢房里。曹婷见到他那天,是今年3月31日农业路大桥通车的时候。他的爸爸是大桥项目部的一名经济师,只要有工作随时就得赶紧到现场,所以孩子满月后全家都住工地。

在郑州这个人口过千万的特大城市,有很多建设者正为城市的发展积极努力。他们常年在工地,大多不善言谈,见到生人不怎么说话,但提到施工方面各个滔滔不绝。我来讲讲第二个关于建设者的故事。

采访过多位建设者后,曹婷逐渐发现了平凡岗位透露出的力量与智慧,随即记录成稿向受众传递好故事,让这些平凡人身上的闪光点,成为照亮城市前行的温暖灯火。

曹婷说:“我一直坚信离采访对象足够近,才能感知得足够真。我也逐渐明白了记者职业的特殊魅力。这一路需要用丰富的采访提升眼力,从而发现事物的本质,用脑力思考总结,最终呈现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未来我还在路上。”

只有抵达现场 才能抵达心灵

“好记者是什么?好新闻是什么?在一条又一条路上,我不停地寻找着答案。”讲述开始,郑州晚报记者石闯就道出了作为一名记者的心声。同行的一句“好记者是苦出来的,好新闻是跑出来的”,让石闯非常认同。

作为一名深度报道记者,针对社会热点话题,石闯写出了一篇篇有观点、有温度、有品质的稿件:《13岁少年的杀人背后》《重庆悲歌:无法抵达终点的22路公交车》《揭秘虚假APP的疯狂套路》《揭秘“民间社保局”:一堆承诺后,无法收到的“养老金”》《父亲、姐姐眼中的张扣扣:谁会想到他自绝前程杀人》……

挖掘真相的过程并不总是一帆风顺。行驶的高铁、飞机及嘈杂的车站及广场,经常是石闯写稿的地方。去年,石闯走过17个省份,今年,他去了13个省,每年大约生产出20万字的特稿作品。他说:“我深深地热爱这个充满光荣与梦想的职业,‘努力了不一定能改变,但不努力将永远不会改变’。”

每一次出发,都是为了更好地到达。“我很幸运,我是一名记者。我更幸运的是,在新中国70华诞的特殊时刻,能用手中的笔、镜头及千万级的‘爆款’作品,记录下一个腾飞的郑州、奋进的中国。”石闯说,只有抵达现场,才能抵达心灵。因为热爱,必将继续坚守。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