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郑州市公开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第三 环境保护督察组反馈意见整改报告
广泛征意见切实解决问题 推动主题教育向纵深发展
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办人民满意“美好教育”
打造郑西新城 建设和美荥阳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郑州市公开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第三 环境保护督察组反馈意见整改报告

(上接一版)二是强力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攻坚,着力解决结构性污染重、部分环境问题突出的问题。大气污染防治攻坚紧紧围绕四大结构调整,突出难点发力。加快调整能源结构,新力电厂5台机组全部关停,对新密裕中电厂、国电荥阳电厂实施供热改造,加快建成区集中供热工程建设,“双替代”扎实推进。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出台工业企业绿色绩效评价办法,制订鼓励或约束政策,对所有企业实施分类管理。加快调整交通结构,建设市区物流通道3条,申报国家、省级多式联运示范工程7家。加快调整用地结构,整治露天矿山扬尘,加快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水污染防治攻坚紧紧围绕水质改善,先后出台了《郑州市关于打赢水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郑州市2019年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编制了《贾鲁河水质提升方案》《双洎河水质提升方案》《颍河水质提升方案》,新建郑州新区、南三环、马寨等污水处理厂6座,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34万吨/天,基本实现建成区生活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实施贾鲁河综合治理工程;完成郑东新区生态河流与龙湖、龙子湖、如意湖的联通;开工建设环城循环水工程,实现市内5条生态河道的生态水循环利用;启动牛口峪引黄工程、石佛沉沙池蓄水工程、中水利用三环中水管网建设工程,生态调水约100万立方米/日。开展造纸、印染等行业集中整治,工业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市控以上重点排水企业全部安装自动监控设施,实现24小时全监控。土壤污染防治攻坚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为目标,出台了《郑州市净土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郑州市2019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郑州市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持续开展全市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信息采集,初步摸清全市土壤污染现状;加强涉重金属行业治理,基本实现重金属排放零增长;严控建设用地风险,加强污染地块再开发利用准入管理;全面推进农用地分类管理,完成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定,有序开展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强化养殖业污染防治,全市大型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到100%;加快推进矿山生态环境治理恢复试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和固体废物综合利用。

三是强化督导考核依法问责,着力解决整改不严不实、重点工作推动不力的问题。市督察整改办坚持周调度、旬报告、月小结制度,采取发函提醒、通知督办、现场核查等方式,紧盯重点问题加快推进解决。市纪委监委认真查办省委、省政府第三环境保护督察组移交的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问题,依规对1个县、1个区、14人进行了问责。市委督查室牵头组建专项督导督查组,把督职能部门充分履职与督县(市、区)属地管理相结合,把督政府主体责任落实与督工矿企业社会责任落实相结合,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印发《郑州市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责任追究实施办法(暂行)》,问责范围包括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县处级及以下领导和工作人员,对责任单位的处理方式包括检查、通报等,对责任人的追究方式包括约谈、诫勉、组织处理、党纪政务处分等,进一步强化责任和压力传导。

三、注重标本兼治,持续巩固反馈意见整改落实成果

郑州市委、市政府树牢“四个意识”,持续把省委、省政府环保督察整改工作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和政治任务,全力抓实抓好各项整改工作任务的落实。

一是坚持治理思路向系统化转变。制定了《关于全民行动坚决遏制大气污染的意见》,从明确目标标准、牵头组织推进、强化督导考核、严肃责任追究等方面做好顶层设计;出台了《中共郑州市委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意见》,压实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责任和部门的行业牵头责任;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和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年行动计划,对今后三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作出安排部署;将节能减排、环境质量等目标作为市、县经济社会发展约束性指标,将环境污染治理纳入考核评价体系,所占权重达到18%以上,并作为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和班子成员综合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

二是坚持治理水平向精细化转变。大气污染防治方面,对全市4000余个施工工地实施“8个100%”精细化管理和分类管理;深化绿色工地制度,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实施工业企业“一企一策”深度治理,开展烟气超低排放示范工程建设。水污染防治方面,强化工业企业监管,实施重点行业提标治理;做好水源地保护,开展河流生态治理,打造水清河美生态水系;加快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实施现有污水处理厂提标治理;加强面源污染管控,打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全域清洁河流和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役。土壤污染防治方面,建立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联动机制,推进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和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建立重点监管企业土壤环境自行监测和监督性监测,完善污染地块名录和疑似污染地块名单。

三是坚持治理范围向全覆盖转变。扬尘治理向城郊扩大,开展城乡接合部净化行动,排查整治城乡接合部污染源;对全市所有涉气工业企业实施监控全覆盖,2019年绕城高速内建设成为无燃煤区,2020年内全市域散煤清零,对取缔的散煤销售点进行动态监管,严防死灰复燃;2019年上半年累计生产清洁型煤2.2万吨,累计销售2.1万吨,实现乡村64.82万户全覆盖。

四是坚持监管执法向多方位转变。实施环境执法、信用评价、联合惩戒,多方位压实企业环保主体责任,倒逼企业严格落实环保标准。对得分低于60分的一律纳入信用“黑名单”,2019年上半年纳入环保信用失信项目13项、涉及环保信用失信企业26家,环保信用警示项目46项、环保信用警示企业114家。 (本报记者)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