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4下一版
完善制度优化机制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新时代呼唤更多大国工匠
河南招才引智广州专场 签约及达成意向逾千人
用考古漫画唤醒公众文化遗产保护自觉
全国首家职业能力重构 研究机构在郑州揭牌
居民幸福感在“家门口”步步攀升
本周绿城多阴雨 气温将跌破0℃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新时代呼唤更多大国工匠
——第三届全国智能制造应用技术技能大赛综述

本报记者 李 娜

初冬微寒。如意湖畔,郑州国际会展中心。

上周末,为期5天的2019年中国技能大赛——第三届全国智能制造应用技术技能大赛圆满落幕。

这是一场全国智能制造领域最高规格的竞技赛,也是一场高手对决的汇报会,更是一次高精尖技术的交流会,还是一场大国工匠精神的弘扬会。

这是郑州又一次承办全国规模的大赛,是郑州彰显城市形象、促进城市文明的展示会,也是郑州智能制造业发展、技能人才培养的促进会。

大道为公,而大道至简。

在开放中谋发展,是郑州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内生需求。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是时代的召唤。

一场大赛

展示新时代新技能新梦想

质量之魂,存于匠心。

闭幕式上,当音乐声响起,获得一等奖的选手依次上台领奖,高举奖杯、奖状,他们脸上无不流露出自豪的笑容。

来自郑州的河南省技能大师、技术能手刘松涛和他的搭档之一、中国大能手、河南省技术能手、郑州市技能大师石保奇,今年都是第一次参加智能制造应用技术技能大赛,参与的是项目二比赛,也就是维修电工赛项,并摘得一等奖。

举着沉甸甸的奖杯,石保奇难掩欢喜,他回忆说,自从决定参加比赛后,3人小组连续练习了4个多月。“一开始,大家配合得比较生疏,一场比赛按照流程可能需要两天,经过4个月刻苦练习,我们可以4个小时内完成比赛。”石保奇说。为了这场大赛,作为教师的他们暑假没有休息,一台机器轮流操作,有时候凌晨三四点还在练习。

辛苦,但是值得。

就像刘松涛所说的那样:“参加这样高规格的大赛,和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手同台对决,收获非常大,同行身上有很多值得学习的东西。我们将把学习到的新知识、新感受教授给更多学生。”

闭幕式上,还先后为获得优秀教练奖、冠军选手单位奖、优秀合作企业奖、优秀组织奖、突出贡献奖的单位、个人和企业颁奖。

值得期待的是,按照大赛文件规定,获得职工组和教师组全国决赛双人团体赛项前三名、三人团体赛项前两名的选手共36人,经人社部审核后,将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符合晋升职业资格条件的选手,将由相应职业资格实施机构晋升职业资格。

人社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副巡视员刘新昌表示,这场大赛,是目前我国面向智能制造领域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综合性最强的国家级一类竞赛,是落实国家制造强国战略和技能人才工作要求的一项重要举措。自2017年起,三届以来,竞赛内容不断创新、竞赛规模不断扩大、办赛质量不断提升、社会影响力不断提高,对于推进我国智能制造领域高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和机械行业转型升级产生了积极影响。

这场大赛,为广大技术技能人才搭建了一个展示才华、切磋技艺、交流学习的平台,能让更多人了解智能制造,让更多的青年树立技能成才理念,钻研智能制造技术、投身智能制造大潮,在全社会营造学习技能人才、尊重技能人才、争当技能人才的良好氛围。 (下转五版)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