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专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荥阳市产业集聚区、豫龙镇:擘画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不忘初心 砥砺奋进 勇走前列
荥阳市产业集聚区、豫龙镇:擘画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豫龙镇相关负责人带队开展“逐村观摩、整乡推进”活动
郑州市主题教育指导组到中原智谷督导非公企业主题教育开展情况
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豫龙系列活动之重温入党誓词
石墨烯研发实验室
豫龙镇宁山社区举办“九九重阳节 浓浓社群情”诗歌朗诵活动
明泰铝业现代化电子数控车间
助力民族盛会,荥阳市豫龙镇路队志愿者一直在行动
中原智谷创新创业综合体
中国中车郑州轨道交通装备基地项目

“我们基层党员干部的初心,其实就是立足本职,把群众服务得更好,把经济发展得更快,把社会保障得更稳,把环境建设得更美,尤其是要把‘为民服务解难题’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群众最关心、最关切的热点、难点、痛点问题解决好、落实好,让老百姓有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近日,荥阳市产业集聚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豫龙镇党委书记张佳涛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课上强调。

荥阳市豫龙镇是国家级卫生镇、中州名镇、省级文明镇、省级经济发达镇、省级行政体制改革试点镇。2018年完成生产总值123.8亿元,财政收入9.2亿元(预计今年完成10亿元),在全国千强镇综合排名168位,中国中部乡镇综合竞争力第4位。

近年来,荥阳市产业集聚区、豫龙镇在郑州国家中心城镇建设的大潮中,披荆斩棘,攻坚克难,各项工作保持了高效高质发展,人民群众幸福感、满意度不断提升。

强基提质,示范先行,

全力打造高质量发展“红色引擎”

“党的高质量建设是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张佳涛表示。

2019年以来,荥阳市产业集聚区、豫龙镇不断强化党的建设基层基础,以实际行动落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总要求,以主题教育为契机,推进基层党建实现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在强化阵地建设上下功夫。以“五星支部”创建、基层支部“三化”建设、“逐村观摩、整乡推进”为抓手,对辖区28个农村党支部分类打造提升,加快推进软弱涣散村排查整顿,切实增强村级班子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彻底扭转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的被动局面;在中原智谷成立荥阳市非公有制党建孵化基地,全面激活企业发展“红色引擎”。同时,选派非公党建指导员18名,积极探索以中原智谷为核心的186家非公企业党建阵地建站、建校,不断扩大党组织覆盖面。

在严格教育管理上下功夫。以万名党员进党校、主题党日、“两学一做”为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员教育活动。在支部书记讲党课活动中,组织党员对应党章党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等加强学习,基层党员政治觉悟明显提高。深入开展“支部强堡垒、党员争先锋”活动,在党员干部队伍中开展“三亮”行动,强化党员意识,引导机关党员带头加强学习、争创佳绩、服务群众、遵纪守法、弘扬正气。

在发挥带头作用上下功夫。积极探索“党建+志愿服务”模式,牢固树立“我是党员,我先行”的奉献意识,为辖区内鳏寡老人、孤儿、贫困家庭送温暖30余次,开展党员“清洁家园”志愿活动50余次,在“不忘初心系群众,圆梦心愿暖万家”活动中,用实际行动帮助困难群众实现79个“微心愿”,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依托辖区各支部自身特点、发展规划打造豫龙党建“亮点”,以刘村新型社区为试点开展“三联三争”活动,即:党员联户、支委联片、支部联建,党员争先锋、干部争模范、支部争五星,每个支委成员负责联系5个门栋,每个党员联系6到10户,群众有困难直接和联户党员、支委成员反映,就能得到解决,着力打通基层党建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打造新时代服务型党建阵地名片。不断完善党建文化长廊,全面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把党建元素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促进党员干部提升服务意识、先锋意识。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扎实推进廉政建设。坚持“一岗双责”,把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做到党风廉政建设与经济、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两手抓,与社会经济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同奖惩。定期召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会议,分析研判党风廉政形势和任务。配齐配强镇纪委工作队伍,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坚持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的原则,严把选人用人关。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从征地征迁补偿、扶困救灾、农村水利建设等强农惠农政策中,有重点地选择项目开展监督检查,切实维护农民群众利益。

加快建设,筑牢根基,全力实现城镇发展跑出“新速度”

基础设施建设是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不可或缺的硬件支撑,更是一项惠民工程。2019年以来,荥阳市产业集聚区、豫龙镇坚持做好基础设施建设这道民生“考题”,基础设施功能和公共服务能力得到提升,人们越来越能感受到新型城镇化建设带来的便捷、高效与舒适。

统筹协调发展,完善基础设施。加快完善辖区内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产业承载能力,修铺道路1.5公里,目前,在建道路有3条共计1.1公里。栽植行道树700余株,美化行道树坑1300余株、照明路灯150余盏,铺设雨污管道1200余米。协调热力公司“引热入荥项目”,铺设热力管道4.5公里。

大气污染防治有序推进。高效改善空气质量,累计检查辖区范围内餐饮企业850家、餐饮店520家,督促清洗油烟净化设施103处,新装油烟净化设备10家。严格落实扬尘治理“八个百分之百”要求,与10个安置区项目工地和79个开发工地负责人签订《扬尘污染治理承诺书》,制定《豫龙镇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实施细则》。发挥“一长三员”作用,不定时对工地进行监管,截至目前,巡查540多次,排查问题72处,下达停工整改通知45份。对道路沿线、城乡接合部黄土裸露部分覆盖防尘网并撒播草籽,共覆盖防尘网20000余平方米、撒播草籽22000平方米。

精细化管理全面落实。共设置一、二、三级路长17人,巡查员38人,监督员10人,实行定人、定岗、定责,确保全天候、全覆盖巡查,实行台账销号制,累计排查问题5300余条,完成整改4700多条。按照“一街一景,逐步推进”的思路,精心打造演武路精品街,在四村联建社区推行垃圾分类管理试点,在郑上路、中原路、飞龙路等主次干道打造大型立体花雕3处,在五一街、菖蒲路摆放大型木制花盆盆景103盆。截至目前,演武路、汜河路2条道路已成功打造成郑州市“千百十”优秀路段,文博路在七月第一周郑州市路长制工作讲评会上被评为红旗路段,演武路连续两次被荥阳市评为红旗路段。

城乡接合部环境明显改善。以改善人居环境为出发点,一村一案,多措并举,强力攻坚,城乡接合部整治高效推进。以“三无一规范一眼净”为标准,建立工作台账,针对11个城乡接合部村庄联合执法治理私搭乱建、乱停乱放、突店经营、黄土裸露、积存垃圾等乱象,切实解决城乡接合部“脏、乱、差”问题,达到“洁、净、美”的标准,提升城镇品位。将7条县级以上道路、27条乡村道路纳入路长制,实行精细化管理,进一步提升道路绿化亮化水平。排查拆除交通路网沿线违法建筑6处,硬化道路7500余平方米,为辖区群众营造干净、整洁、美丽、宜居的生活环境。

文明法治建设高效推进。深入推进“修身行善、明礼守法”全民行动,制订《豫龙镇2019年精神文明建设规划》《豫龙镇2019年创建河南省文明镇实施方案》,把文明创建工作与日常工作有机结合,注重责任分工,建立完善文明创建考评机制、联动机制和协调机制。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典型的培养和树立,制作精神文明建设专栏10个、移风易俗专题宣传栏9个、镇史文化宣传栏12个,张贴喷绘2幅,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乡村振兴、移风易俗等内容700余次,广泛宣传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新进展、新经验、新成效。

创新驱动,加速转型,全力推动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招商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引资则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后劲和“助推器”。2019年以来,荥阳市产业集聚区、豫龙镇围绕追赶超越、转型发展的奋斗目标,抓改革、强投资、促提升,努力走出一条“量”和“质”同步提升的转型发展之路,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保持了速度加快、质量提升、后劲增强的良好态势。

着力提高招商引资成效。以夯实招商项目、创新招商机制、营造投资环境、狠抓项目落地为重点,围绕装备制造和电子信息开发建设等具有战略支撑性和区域主导性的项目,积极探索招商引资发展新路径,取得了显著成效。2019年荥阳市产业集聚区、豫龙镇引进域外境内资金21.6亿元,已签约项目2个,分别为郑州邦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河南水建集团有限公司总部迁建项目。在谈项目3个,分别为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中天再生资源综合加工利用基地建设项目、石墨烯产业园项目。

全力聚焦项目建设。荥阳市产业集聚区、豫龙镇2019年重点项目16个(工业项目12个,商业项目3个,社区建设项目1个),项目开工9个,开工率56%。中国中车郑州轨道交通装备基地配套企业产业园标准化厂房二期建设项目2019年招商企业27家,营业收入约8500万元;郑州明泰交通新材料有限公司总投资8.5亿元,目前已投入生产,前三季度实现销售收入2.4亿元;郑州中车四方轨道车辆有限公司中原经济区轨道交通装备造修基地,已达到新造地铁300辆车/年生产能力,目前,正在生产郑州南四环至郑州南站城郊地铁工程车辆项目,共33列198辆地铁车辆,已完成交付18列,预计今年11月份实现全部交付。截至十月份,实现营业收入4.6亿元,预计全年产值将达到8.6亿元。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突出企业主体,推动万众创新,强化人才支撑,激活转型发展“动力源”。依托中原智谷创新创业综合体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家,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18个,解决带动就业岗位1665个,已孵化毕业落地荥阳企业10家,累计实现产值2.2亿元。完成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69家,其中,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7家;累计申请知识产权466件,获得授权118件,引进创新创业服务平台6个;举办2次国际交流活动,20期政策宣讲,25次产学研对接活动,85次技术推介活动,94期创新创业公开课,惠及受众35200余人次。获得“十三五”中国产学研双创示范基地、国家备案众创空间、2019中国100家特色空间等12项荣誉称号。

强化管理,改善民生,全力推动群众安居乐业走进“新时代”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2019年,荥阳市产业集聚区、豫龙镇着力提升民生保障水平,做好民生政策落实和民生工程建设,以实实在在的民生举措兜牢民生底线,群众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显著提升。

突出发展温度。按照“以建为主、注重品质、扩大成效”总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突出产业发展、项目带动、市场化运作,算清土地、资金、产业、项目四本账,做好群众征迁、社区安置、劳动就业、保障增收四篇文章,推动了新型城镇化工作健康、良性发展。截至目前,累计完成15个旧村征迁,涉及群众8195户、33413人,共启动安置区建设10个,规划建设面积404万平方米,目前,已开工351万平方米,建成95万平方米,回迁群众2976户、11803人。预计到11月底再建成交付61万平方米,回迁群众1966户、8476人,综合回迁率达85%以上。安置房建设过程中,注重民生优先,立足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从社区功能分区到水、电、气、暖、绿化亮化、道路管网配套,坚持同开发区同品、同位、同值,建设了党群服务中心、智能安保工程、卫生医疗服务、幼儿园、托老养老等机构,回迁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

保障底线民生。以适应形势、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为主题,以求真务实为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积极开展各项社会事务工作,受理各类项目13200件,办结率100%。发放救灾款40000元,救助生活困难户351户、925人。以群众所盼、所急、所思、所愿为工作着力点,以提升民生福祉为使命担当,强化为民意识对低保实行动态管理,对全镇417户农村低保户和16户城市低保户进行入户调查。积极推进农村富裕劳动力转移,截至目前,该镇农村劳动力农民工转移就业900余人,技能培训600人,返乡辅导培训40人,返乡创业100人,切实做到了思想上、行动上始终与群众需要、群众利益保持高度一致。

关切安居乐业。持续开展专家查隐患工作,共检查各类单位、场所355家,排查各类事故隐患2305条,整改到位2075条,整改率90%。扎实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责令停产停业单位36家,关停查封临时加油点1处,查封郑州阿波罗肥业有限公司100吨液氨罐1个,倒逼企业更改工艺,不再使用液氨危化品,消除重大事故隐患。安全生产宣传“七进”活动不停步,在五一街和汜河路高标准建设消防安全宣传示范街区2处,镇政府、各村、各社区、各企业累计制作悬挂宣传条幅3000余幅,印制《防火安全知识宣传手册》20万份,制作《电动自行车火灾警示图板》5万块,制作安全生产及消防宣传版面260余块,印制电动自行车火灾宣传、烟花爆竹禁放宣传、出租房屋消防安全通告20000张。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及消防安全知识专题讲座26次,集中观看安全生产警示影片500余人次,累计培训企事业单位安全管理人员及二、三级网格长3000余人。

本报记者 史治国

通讯员 李金凤 文/图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