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文摘 上一版3  4下一版
网红书店成为身边的文化地标
古代身份证如何证明我是我
公众公认才配称“公众人物”
三叉神经痛“偏爱”中老年人
古人为何选择“耕读传家”
老人选鞋不是越软越好
小雪并不一定下雪
营养过剩有损免疫力
汉代斗鸡风靡朝野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汉代斗鸡风靡朝野

斗鸡活动起源很早,可能在西周就已出现,《列子·黄帝》《庄子·达生》都记载过纪渻子为周宣王驯养斗鸡一事。春秋战国之际,“斗鸡”游戏有了进一步发展,有的地方如齐国临淄,人们更是“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战国策·齐策一》)。

西汉以降,作为消遣活动的斗鸡,比赛方式进一步多样化,甚至成为人们夸豪斗胜的手段。河南南阳英庄出土的汉画石像就凸显了斗鸡比赛时极其紧张的氛围:画像中间有一伞盖,下有樽、盘等器物,盘内盛放着果品。鸡身后各有一持兵械者唆斗,另各有随侍警卫;两只鸡在斗鸡人的唆使下,昂首怒目,相向而对,尾巴高高竖起,一副正欲决战厮杀的姿态(参见《中国汉代画像石全集》第六卷,河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

正因为“斗鸡”游戏刺激好玩,它越来越受到两汉贵族喜爱,司马迁在《史记·平准书》中说:“世家子弟富人或斗鸡走狗马,弋猎博戏,乱齐民。”

“斗鸡”游戏在民间亦司空见惯。当时,甚至还出现了以斗鸡为业的“斗鸡翁”,汉宣帝年少时便常常到斗鸡翁家里游玩,足见两汉斗鸡之流行。

“斗鸡”到两汉逐渐成为贵族和百姓喜闻乐见的游戏。个中原因,一方面,公鸡在汉代是阳性和勇敢的象征,正如《韩诗外传》云:“(公鸡)首戴冠者,文也;足傅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得食相告,仁也;守夜不失时,信也。”另一方面,它与时人强烈的尚武精神有关,加之两汉处于古代社会的上升期,经济较为发达,物产较为丰富,人们有余财、余力开展各类消遣活动,斗鸡游戏也得以盛行。

摘自《中国社会科学报》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