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国内 上一版3  4下一版
向着伟大梦想阔步前行
习近平总书记 提出“精准扶贫”
加强新时代军队基层建设
我国北方将迎今冬 以来最大范围降雪
我国成功发射高分十二号卫星
12月2日起全国 统一换发新闻记者证
70个新药被纳入医保目录 多个重磅国产创新药在列
我国天文学家发现迄今最大的恒星级黑洞
内蒙古四子王旗 确诊一例腺鼠疫病例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我国天文学家发现迄今最大的恒星级黑洞
LB-1的艺术想象图,中心黑色的点表示黑洞, 周围圆盘代表截断的吸积盘,右下天体是伴星B型星。 新华社发

据新华社北京11月28日电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28日宣布,该台研究团队依托郭守敬望远镜(LAMOST)发现了一个迄今质量最大的恒星级黑洞。这个黑洞质量约为太阳70倍,远超理论预言的质量上限,有望推动恒星演化和黑洞形成理论的革新。

黑洞是一种体积极小、质量极大的天体,如同一个宇宙“吞噬之口”,连光也无法逃逸。根据质量不同,黑洞一般分为恒星级黑洞、中等质量黑洞和超大质量黑洞。其中,恒星级黑洞由大质量恒星死亡形成,是宇宙中广泛存在的“居民”,理论预言银河系中有上亿颗恒星级黑洞。

但天文学家迄今仅在银河系发现约20颗恒星级黑洞,且质量均小于20倍太阳质量,需通过黑洞吸积伴星气体所发出的X射线来识别。当前主流的恒星演化理论预言,在太阳金属丰度下只能形成最大为25倍太阳质量的黑洞。

2016年秋季开始,国家天文台刘继峰、张昊彤研究团队利用郭守敬望远镜开展双星课题研究,发现在距离地球约1.4万光年的一个X射线辐射宁静的双星系统(LB-1)中,一颗8倍太阳质量的蓝色恒星围绕一个“看不见的天体”做着周期性运动。不同寻常的光谱特征表明,那个“看不见的天体”极可能是一个黑洞。研究人员随后进一步确认了LB-1的光谱性质,计算出该黑洞质量大约是太阳的70倍。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