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老弓的苹果有去处了
志愿普法齐行动 家家和睦家家欢
多一个人入库,就多一分希望
郑州“五个一工程”开评
“红马甲”当起监督员
金水区优秀志愿者及团队受表彰
“我爱足球”民间争霸赛 河南4队杀入总决赛
党建引领聚合力 志愿服务暖人心
乒联世巡赛总决赛筹备进入冲刺阶段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服务四星级志愿者刘建营:
多一个人入库,就多一分希望

郑报全媒体记者 李京儒

近日,53岁的刘建营与其他61位志愿者一同获得了河南省红十字会的表彰,累计服务时长超过480个小时,他被评为河南省红十字会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服务四星级志愿者。从1996年第一次献血到两次捐献造血干细胞救人,从无偿捐献者到志愿服务者,23年间,刘建营初心不改,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会精神。

受到家里人从医的影响,刘建营从小就怀着一颗仁爱之心。自1996年起,刘建营每年都要无偿献血两次,截至2017年底,共捐献全血或血小板30余次,总计14000毫升。2007年,刘建营在一次献血中了解到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急需大批志愿者,一股救人于水火之中的责任感油然而生,刘建营当即决定加入中华骨髓库。

2013年,刘建营得知自己与一名女性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二话不说答应了捐献。2014年4月,196毫升“生命种子”成功移植到患者体内。谁知四年后,这名患者病情出现了变化,急需淋巴细胞辅助治疗,当市区红十字会打电话给刘建营时,他仍旧坚定地站了出来:“救人就要救到底,如果这一次不捐了,那么上一次捐献还有什么意义?”

2018年1月,刘建营在河南省肿瘤医院成功捐献淋巴细胞,成为河南省第663位、郑州市第247位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同时也是郑州第四例为同一患者两次捐献淋巴细胞的人。

首次捐献造血干细胞后,刘建营感受到了这种方式为患者带去重生希望的重要性,为帮助更多的患者,他毅然加入了中国红十字会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服务队,成了“义务宣传员”。无论在单位还是饭桌上,他都在尽自己所能让更多的人了解造血干细胞捐献知识,“多一个人入库,就多一分希望”,在他的动员和感召下,10余名同事和朋友加入了中华骨髓库。

2018年3月,郑州市红十字会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服务队成立,刘建营是第一批成员,当捐献志愿者有顾虑时,他就现身说法,为志愿者及其家属答疑解惑;有志愿者捐献时,他到场加油鼓劲,并积极参与干细胞的运送。“让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中华骨髓库,使更多患者早日配型成功、身体康复是我们的初心和使命。”刘建营说道。

据郑州市红十字会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服务队副队长李宁介绍,本年度我市共招募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1285人,成功捐献20例,截至目前,全市造血干细胞入库志愿者达到45961人,成功捐献289例,入库人数和捐献人数均占全省35%以上,捐献者人数连续14年位居全省第一。“这个成绩与我们志愿者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捐献造血干细胞工作是一项造福社会、挽救生命的公益事业,我们也将继续完善志愿服务工作,逐渐壮大志愿服务队伍,为铸就郑州‘大爱之城’增光添彩。”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