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我市医疗队 赴厄送“光明”
修建排水设施 为民纾困解忧
传承红色基因 担当育人使命
严管重罚违规行为 最大限度改善环境
“金水一号”飞上天 “星”光熠熠耀中原
五载奋进筑华章 潮头逐浪正扬帆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传承红色基因 担当育人使命
——记郑州旅游职业学院退休教师效英丽

本报记者 李娜

效英丽,郑州旅游职业学院退休教师,一位传承红色基因的烈士后人。

她的父亲为新中国成立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她牢记父亲嘱托,在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用行动诠释了一位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

红色基因代代传

效英丽老师的父亲效信趁是河南舞阳县人,1939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效信趁同志按照上级要求组建抗日游击队,成为当地的重要抗日武装。1946年9月,在保康地区的一次战斗中,效信趁不幸壮烈牺牲,享年34岁。

当时的效英丽只有10岁,在那个年代,消息闭塞,父亲牺牲的消息全家人都无从得知。1959年,母亲带着不知父亲音讯的遗憾去世,而效英丽一直没有放弃对父亲的寻找,直到1978年,她才从父亲的一位老战友那儿获知父亲已经牺牲的消息。第一次给父亲上香,效英丽含泪说:“爸爸,我们都已长大成人,我们都没给组织添麻烦。”

踏实做事守初心

效英丽1955年从漯河师范学校毕业后到临颍县翟阁小学任教。效英丽一边积极向老教师学习教学技能和方法,一边深入学生生活,经常利用周末家访,了解学生所思所想,从根源上帮学生找方法树信心。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很多学生后来都取得很好的成绩。上班第一年效英丽就被评为“县优秀教师”。

当时,效英丽班里有个叫宋祥超的学生,因为调皮捣蛋经常被父亲打骂,效英丽知道后,多次和学生父亲沟通,引导家长采取更加合适的方式教育孩子。后来,在效英丽的持续关爱下,宋祥超的父亲慢慢改变了方法,宋祥超毕业后表现良好,后来还光荣地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

1959年,效英丽调到郑州市教育局人事科从事档案管理工作,因工作认真,档案整理规范,经常被单位派出协助和指导其他单位整理档案。1962年,郑州市第二十三中学建校(郑州旅游职业学院的前身),效英丽奉命到该校工作,从事学生管理和教学工作。在担任班主任期间,她到每个家庭走访,深入了解孩子的家庭和教育情况,针对每个孩子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教育学生成长成才。

38年来,效英丽满怀着对父亲的景仰和对党教育事业的热爱,坚持潜心育人,为民服务办实事,发挥着自己的光与热。

甘于奉献担使命

退休后的效英丽依然没有闲下来。她作为离退休教工党支部书记,离退休老教师家里不管有什么事情,效英丽总是当成自己家的事情来办。她强化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坚持每季度召开党员大会。一年四次的党员大会,她这一坚持就是27年。每次开会前她都会给每位党员打电话,一方面是通知,一方面是了解老同志的近况。如果有人病了不能参加,效英丽就会在会议结束后专门到家里探望。有位老教师因病瘫痪在床,效英丽知道后倒了几趟公交车,用了大半天时间才赶到这位老师家里。她说,倒车、问路是不容易,但由我来做这件事最合适,那位老师不仅能体会到同事的友情,更能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

强烈的党性观念,让效英丽成为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典范。她对自己省得不能再省,老房子、旧家具、修了再用的电器、不知年份的日用品……然而一向节俭的她,在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立即通过学校党委向党组织交出2000元特殊党费;在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召开后,她均自费购买党章发给每位党员,并组织大家积极学习相关内容。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