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奋进新时代 育见新美好 上一版3  4下一版
凭“高”而立向“新”生(下)
强体魄 健身心 乐成长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凭“高”而立向“新”生(下)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人美美育学堂”落地高新区
郑中附小绘本教学课程在全国平台展示
建业高新一中足球队赴意大利参加国际邀请赛
参加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

本报记者 李 杨

高新区

品牌提升彰特色

郑州高新区作为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国家级高新区和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区域内高端创新资源富聚,在全域开展“1+3+N”模式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大背景下,高新区“智慧教育”不断推进。目前,高新区教育信息化一期工程全部完工,区属中小学基础网络建设已达千兆入校、百兆入班,“高新区智慧教育云平台”、6间智慧课堂、学情分析室、网络阅卷及教学质量评价系统、校园电视台、电子书法教室等项目已建成。大数据、云直播、人工智能等在教育领域应用日益广泛,信息技术正从辅助教学向深刻变革学习方式、教育样态转变。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对提升教育品质、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遵循开放多元、兼容并蓄的办学思路,高新区积极开创了合作办学、集团发展的办学模式,多路径推进教育高位均衡优质发展。目前,高新区内初步形成了以郑州中学、郑州大学实验小学为引领,理念先进、管理科学、特色鲜明的办学品牌。华中师范大学、郑州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郑州外国语学校等著名高校和知名中小学与高新区进行合作办学,目前,高新区拥有区属公办中小学合作办学项目9所,占比30%。这些合作学校,在教育理念、平台搭建、管理模式、资源整合、办学特色方面走出了让人眼前一亮的新路子,在一个合作周期内,学校的办学水平、引领辐射作用和社会影响力显著增强。深圳、太原、温州、宜昌、许昌、漯河等多地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到高新区考察、交流、学习合作办学经验。

本着优势互补、校区协同发展的原则,高新区采用集团化和一校多区的办学模式激发办学活力,多路径推进教育高位均衡优质发展。组建郑州中学教育集团,覆盖郑州市第五十八中学、八一中学等8所公办民办学校。郑州中学附属小学实行“一校多区”、高新区外国语小学和郑州市创新实验学校实行“一校两区”的办学模式。这些模式有效促进了区域内办学理念、管理制度、教师调配、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共享与交流。校区间差异明显缩小,高位优质均衡的教育生态初步显现。

课程改革育素养

课程是学校办学品质提升的重要载体,是提升区域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抓手。在“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的引领下,高新区的中小学课堂更加关注学生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学习过程。郑州中学构建的“问题探究,训练拓展”主导课堂模式通过“课前提出问题,课中研究问题,训练解决问题,拓展发展问题”,以高质量的问题引领学生探究学习,规范课堂流程,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高。高新区八一中学的“自主式智慧课堂”依托互联网、大数据,通过“闯关自学”“攻坚合作”“激情展示”“冲关检测”四大流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科素养。郑州中学附属小学化工路校区的和美课堂倡导思想自由、学习自主、行为自觉,课堂教学充满了生命力。

在课堂教学深度研究的基础上,高新区还通过“研学课程”“主题课程”“创客课程”,推动跨学科教学的稳步开展。

研学课程,打破学科壁垒。高新区将知识拓展、实践体验、素养提升有效融合,开发了“最美少年‘一带一路’励志游学课程”。同时,逐步建立了小学阶段以乡土乡情为主,初中阶段以县情、市情为主,高中阶段以省情、国情为主的研学课程体系。其中,郑州中学实验部的“大河行”研学课程跨学科整合了语文、地理、历史、政治、音乐、摄影、生物、英语等各学科相关知识,既围绕“探寻故里黄河”这一主题展开,又突出学科特点,从各个视角展示华夏子孙的黄河情怀、黄河气魄、黄河精神。

主题课程,实现学科融合。科学大道第三小学的“扬帆起航队”借助毗邻天健湖得天独厚的地理资源优势,在学校推广和普及帆船运动,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帆船项目的起源、发展,明确帆船的构造和特点,让学生树立科学的、现代的、健康的体育观。

创客课程,拓宽学科发展。高新区积极探索STEAM教育、创客教育,推进创客空间和创新实验室的建设,助推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提升,让创客成果、创客少年走出郑州、走出河南、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目前,除部分新建校外,各校创客空间建设、创客教育均不同程度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郑州市第五十八中学依托以机器人实验教学为主的多级科技课程融合方式,普及科技教育,打造区域人工智能教育特色基地。几年来,先后获国家级、省市级科技奖项达120人次,并曾代表中国赴美国参加全球工业FIRST机器人挑战赛,获新秀冠军和智慧启迪两项国际大奖。高新区外国语小学开发实施STEAM课程体系——“创+”课程,先后荣获全国知识产权教育试点学校、全国创新发明专利奖、河南省知识产权实验学校、河南省创新教育示范学校等荣誉。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