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县区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中原新媒体产业联盟起航
老旧楼院换新颜
南龙湖变靓了
台上比成绩 台下谋发展
让家园更美丽
统一整容换装 打造精品楼院
观摩讲评 直面问题 提升城乡颜值
中原区多措并举促就业
上街区城市书房建成开放
郑州日报2019年换发 新闻记者证人员名单公示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被《人民日报》点赞的郑州公交车长——
做个热心肠的人 让车厢处处充满温暖

本报记者 张倩

前段时间发生在郑州公交的一则暖心新闻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1月2日《人民日报》在13版还专门发表评论,为郑州这座温暖的城市点赞。

1月5日,记者在快速公交B1调度室见到了“温暖发散者”——B1路公交车长史向向。“我觉得这只是我工作中一件很平常的小事,没想到会引来那么多人的关注。”据史向向回忆,事情的经过其实很简单。

2019年12月12日的中午,一位农民工登上了开往电厂路方向的B1路公交车,因怕自己身上的灰尘弄脏车厢内的座椅,农民工默默地坐在了角落的地板上。史向向看到后起身将农民工拉了起来,安置在旁边空着的座位上,得知农民工因没找到工作一天就只吃了一个馒头时,史向向又将自己包中的零食全拿出给了对方,因离终点站不远,史向向将农民工带到了终点站,又为其拿来了热腾腾的盒饭。连番的举动让农民工感动不已,本来打算放弃打拼收拾回家的农民工又燃起了希望,在这个温暖的城市多停留一些时间。

史向向今年29岁,驾驶公交车也有5年的时间。在这之前,他已经有了6年“跑业务”的经历。出生在周口农村一个普通家庭的史向向在“跑业务”的几年中,接触过许多各种性情的人,也曾遭遇白眼,也曾收获温暖,锻炼了能力的同时,也让他越发显得比同龄人要更加成熟,也更善于与人沟通。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史向向成为一名公交车长。面对这份稳定的工作,史向向很珍惜,工作中也一直都充满热情。

其实在史向向驾驶的公交车厢内,这样的温暖并不罕见。前段时间,一个六七岁的小女孩和姥姥一同出门,姥姥刚从外地来郑,不熟悉线路,在站台等车时不小心上错了公交车,而小女孩则登上了姥姥身后的另一辆公交车,就是史向向驾驶的B1路公交车,着急的小女孩在车厢内直跳脚。得知情况的史向向赶紧追赶上前车并喊话,最终帮助祖孙二人在另一个站台内团聚。

遇见老人或是残疾人乘车时,史向向会第一时间下车帮助,遇到外地乘客问路他会在站点间隙详细告知路线,车辆到站时还会多次重复提醒,线路上的调度室内,现在还挂着乘客给他送来的拾金不昧的锦旗。

身为线路班组长的史向向平时也是同事眼中的“热心人”,谁家有事了,他会“顺手帮一把”;组织为贫困山区捐衣服,他会“刚好有许多不穿的衣服”;组织志愿服务活动,他经常“刚好有时间参加”……正是这样的热心肠,让他的车厢内经常能透出温暖。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