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聚焦河南两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让黄河成为 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雨雪中的温暖和感动
多部门联动做好春运服务
减税降费激发辖区企业活力
商都路办事处荣获 “全国智慧健康养老示范街道”称号
严厉打击燃放烟花爆竹行为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热点关注
让黄河成为 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郑报全媒体记者 武建玲 赵文静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已然上升为国家战略。如何实现更好的生态、更美的环境、更优的发展,成为今年河南两会代表委员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国家战略咋落实?委员们带来了不少“干货”。

区域联动共建 构建绿色发展新模式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

2020年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研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问题,要求强化郑州的带动作用。

国家战略咋落实?农工党河南省委建议,以郑州为中心打造沿黄生态保护示范区、国家高质量发展区域增长极和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建设国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努力培育华夏文明之源、黄河文化之魂的主地标地位,使之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传承有序、自强不息、砥砺奋进的重要窗口和中部崛起、中原出彩、河南振兴的重要平台。

“核心示范区建设工作要实行全省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开发和建设,及时研究解决政策实施、项目安排、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的重大问题。”农工党河南省委认为,要实行多元投入机制,积极争取国家对核心示范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资金支持。要研究设立黄河区域一体化发展基金,支持区域内生态环境保护、扶贫搬迁、科技农业、文化建设以及重大问题的研究和重大规划的编制等,探索沿黄地区保护发展互相联动、协同发展的新机制。

农工党河南省委建议,实行区域联动共建,推进区域内“堤(岸)、疏、蓄、滞”综合治理工程布局,重点抓好森林屏障工程,着力抓好湿地公园工程,聚力打造沿黄区域生态修复改善、保护管控、联防协作示范区。整合文化资源,启动黄河母亲地标复兴工程,统筹推进黄河文化集合地建设,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锚定华夏文明之源、黄河文化之魂的全球认同和感召。坚持创新驱动,充分利用该区域生态优势、双创示范基地、众创空间建设,广泛对接郑州、洛阳、新乡、焦作、开封等沿黄城市科技和产业优势,建设开放互通、布局合理的区域创新体系,着力构建全球科创合作、中原集群联动优势互补的绿色发展新模式。

整合各类资源 率先建成标杆河段

“我们要整合政府部门职能建立合作协调工作机制,重点解决发改、科技、工信、财政、建设、自然资源、环保、农林、水利、文旅等部门的协作衔接。整合各类财政资金支持,争取国家重大专项和基金投入,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等,建立良好的可持续投融资机制。”在省政协委员徐金柱看来,必须整合各类资源,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徐金柱认为,还要加大基础性研究,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黄河水利委员会和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和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等开展基础性研究,打造全国唯一且领先的多领域、多学科协同发展的综合型实验研究平台,为黄河的长治久安和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

省政协委员张强建议,要科学制订黄河生态文化带建设发展规划,涉及黄河生态文化带建设保护的点段、区域及标准,开发的范围、方式及限度,还涉及与国家战略规划、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相衔接等。在广泛调查、深入研讨论证的基础上,坚持突出五大发展理念、服务国家总体战略、凸显黄河河南段特色的原则,作出包括立法在内的制度性安排,防止一哄而上、无序盲目建设。超前思考、深入调研,认真筛选重大项目,争取列入国家盘子,全力争取中央政策、资金和智力支持,努力把黄河河南段率先建设成标杆河段。

彻底治理黄河悬河 重启黄河通航能力

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要高度重视解决突出重大问题,抓住主要矛盾,有的放矢。

“黄河是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是我国的‘母亲河’,但如今的黄河已经成为世界罕见的‘悬河’。所谓悬河,指河床高出两岸地面的河,又称‘地上河’。”省政协委员张朝祥认为,要彻底治理黄河悬河,消除黄河决堤隐患,降低黄河水患风险。

黄河的安危对于河道两岸经济发展、生命财产安全、社会安定有着重大影响。张朝祥建议,在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和中原经济区快速崛起的背景下,省委省政府及黄河水利委员会要采取措施协调各方力量彻底治理黄河悬河,把“地上悬河”改造为地下河,消除黄河决堤隐患,降低黄河水患风险,使黄河两岸人民能够享受经济发展带来的获得感,消除后顾之忧,安居乐业。

张朝祥说,在把悬河改造为地下河的同时,减少下游河道淤积导致的土地资源的浪费,可将大部分河滩中的沙丘改造成农田,增加可用土地面积。再者,两岸地下水位下降,能解决下游泄洪与土地盐碱化问题。最后,利用地下河功能重启黄河通航能力,促进两岸地区临水经济发展和沿黄生态保护建设,造福两岸人民,实现两岸经济社会快速稳定高质量发展。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