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晓光 通讯员 申智慧 卢松娥)1月8日,登封市徐庄镇新鼐矿山工程有限公司土地复垦项目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工作景象,工人正忙着给路两旁的景观树浇水培土,山坡上,依山就势的是层层梯田和满山果树。
“前几年,这里是一个工矿所在地。随着资源的开采,山体千疮百孔,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新鼐矿山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人说,该公司决定投资8000多万元对这座废矿山进行复耕,目前已复耕土地3800亩,种植翡翠梨、樱桃、软籽石榴、核桃、冬枣、黄杏等果树达12万余株。
向废旧矿山发起挑战,让昔日废旧的矿坑变成乡村游园,登封市走上了“吃资源饭”到“吃生态饭”的转型之路。在登封市宣化镇李家门水泥石灰岩矿,记者在矿山采过的区域看到,复垦的土地上平整有序,有的已播种上小麦,绿化区也种植了一行行景观树。
据天瑞新登郑州水泥有限公司相关人员介绍,按照“边开采、边复垦”的环境治理原则,矿山开采前首先对采场表土层进行剥离并临时存放,作为采场复垦土源。目前已恢复耕地面积73800平方米,种植侧柏9800余株,播撒狗牙根草籽1.54公顷、小麦2.83公顷。
2019年以来,登封市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以“停产整治、关闭取缔、优化重组、生态修复、统一标准、督查验收”为主要手段,实行“乡镇主推、企业落实”的治理模式,对全市范围内所有露天矿山开展综合整治。经过一年的努力,312个列入整治的非煤矿坑(场)已开工治理218个,开工率达70%;初步完成治理173个,完成率达55.44%。全市共回填土石方1300多万立方米,恢复耕地2215余亩,林地1623余亩,栽植林木65万株,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和阶段性成果。
按照计划,到2020年底,登封市露天矿山将全面达到绿色矿山建设标准,“三区两线”(自然保护区、重要景观区、居民集中生活区的周边和重要交通干线、河流湖泊直观可视范围)范围内,责任主体灭失的露天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达到100%,走出一条具有登封特色的“环保建矿、科技强矿、生态美矿”的“绿色矿业”之路和“转型升级、综合利用、产业融合”的绿色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