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整治形式主义,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
将科研者的个人情怀转化为社会动能
春运购票 莫盲目“崇拜”抢票软件
刷“颜值” 乘高铁
别让“近乡情怯” 挡住回家脚步
“现代春联”来袭,有何不可?
荧屏呼唤 更多“匠人匠心”佳作
硬核条例,让农民工不再“忧薪”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整治形式主义,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

近日,安徽郎溪定埠村村干部小吕告诉记者:“以前手机响个不停,有时一天仅回复‘收到’两个字就有数十次。现在好了,工作群精简了一大半!”小吕的话道出了党员干部对整治形式主义问题的共同期盼,彰显着为基层减负工作的显著成效。

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民主生活会,会议审议了《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工作情况的报告》。2019年是“基层减负年”,各地区各部门在繁文缛节上做“减法”,在务实作风上做“加法”。前11个月,全国共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6.28万起;全年省区市文件、会议同比分别压缩39%、37%。从少开会、开短会,到少发文、发好文,从避免“资料大比武”到杜绝“作秀式调研”,一系列措施,让基层干部从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习近平主席在2020年新年贺词中指出, “基层减负年”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

为基层减负,要靶向发力解决突出问题,更要精准施治建立长效机制。削文山、填会海、严考核,减负是一次化繁为简的大筛查,需要各地方各单位结合自身情况对症下药。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才能从各个方面助推减负落实落地。减负不能昙花一现,湖南明确提出“对脱离实际的大广场、宽马路等‘形象工程’一律不予审批”;四川建立健全发文计划审批制度,明确能通过电话、传真、网络联系解决的事项一律不发文件;北京市委规定每周一设为“无会日”、广泛运用视频会议……各地完善制度设计,明确禁止项、鼓励真担当,正是为了确保将好的整改经验固定下来,确保减负工作抓常、抓细、抓长。

善理疾者绝其源。为基层减负,要堵制度之“漏”,更要解思想之“结”。之所以出现只重“唱功”不重“做功”,只顾“装门面”不顾“实里子”,正是因为一些党员干部思想认识出现偏差、政绩观错跑偏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形式主义的根源在于“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用轰轰烈烈的形式代替了扎扎实实的落实,用光鲜亮丽的外表掩盖了矛盾和问题”。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记党的宗旨,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正是为了让干部知道为什么干、怎么干,从而更自觉地投入干事创业的实践中。

不少基层干部表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带来的负担减轻了,服务群众的责任更重了。的确,减负不应减责,松绑不能松懈,“轻装”应以“上阵”为导向。说到底,减负的目的在于树立实干导向,激发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勇挑重担子,敢啃硬骨头。这既是政策的初衷,也是人民的心声。当会议减少,每次会议都省时高效;文件“瘦身”,文件稿含金量不断提高;考核精简,以实绩论英雄……唯其如此,才能助力基层干部施展才华。相反,如果停留在计较减少多少会议、多少文件本身,便会落入“以形式主义反对形式主义”的窠臼。

基层干部是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重要纽带,需要把中央要求转化为具体政策,因地制宜进行创造性落实,将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统一起来,不能“上下一般粗”、乐作“二传手”。为基层减负,需要时刻绷紧力戒形式主义的弦,这样才能挤出时间解难题、腾出双手干实事,干出让党和人民满意的事业。 原 石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