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聚焦河南两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加快老旧小区加装电梯 让“悬空老人”不再“悬空”
政府牵头 改善抗战老兵生存现状
整合全省博物馆优势资源 打造线上线下“历史教室”
先行先试 将验光配镜纳入医保
设立“二月河文学奖” 激励更多文艺工作者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加快老旧小区加装电梯 让“悬空老人”不再“悬空”

郑报全媒体记者 李爱琴 李丽君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改变“悬空老人”的生活现状,已成社会关注的民生热点问题。老旧小区的改造特别是加装电梯改造,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愿望的一个民心工程。

如何积极回应百姓需求,创新工作思路,破解我省城市居民小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困局,加快推进这项民心工程,也成了省政协委员高度关注的话题,提交了多份关于“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的提案。

为更好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提高提案办理质量,在昨日召开的提案办理协商座谈会上,省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及广大群众围绕“既有住宅加装电梯”问题进行协商交流,相关部门就我省老旧小区加装现状及下一步打算给予真诚回应。

据了解,在“两会”期间举办提案办理协商座谈会,在我省尚属首次。这对发挥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集中回应群众关切、深化提案办理协商、提高履职成效,是一次有益尝试。

加快推进加装电梯工作 提升百姓获得感

“政府应发挥引领作用,统筹水、电、燃气、热力、通信、道路等设施改造工作,公布规划、住建、市场监管、消防等职能部门相关业务受理窗口及咨询电话,让群众关心的问题在阳光下运作。”省政协委员华道梅表示。

她建议,由规划、住建、房管、市场监管、消防等部门选派专家,成立增设电梯专家组,指导业主规范、合理增设电梯。加大投入力度,通过财政资金、社会资金,以及使用住房公积金、房屋维修资金等,减少群众负担,把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落到实处,让群众充分享受改革红利。

省政协委员李旸认为,应将加装电梯实施程序纳入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明确牵头部门,实行并联审批、限时办结,规范和简化审批事项。引入咨询辅导和全程代办机制,实施一次性告知、容缺办理等制度,使办理加装电梯审批事项更加容易、更加便捷。

她说,加装电梯施工图的审查,建议实行政府购买服务,施工图审查机构不再向加装电梯申请者收取审查费用,由所在省辖市、县(区)政府财政承担,需要进行房屋安全鉴定的,房屋安全鉴定部门应免费进行鉴定,减轻住宅小区业主的资金压力。召集供水、供热、燃气、供电和通信等公共服务企业,为加装电梯提供管线迁移、电力扩容等配套服务,所需费用优惠或减免收取。

省政协委员杨杰已经连续三次提交关于推动城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的提案。杨杰建议基层政府积极回应广大群众加装电梯的热切期盼,深入调查摸排,制订年度计划,并将此项工作的落实情况作为检验基层政府效能的基本指标。

“政府指导要把握住关键点,措施要具体、明确、可操作性。比如,加装电梯,资金是关键点,目前各地都是业主自筹、政府补贴,但自筹怎么筹?楼层的系数如何确定?有关部门应组织专家调研,提出一个兼顾各方的科学的分摊系数”,杨杰表示,公积金和维修基金如何使用等,也需要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指导意见。

省政协委员张玲建议,既有住宅加装电梯要坚持“业主自愿、市场运作、政府支持、安全规范、程序优化”的原则。既要发挥政府的舆论引导、政策支持和积极服务职能,又要充分发挥住宅业主作为物权所有人的主体作用,充分尊重业主意愿,依法通过民主协商形成合理可行且兼顾各方利益的改造方案。充分利用小区现有资源,对低层住户给予合理补偿。同时,充分利用政策,合理分摊费用,推动业主协调沟通达成一致。建议省住建厅作为牵头单位,进一步深入调研,在考察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符合我省实际的工作实施意见,顺应百姓需求,加快推进加装电梯改造工作,提升百姓获得感和幸福感。

完善资金筹措途径

解决资金筹措难题

对于委员们提出的问题和担忧,与会的相关部门纷纷表态,全力支持既有住宅改造加装电梯工作。

加装电梯是件惠民工程,但是一部电梯的费用也会给群众带来不小的经济压力。省住建厅副厅长郭风春表示,接下来,该厅将加强宣传引导,简化程序,完善资金筹措途径。鼓励各地采取政府补贴、产业引导、金融租赁、融资租赁企业参与等相结合的方式,推进既有住宅加装电梯。鼓励通过企业投资、收益业主付费等方式,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加装电梯工作。有条件的地方可根据地方财力,对既有住宅加装电梯项目给予适当补助。对于业主承担加装电梯资金的,支持业主申请使用物业专项维修资金、住房公积金及其配偶名下住房公积金,解决资金筹措难题。

省民政厅副厅长高东海表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好事变难事,反映出我省一些城乡社区协商能力还不足,发挥作用不充分,接下来,该厅将进一步完善协商制度,深化拓展“一征三议两公开”工作法,提高社区重大事项决策协商的规范水平。推动广泛建立多元主体参与的社区协商制度,建立楼宇(楼院、村民小组、居民小组、自然村、小区)协商制度。

电梯产权如何归属?省自然资源厅副巡视员雷子平给出明确答复,“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增加的建筑面积,不计入容积率,不再征收地价款。”“既有住宅加装的电梯产权归该(幢)单元加装方案确定的业主共有,不再进行不动产登记,不动产权利转移时,加装电梯共有权利一并转移。”消除了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程的“后顾之忧”。下一步该厅将按照各位委员的提案建议和广大群众的意见建议,强化政策落实,扫清政策障碍,贯彻落实“放管服”要求,进一步研究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支持政策,在原建设项目用地范围内加装电梯的,在不增加与电梯无关的建筑功能和建筑面积 、不改变建筑主体结构和层数的情况下,可不需办理占用土地和建设工程规划审批手续。

如何保证市场上的电梯安全?省市场监管局副巡视员宋崇民介绍,近几年来,我省电梯安全状况总体平稳。截至目前,我省共有电梯维保企业近900家,在我省使用的电梯品牌有643家,一线品牌市场占有率超过50%。接下来,该厅将定期向社会公示电梯品牌、使用单位、维保单位的应急处置信息,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同时,推动电梯安全“互联网+监管”建设,通过全链条、全周期的数据分析,使电梯企业违法违规行为、电梯设备本身的安全异常无处遁形,真正保障全省电梯安全运行。

呼应群众需求

老百姓会越来越幸福

协商座谈会上,还邀请了一些特别听众,她们都是业主代表。

今年76岁的韩阿姨住在纬五路通信花园小区,对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她颇有感触。“我们小区里有十几栋多层楼房,都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的,我是1995年住进去的,现在院里住的都是老人,有许多老人已经成了悬空老人。”韩阿姨说,由于她们小区的楼房没有电梯,小区里有些年纪大的老人已经没有办法下楼,每天只能在家里待着,成为悬空老人。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这事真的是个好事,能享受到电梯的老年人一定很幸福,想想我都替他们高兴。再过几年我也会成为悬空老人,年轻人都说世界这么大要出去看看,如果没电梯,连院子都走不出来了,那就太遗憾了。”

“这真是件接地气的大好事。”今年69岁的王汴征老人作为业主代表旁听了整个座谈会,听完以后,老人激动地告诉记者,真没想到,老百姓所盼所想,老百姓的困难,都被委员们形成了提案,拿到大会上专门讨论,真实反映了百姓的心声。

王汴征老人说,她在花园路街道五院社区住,在她周围就有许多老年人行动非常困难,下不了楼,都是子女有空了把老人抬下楼晒晒太阳,有的连垃圾都没法倒,都是邻居帮忙捎到楼下,加装电梯对老年人来说是迫切需要。

“但令我没想到的是,老百姓的糟心事、烦心事被拿到大会上来讨论,还召集了这么多部门一起商讨解决办法,领导这样办事,我们有信心,我们的国家会越来越好,我们的城市会越来越好,我们的老百姓会越来越幸福。”王汴征说。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