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坚持永恒课题终身课题常抓不懈
求深求实求准 履行监督职责稳中求进
着力推动城市功能品质形象全面提升 合力塑造整洁有序舒适愉悦城市环境
塑造“富而强大而美”城市新形象
求教专家问计于民推进郑州 大河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
上街区: 三级廉政家访强监管
只争朝夕 不负韶华 以应急管理高质量发展助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只争朝夕 不负韶华 以应急管理高质量发展助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眺望来到的2020年,绿城郑州按下了发展的加速键,人才汇聚,政策叠加,如给郑州插上了腾飞之翼。

新的一年,全市应急管理工作目标坚定、轮廓初显: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贯彻到工作各方面,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继续坚持“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有效防范较大事故、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两下降”的工作目标,围绕应急管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持续推进基层基础、体制机制、信息化等重点项目建设,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以郑州应急管理的高质量发展助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持续抓好党的全面建设

以学习检视为重点,进一步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建设,推动主体教育往深往实里走。

以政治建设为重点,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着力惩治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完善监督体系,切实营造一个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

以理想信念教育为重点,组织学习贯彻十九届四中全会和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的重要精神,持续推进干部职工精神文明建设、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努力建设一支作风过硬的应急救援队伍。

以制度建设为重点,切实强化制度意识,带头维护制度权威,做制度执行的表率,带动全局上下自觉尊崇制度、严格执行制度、坚决维护制度。

以服务执法为重点,进一步提高安全监管执法工作的能力水平,为全市营造良好的安全发展环境。

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

加快推进五大体系建设和应急管理制度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应急管理责任制,督促各级党委和政府切实担负起“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责任。

统筹好应急救援力量建设,抓好消防、森林和草原火灾扑救、抗洪抢险、地震和地质灾害救援、生产安全事故救援等专业应急救援力量建设,拟定相关政策、规划、制度并推动落实。

以应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吸纳一批、培养一批专业化应急管理人才为全市现代化治理能力提升服务,不断健全应急管理队伍体系。

健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

聚焦城市安全发展,以风险辨识管控为载体,以主体责任落实为抓手,以安全文化建设为支撑,全面推动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工作。

制定2020年实施方案,加快在全市各行业领域推进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确保规模以上企业全覆盖,强化风险点监控防范,确保各类安全风险处于受控、可控范围内,不断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充分发挥各级安委办职能作用,从严从实抓好安全生产综合督导、年度考核、事故调查等,以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较大以上事故为重点,强化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人员、重点时段的安全监管,及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

加强风险评估和监测预警

拟定“十四五”防灾减灾规划,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自然灾害、防灾减灾风险监测相关工作机制,强化应急管理与相关涉灾部门、灾害发生地之间的会商研判,提升安全风险综合防控水平。

认真开展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完成6个以上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统筹推进全市风险监测综合预警信息化平台建设工程、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工程,指导协调环保、城建、水利、国土、气象、地震等部门开展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修复工程、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工程、防汛抗旱水利提升工程、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和避险移民搬迁工程、应急救援中心建设工程、自然灾害防治技术装备现代化工程。

融入信息化发展大势

积极推进“互联网+监管”的方式革新,加大先进适用装备的配备力度,以信息化推进应急管理现代化。

以郑州市与阿里巴巴集团战略合作为契机,推动应急信息化工作纳入各级安全生产年度考核,发挥好应急管理部门的综合优势和各相关部门的专业优势,尽快建成与国家中心城市地位相适应的全市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提高监测预警、监管执法、辅助指挥决策、救援实战和社会动员五种能力,提高突发事件响应和处置能力。

进一步加快应急资源数据库建设,梳理重点监管企业、应急队伍、专家队伍、救援装备等信息,加快各类应急资源数据库建设,实现各部门综合信息汇集共享、多部门网上联动,为部门间信息互通、监测预警和抢险救援决策指挥提供信息保障。

落实《关于推进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风险建设指导》,在完成危化品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建设的基础上,加大推广应用,使重大风险隐患看得见、管得住、可追溯。

完善公民安全教育体系

充分发挥主流媒体和行业媒体在应急管理新闻宣传工作中的引导作用,加大对安全生产政策法规、应急救援及逃生、隐患排查治理等知识的宣传力度。

深入组织开展好“5·12”防灾减灾日、“10·13”国际减灾日、“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七进”、安全生产月等宣传活动,加强公益宣传,普及安全知识,培育安全文化,提升应急管理软实力。

开展常态化应急疏散演练,支持引导社区居民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和治理,积极推进安全风险网格化管理,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继续抓好安全生产资格考试,不断提升从业人员持证上岗率。

强化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推动市县两级应急机构以及各专项应急指挥部建设,不断完善政务值班、信息报送、现场处置、隐患排查、风险会商等工作机制,推进应急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立森林火灾扑救、应急救援和监测预警专业队伍,加强矿山救援队伍专业化建设,组织各县(市)救护队(救援中心)、各地方煤矿专职队开展全市首届矿山应急救援队伍技术比武活动,进一步完善提升全市综合应急救援能力。

王战龙 贾 辉 杨庆伟 白经华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