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郑风 上一版3
煮得占禾半是薯
多吉图(国画) 袁士珍
家乡的年饭
彩陶音韵(外一首)
《我的原野盛宴》:一部大自然的诗篇
儿童乐园(国画) 范怀珍
办年货
连 载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煮得占禾半是薯

♣ 刘传俊

红薯又称甘薯、地瓜、番薯等,在李时珍眼里,红薯可是好东西:“甘薯补虚,健脾开胃,强肾阴。”而在乡下人眼里,红薯是“黑粮”,如果某人没出息、跳不出农家门,就被讥讽为“红薯命儿”。现在科学发达,研究出红薯不但能抗癌,还能减肥。能不能抗癌不清楚,但旧时的农村,红薯一下来很多人都会吃胖,称“红薯膘儿”。

当村中的池塘和村东的小溪结冰之时,生产队就要忙着下红薯粉条了。这不光标志着我们能喝上味美的碎粉条汤,也预示着四季一个轮回的年快要到了。

秋末,趁天气晴朗,要刨芽子红薯切片晒干储藏,队里总要留出一部分含淀粉多的疙瘩红薯,派牛车拉到粉坊屋里堆起来磨粉,到冬季下粉条。

磨粉的设备是稍加改良、平时用来磨面的大石磨。五更天“粉匠”就起床了,牵着喂饱了的那头黑色毛驴来到粉坊屋,遮上布袋片“碍眼”,让它一圈圈拉磨。“粉匠”边手握长把大刀,接连不断猛剁放于牛槽内的红薯,边往石磨上扇添加剁出的红薯碎丁丁。石磨盘一侧留有流红薯渣的出口。一桶接满了,再换一桶。一桶桶红薯渣存放于一口口大瓦缸内。白天,“粉匠”依次打理磨好的红薯渣。粉坊屋一隅吊一块一米见方的机制平面白布,下方是一口空大瓦缸。这样的瓦缸一溜能摆数口,仿佛酿酒作坊。“粉匠”将磨好的红薯渣舀到吊起的白布上,再往里面遄水,让淀粉下沉。过滤到缸里的粉浆水澄清后可重复使用。多次“倒腾”,先前缸里的淀粉就可以制作粉疙瘩了。再选择一块略小一点儿的白布吊起,一勺勺将稠糊状的淀粉舀到兜起的平布上,四角拉拉晃晃往下淋水……反反复复,难以数计,粉疙瘩慢慢成形了。

距下粉条还有段时间,需晾晒粉疙瘩。“粉匠”先拿柳条握成圆圈,柳条圈外再用稻草缠绕,作为垫子,将粉疙瘩置于上面,放在通风且阳光好的地方晾晒,既干净又稳妥。我家有段从废弃的寨墙上挖下来的“三合土”垒砌的院墙,“粉匠”时常将粉疙瘩轮流搁其上展示。一个个粉疙瘩在阳光照射下闪射着白亮亮的诱人的光晕,成为路人眼中一道独特奇观。

天气渐冷,冷得人们连手都不愿伸出袖子,甚至呼出的气体都跟白雾似的。这样的天气里,下出的粉条才筋道好吃,滋味非凡。

确实该下粉条了,地点选在村庄西寨外的场房屋内。那里有三间坐北朝南的草房,出门就是圆圆的大晒场,晒场西有柴火垛,偏东南寨墙根处有口水井。场地宽绰,环境很适应下粉条。

场房屋内用土坯盘个火灶,上支一口大铁锅。下粉条前得和好粉。烧制的内白外微黄的大瓷盆,端坐在一个像放盘鼓的木架子上,内放待用的过了筛子的粉面。先打“芡粉”。两根拇指粗、约60 厘米长的“筷子”,在另一个容器里“咵咵咵”地快速搅动,直至成为黏度合适的糊状,把“芡粉”和红薯粉面按照一定比例混合一起,由四个青壮劳力围着木架子旋转,犹如自行设计的简易舞蹈动作,衣袖髙挽,双手来回在大厚瓷盆里搅拌,拳头手掌并用,或杵或翻……盆里的红薯粉有了韧性,黏度湿度恰到好处,能下粉条了,他们才停下歇息。

大铁锅里的水烧开了,有人用左手端了盛糊状的红薯粉葫芦瓢悬到水沸处,右手握拳一下下捶打葫芦瓢的边沿。糊状红薯粉恋恋不舍地伴随着捶打节奏,从瓢下的多孔眼儿里缓缓流到锅里。另一人用加长筷子不停拨动刚下锅的粉条,尔后将其拨拉到旁边的冷水缸里。至此,粉条颜值真正现出。因怕长时间下粉条左手不堪重负,掌瓢者就把瓢柄处绑着的粗绳子挽在自己的左手腕部借力。场房屋里靠煤油灯照明,朦朦胧胧,烟雾腾腾,魔幻世界一般。

晒场上,两三个桑杈相互支撑,往地上一立就是一根临时柱子,隔一段再立一根……两空间绑一根粗绳子,绳子上套许多小圈,用来串挂粉杆。绳子扯好了,有人从冷水缸里将粉条捞出搭在六七十厘米长的粉杆上,挂在绳子上,让粉条在外过夜充分冷却。太阳出来了,还要将粉杆上已冻结的粉条撕开晾晒。这时,免不了掉落一些碎粉条。碎粉条“分”回家,霎时便成了稀罕物。晚上,母亲洗净粉条,同白萝卜丝爆炒,出锅。锅里添水烧开,和少许面糊搅入滚烫的锅内,倒入萝卜丝粉条,以及葱、姜、蒜末、醋、香油调料汁儿。须臾,揭锅,撒一把芫荽,一锅香气四溢的粉条汤做好,鲜美爽口。一碗下肚,解馋啊……倘若碗里再滴一点儿辣椒油喝下,寒冷感顿失,筋骨舒展,浑身暖洋洋的。相隔经年,只要一想起那碎粉条汤,还满口生津。

挂在晒场里的粉条陆续晒干了,生产队就分到各家各户。母亲小心谨慎地将粉条包裹存放,等春节款待客人。待客中有道乡村味浓厚的粉条、大肉、白菜炖菜,味道与粉条汤有别,我想大概是放了平时吃不到的大茴香、花椒颗粒等佐料所致。

中原地区,种庄稼大多为一年两熟,秋末播种小麦,来年夏季收割,小麦称夏粮,收完小麦种秋粮。秋粮有豆类、谷子、高粱、玉米、红薯等。豆类、谷子和高粱是本地传统的农作物,但产量较低,若当主食,支撑不了一冬一春。而玉米种植是近几十年才普及的,其他秋庄稼种植面积越来越小,红薯便成为秋粮的主力军。上溯到宋代,文学家苏轼更有“半园荒草没佳蔬,煮得占禾半是薯”的感慨。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