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把安全生产责任扛在肩上 把群众冷暖安危放在心上
砥砺淬炼 锋芒愈显
郑州市政协十四届 八次常委会议召开
郑州人才效能竞争力 连续五年全省第一
小小牡丹香包 承载创业梦想
B1线路15台 “黑金刚”上路
我市“两纵两横+三环” 快速路网系统全面建成
公交“飞线巴士”升级 推出支付宝小程序
去年我省进出口 总值超5700亿
最高可罚20万 河南出台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办法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小小牡丹香包 承载创业梦想
各式各样牡丹香包
旺旺鼠香包

本报记者 李娜 文 李焱 图

1月17日,腊月二十三。巩义竹林镇虽没有了秋日的漫山红叶,却也因悄然而至的一场冬雪银装素裹。有些人家已在门口挂上了红灯笼,静待春节到来。

走过一段石板路,掩映在一片竹林内的巷子里,曌亮香坊内,4位附近的村民围在电暖炉四周,边唠嗑边缝制“旺旺鼠香包”。别看这巴掌大的小香包,曾上过中央电视台,还走出过国门。

一身中式服装、戴一条大红色围巾,赵海亮迎了出来。他就是这家香坊的主人。“这个旺旺鼠香包特别受欢迎,我们已接到6000多个订单,正加班加点赶制。”鼠年就要到了,这只装有几十种香料的鼠形香包成了香饽饽,每天都有各种订单从全国各地纷至沓来。

“红罗覆斗帐,四角垂香囊”,早在汉代,我国就已经开始使用香包了。到了唐代,洛阳人外绣牡丹图案,内加牡丹花、籽、叶、根等,提高了香包的药用价值和文化品位,逐渐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牡丹香包。清朝乾隆年间,洛阳进士赵文显为济世救人,在老城开设“文显药号”,巩县竹林赵氏第十二世祖在该药号当学徒。赵海亮,便是这竹林赵氏第十八世人。

从小耳濡目染,赵海亮天生对香包便有喜爱之心,16岁就能熟练制作多种香包。为了能把香包做到最好,多年来,他博览各种书册,不辞辛劳走遍祖国山山水水,辨识各种香料。在做好充分准备工作后,赵海亮于2011年3月奔赴牡丹花城洛阳成立牡丹香包工作室,成批量研制开发“曌亮牡丹香包”,开启创业人生。2015年5月,注册成立洛阳曌亮牡丹香包科技有限公司,他的创业之路迈上快车道。

而此时,赵海亮的故乡竹林镇也飞速发展着,在故乡的邀请下,他把公司的经营放到竹林镇。于是,在竹林镇风情古镇主巷一侧,古色古香的香包店迎接四方来客。

两层店面,一层的展示厅内,林林总总的香包展示着赵海亮的创意和创新:较高观赏价值和实用价值的养生、车饰、家饰、福寿、儿童、文创六大系列,香包、香枕、坐垫、坠饰、虎头枕、虎头鞋、肚兜、花灯、线香等20余种产品……不仅产品要创新,销售理念也要更新,赵海亮开通了网络平台,将香包源源不断地输送至全国各地。

围炉而坐的,是附近几位村民,他们都是赵海亮的朋友、员工,55岁的张杏利在这里工作两年。“家门口就能就业赚钱,而且做出来的香包又这么好看,我觉得特别幸福。”张杏利一脸笑容地说。和张杏利一样,赵海亮的返乡创业,带动了父老乡亲在家就业,他已同鲁庄、新中、小关3个镇的7个村签约助力脱贫工作,带动贫困家庭31位家庭妇女就业。

“快到新年了,咱也有愿望,希望香包能做得更好,更多地走出国门,让世界知道咱们郑州竹林镇有手工缝制、纯天然香料的美丽香包。”这是赵海亮的新年愿望。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