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神奇的老井
年 画
明经能卫道 蓄德不趋官(书法) 乔 浩
《谁的小眼睛还没看影帝》
归(国画) 程 龙
年的乡村味道
乡村腊月杀年猪
连 载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神奇的老井

♣ 王全忠

我家门前偏南五米的地方,有一眼老井。这眼井有三丈多深,井口直径约70厘米。老井历史悠久,经历了清朝、民国、新中国三个年代;老井水量充足,数百年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老井水质洁净,水味甘甜,在周边村庄的众多水井中极为罕见。瓦沟村的村民们尊称它为“龙泉”。虽然历经战乱、灾荒,它依然雄踞在原处默默无闻地为瓦沟村民服务了两百余年。这眼井既是这个村的“风水宝地”,也是村民的精神寄托之处,又是乡亲们交流思想、增进友谊的神圣课堂。

爷爷曾对父亲说过,清代举家从大槐来到瓦沟村时,就已经有了这眼井。从爷爷算起,到我的孙辈们,先后五代人都是靠这眼老井哺育的。儿时父亲打水的熟练动作及轻盈姿态,至今还在脑海中经常浮现。这眼老井设备很简陋:井筒没有砌砖,井口四周铺了四块石条,安装了井架和辘轳。由于年代久远,井壁满身沧桑,井台上的石条也被踩成平滑踏板,失去了昔日的棱角。但说来也怪,数百年来井壁竟然没有坍塌,历经多次雷雨交加,它却安然无恙。上世纪80年代中期,周边兴建煤矿导致老井水位下降,尽管村民们齐心协力掏了几次,最终没有挽回它干枯的命运。村民们对此无不感到惋惜和遗憾。

这眼老井是全村人的精神寄托。相传从我爷爷起,在固定井架的石条上曾立有一个神圣的“井龙王”的牌位,供人们节日供奉。儿时逢年过节,一大早就会发现来供奉的人们成群结队,络绎不绝。乡亲们在祷告“井龙王”常年水源滚滚,护佑村民饮水平安。更为神奇的是,民国1942年河南大旱,颗粒无收,周边村庄的水井大部分因水位下降造成干枯,唯有这眼老井,出水量丝毫没有减少。天气晴朗时,站在井口往下看,井底“龙泉”向上喷水的浪花尽收眼底。这种奇特的现象令村民们欢呼雀跃。外村人由于既无口粮又无水喝而被迫逃荒要饭,而瓦沟村民虽然同样缺吃少穿,但由于饮水充足而稳定了人心。村民们靠这眼井的水煮野菜、熬稀粥充饥,免受了背井离乡的苦难。大灾过后,乡亲们对这眼老井更为崇拜:村里的几位老人说,这是上天赐给瓦沟人的宝贝。因为这个村人老几辈子没有出过恶人,全村人个个友好、家家行善,老井是村民共同积德修来的福分。大灾过后,人们对老井的供奉活动更加活跃。供奉活动虽然不具科学道理,甚至带有迷信色彩,但却充分展示了人们的精神寄托和美好愿望。

这眼老井既是村民们交流思想的理想场所,又是培育乡亲们良好风尚的室外课堂。每天早上,村上近20户人家几乎都要去井上打水,像开会一样。天刚亮,人们就从四面八方涌向井边。我家门前顿时热闹起来,男丁们在议论着今天干什么农活,或是赶集买什么东西;妇女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商量着中午做什么好吃的,有的则串联着结伴去河边洗衣裳;老人们一边吸烟,一边兴致勃勃地聊天;随大人来的孩子们在井边的空地上打闹玩耍;有些年轻小伙子趁机对嫂子们说上几句能话,甚至巧妙地骂上几句开开心,引来阵阵笑声……

来挑水的人们十分自觉,先来后到排队取水。村上民风朴实,人们互敬互让:年轻人让老年人,男人们让女人,大人们让小孩。我十来岁学挑水时,经常遇到大人们帮我搅水的事情。村民们这种互敬互让、乐意帮助别人的良好风尚,在我年轻的心灵中打上了深深的烙印。每当我出门打水时,父母总是提醒我:“全忠啊,咱家离井近,如果人多,让他们先搅。尤其是西沟的、北门的,他们挑水不容易,等他们都走了你再打水。”从小受到父母亲这种教育和乡亲们良好风尚的熏陶,对我后来走入社会后的为人处事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这眼老井,是缔结乡亲们集体主义精神的纽带。由于这眼井数百年来不间断地为村民们提供优质泉水,尤其护佑全村人平安地度过了大灾大难,因而,全村人围绕这眼神奇的“龙泉”,团结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乡亲们风雨同舟,团结奋斗,战胜了战乱、灾荒带来的各种灾难。这个村数百年来,始终保持着人丁兴旺、农事发达、和睦平安的良好局面。

这眼老井虽然水源枯竭了,但人们对它的敬仰依然存在。目前虽然井架拆除了,但人们只要路过此处,都会不约而同地驻足瞭望。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很多老物旧物及陈旧设施已经很少有机会看到了。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农村时曾经指出:“农村要留得住绿水青山,记得住乡愁。”对这眼老井,近年来不少村民提议,在适当时机修葺,恢复其原貌,供后人瞻望,以留住乡愁,寄托人们的念想。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