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央视春节联欢晚会郑州分会场 上一版3  4下一版
黄河盛景气势磅礴让人震撼 郑州元素光彩夺目催人奋进
中原儿女舞彩带 “出彩河南”展新姿
美轮美奂 精彩纷呈
“黄河”是这样“炼”成的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中原儿女舞彩带 “出彩河南”展新姿

郑报全媒体记者 成燕 李丽君

黄河欢腾舞春风,神州欢歌荡春潮。除夕辞旧迎新时刻,在央视春晚郑州分会场节目中,彰显河南厚重文化底蕴的民俗文化展演堪称一大亮点。舞龙、盘鼓、打铁花、闹阁、踩高跷……据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统计,此次共有来自郑州、开封、洛阳、焦作、濮阳、平顶山、商丘、驻马店的20支演出队伍,众多黄河儿女用精彩的演出生动展示中原大地丰富多彩的黄河文化。

同声唱响黄河颂歌

河南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是黄河文化形成、融合、发展的核心区域,作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达3000多年,漫长的文明进程给河南留下丰厚的文化资源。2020年央视春晚郑州分会场上,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杨洪基等多位歌唱家共同唱响《黄河颂》。舞台上,来自郑州师范学院和郑州财经学院的2000余名大学生一起合唱这首歌曲。

接受记者采访时,身穿白色连衣裙,肩披大红围巾的郑州财经学院学生孟瑶告诉记者,从去年12月20日开始,她和千余名同学就开始了合唱集训。由于排练时间正值严冬,为了抵抗严寒,她的胳膊和后背上贴了十几个暖宝宝。“此次演出时间最长的一次排练历时9个多小时,虽然排练很辛苦,但我们心里特别骄傲和自豪,因为作为黄河儿女,我们可以站在炎黄广场向全球观众展示河南人、郑州人的风采,向全球华人拜年,这将是我最难忘的记忆!”

来自郑州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的学生王丰今年20岁。作为合唱团的一名成员,他同样穿着白色礼服,带着红色围巾,远远望去,红白相间,特别醒目。“这是央视春晚第一次在咱河南、在郑州设立分会场,能站在这个大舞台上,向全国、全世界观众展示黄河文化,唱响黄河颂歌,我感到特别激动和自豪!”

非遗表演“鼓舞”中原

如何在春晚舞台上彰显黄河文化?据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央视春晚郑州分会场剧组共考察调研河南民俗表演团队50余支,人员3000余名,经过认真筛选,最终确定民俗文化类演出队伍由焦作市苏家作龙凤灯舞艺术团、濮阳市南乐县城关镇西街舞龙队、开封市文化馆盘鼓艺术团、洛阳曹屯排鼓艺术团、汝州市城隍庙铁犁花表演队、郑州歌舞剧院、惠济区文化志愿者艺术团等20支演出队伍组成。

来到巍巍炎黄塑像下,大家会看到整齐排放的一排排大鼓,这就是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曹屯排鼓”。现场的排鼓战队由百余人组成,他们都来自洛阳曹屯,年龄最小的31岁。接受采访时,50岁的赵红霞激动地说:“俺和姐妹们是第一次走上春晚大舞台,特别激动,通过春晚,全世界观众都看到了河南洛阳排鼓,感受到了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曹屯排鼓的特色是豪放、雄浑的,表演阵容强大,套路严谨,沉稳中见悠远,昂扬中蕴藏着激越,充分显示了河洛地区排鼓艺术的独特魅力。曹屯排鼓艺术历经400多年不衰,6套鼓谱传承400多年不失,专家誉其为“中原排鼓艺术活化石”。

美丽旗袍精彩亮相

民俗文化展演是春晚郑州分会场的一大特色。“旗袍是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的代表,我们60位演员身着不同款式的旗袍散落在舞台中间,以点带片,犹如星光点点般闪耀,把演员每一张灿烂的笑脸呈现给全国观众。”接受记者采访时,身穿一袭暗色旗袍的郑州旗袍会会长贾蕊告诉记者,她和一群喜爱旗袍文化的姐妹们希望通过春晚的舞台向全球华人展现最欢庆的传统节日气氛。

据郑州旗袍会副会长杨玲介绍,此次,郑州旗袍会参加春晚郑州分会场演出的演员最长者达65岁,平均年龄50岁左右。为圆满完成这次演出任务,郑州旗袍会还专门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在党员模范带头作用下,大家团结一致,树立了良好的作风,以愉悦的心情和饱满的热情迎接每一次排练。

不惧严寒辛苦付出

舞台上的“星光灿烂”,离不开成千上万平凡人的辛苦付出。在此次央视春晚郑州分会场上,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开场呼号”和“零点呼号”。而参与其中表演的有不少儿童演员,其中年龄最小的才4岁半。

寒冷的天气,重复多次排练,很多时候,这些孩子们排练完已经是深夜了。来自郑州亚星榕谣官邸幼儿园的耿刘佳只有4岁半。由于年龄太小需要人照顾,每次排练,她的爸爸、妈妈都会陪伴在耿刘佳身边。“虽然这个过程很辛苦,但孩子很高兴,因为这是她第一次参加大型演出,而且是在春晚的舞台上,机会真是太难得了。”耿刘佳的母亲刘琳告诉记者。

9岁的陈泽宇和7岁的陈晴轩来自二七区艺术小学。她们身穿的红色礼服传递出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息。“我们站在炎黄广场向全球观众拜年,那场面简直是太激动人心了!”陈泽宇高兴地告诉记者。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