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郑风 上一版3
母亲河的精彩绽放
送瘟神(书法) 李优良
谣言止于智者
赶 年 集
湘江渔歌(国画) 袁士珍
《数字搏击》:难得一见的行业背景小说
名春联诞生记
连 载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名春联诞生记

♣ 古 野

位于邙山岭上的张岭村,是个古老的大村落,明朝初年张姓先祖忠劈荒建村,也带来了写春联赏春联的习俗。忠第七个儿子暄在户部做主事,也促使村里文化气息渐浓。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村里古庙会之后,写对联就成了一项热闹的活动。一般都是“名写家”执笔,各农户把买好的对子纸送去,排队请写。到腊月二十八,各家各户都忙碌着贴换新春联。大年初一早晨放鞭炮、燃柏枝、祭祖之后,各家族就开始看对联、评对联,好对联能让村民记忆多年。

小时候,父亲曾经给我说过我们村的一副名对联,这副对联竟然出自个大老粗乃建爷。乃建爷和我家一门人,而且是较近的爷爷呢。

民国初年,我们家族有个远近闻名的医生,名张荫南,开封政法学堂毕业,辛亥革命的热烈拥护者,但看不惯政界拍马溜须说假话之风,欣然回乡接任父亲成了乡医,且医术非常高明。他不分贫富,对任何病人都诚心诚意,无论冬夏,无论白天黑夜,病人家随叫随到。不只他的医术令人尊敬,且毛笔字也写得方圆左近出名。

张荫南也是七门、八门人的族长。因古代七门祖暄在外做官的缘故,和小弟弟的八门人未分家,之后传袭老习惯,七门、八门仍然是一个族长。

每到春节前夕,很多名人和村民都请张荫南书写对联,大家以能获得他的对联而感到荣耀。自家人找自家人写对联,那好像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乃建爷找到族长他的荫南叔,割好的大红对子纸送去,他笑着说:“东方(张荫南的大号)叔,对子纸放这了,我二十七后晌来取吧?”张荫南点头说:“行啊,我尽力赶吧!”这年邻邦的偃师县还来了好几个大户人家托他写春联。他还要给人看病啊,写对联是忙里抽闲的赶活儿。

到了腊月二十七后晌,乃建爷一看,自己的对联还没写成,有点怪脾气的他不吭声就拿走了自家的对子纸。明天就要贴春联了,他性子急啊!可对子纸拿回来了,怎么办呢,再找别人写,恐怕其他的名写家也都收摊了。他也是个聪明家,按照识字课本自学了不少字,还利用业余时间用毛笔写字。于是,便决定自力更生解决了。有人写对子前先用碗口凃墨汁在对子纸上按黑圈,他见识过,也按照人家的经验,每副联上按了五个圈,字少些好把握嘛!开始写了,圈里边装些什么内容呢?

乃建爷想了想,就翻着识字课本挑了十个认为最简单的字,一一画进了黑圈圈里。第二天,他没有耽误了“二十八贴花花”的风俗习惯。

大年初一,张荫南按时带领家族的当家人,一户户评选名对联。到了乃建爷家,对联上的字让他惊呆了。

只见黑圈圈里的字非常生硬,像很有书法造诣者的什么体。上联是“一三九六小”,下联是“大天日长永”。古文“三六九”喻极大数,而前边加个“一”自然就不能当无限大了。天空是多么大啊,无边无际的,但太阳不管你人间怎么变化,他永远高悬苍天,观看着世间万物。横批是“年下”。年下在我们那就是春节的意思。

明了且含义深刻的对联啊!张荫南感慨声声。结果,这副对联评为我们村那年的名联。

张荫南怀着敬仰的心情,过后把乃建爷请到了家里,询问那副对联出自何方高人?他那老粗侄子给他如实做了交代。但是,张荫南仍然说:“不管你是瞎碰,还是听了高人指点,你的那副联确实很不一般!”

我父亲说,一直到许多年之后,乃建爷创作的那副春联,依旧是我家族的荣耀。曾经有人和外家族人调侃说:“乃建爷不咋识字还能编名对联,您家有那奇人吗?”

张荫南也因能真诚看人看事看社会,认识到国民政府的腐败,抗日战争时,积极鼓励儿女奔赴延安,还卖不少土地支援抗战,成了有名的开明绅士。新中国成立后,被选为地区人大代表。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