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抗击疫情 我们始终在一起 上一版3  4下一版
武汉战“疫”的七个日夜
我一直 在最温暖的地方等你
郑州岐伯山医院 昨接诊首位患者
剪去秀发 不问归期
疫情来袭敢担当 做好社区“大家长”
满满温情 欢迎“逆行英雄”回家
看到女儿的信 我忍不住眼泪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满满温情 欢迎“逆行英雄”回家

本报记者 刘地

“一路辛苦了,如果有什么需要及时跟我们联系……”15日下午,本土企业——东亮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参与援建武汉雷神山医院的部分人员凯旋。经过了十几天每天5小时的睡眠、超乎寻常的责任、困难和压力之后,他们将在指定地点隔离观察14天——他们终于能好好休息了。

“雷神山建设需要你们援助!”1月26日早上,东亮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董亮接到一通来自武汉的电话,电话里中建三局的相关负责人询问能否提供雷神山医院建设所需的医用气体工程。“当时我一口答应了,我是一名退伍军人,也是一名共产党员,国家有需要我就上。”董亮说。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接到援建任务后,公司立即成立“驰援武汉项目领导小组”,并派遣技术骨干张志信于当日下午5点赶到武汉雷神山项目现场勘探情况,随后公司中层管理及技术部、生产部等相关部门中止休假,全部返回岗位,又于27日派遣由王坤锋、黄志奎、易涛、徐辉等80余人组成的技术团队和生产团队逆行赶往武汉支援。

12天的时间,要完成1500张床位的医用气体工程,工作量大,再加上正值春节假期期间,建设团队面临着施工人员不足、设备紧缺等多种难题。

不具备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医用低温液储罐从河南发出,不锈钢管道从浙江发出,过滤系统从广东发出……公司紧急召回生产及物流人员,筹集全国各地已有货品资源,从全国各地将配件想方设法发往武汉,务求能先到一批是一批。

经过连续12天的奋战,雷神山1500张床位的设备带、正负压设备、液氧站、供氧管道等安装生产完成,受到院方和合作方的高度赞誉。

目前,董亮仍驻守在雷神山医院,处理后续设备维护管理等工作。部分驰援武汉雷神山医院建设的“战士”日前拿到了中建三局雷神山医院现场指挥部出具的退场证明,上面显示:经检验体温正常,并已做好消毒工作,准许返程自行回家隔离。

2月15日下午,当返程的车还在高速路上飞驰的时候,公司技术人员黄建伟就接到了高新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打来的电话,询问他们还有多少时间到达,并把一行人拉入一个名叫“欢迎雷神山援建人员回家”的微信群中,对他们的归来表示欢迎,并关切地询问他们的身体状况。另一边,又专门派人在高速卡点处等待,在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扫码登记、体温检测和询问登记后,带领他们到指定酒店进行为期14天的隔离。酒店的房间里,也早已为援建人员准备了鲜花、水果和慰问小卡片,并有医护人员为他们做好观察期健康监测,确保援建人员安心度过隔离观察期。

“你们辛苦了,在这14天里好好休息,如果有什么需要及时跟我们沟通……”“感谢你们,我们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感谢政府这么贴心的服务,让我们感受到家的温暖。”大家一遍遍表示感谢。高新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一定做好后续服务,让英雄们真正感受到家的温暖。”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