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抗击疫情 我们始终在一起 上一版3  4下一版
“疫”线“战警”
“疫”线“大伙夫”
党员就应该 冲在最前线”
游村串巷的“喇叭队”
向组织“要官”的第一书记
他把社区当成家
隔离病区响起庄严的入党誓言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疫”线“大伙夫”

本报记者 党贺喜 通讯员 宋建庆 文/图

他不仅要承担“疫”线防控任务,还要在“二线”厨房忙碌,保障工作人员的后勤用餐。他是兴达路街道党政办餐厅管理员方海龙,被同志们亲切地称为“大伙夫”。

作为一名退伍兵,“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的强大基因,早早就植根于方海龙的血脉精髓。和家人仅仅过了一个除夕夜,在第二天就奉召即回,投身于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

正值大年初一,再加上疫情因素,周边食材供应店没有一家开门。方海龙下定决心,带人兵分三路,从辖区的各个角落到市区的各大超市,想尽一切办法采买瓜果蔬菜等新鲜食材。联系各方供应人员,能加班的加班生产,有存货的登门取货。经过两三天昼夜不停歇地买办周转,餐厅的储备终于跟上了需求。

“后勤、执勤两头跑”。部门排班时他主动请缨,分担卡口的夜间执勤工作,而第二天继续赶回餐厅忙碌。这样“昼夜连轴转”,虽然让他吃不消,但他说得很幽默:“以前手里拿着枪执行任务,现在就算手里拿着勺子,也不能让一线战友饿肚子。”

都说“近水楼台先得月”,做饭的却饿肚子,这对他来说是常有的事。

兴达路街道办事处机关餐厅设计承载量为150人用餐,配备厨师4人,但在当前形势下,几位厨师在疫情高发地区无法到岗,只剩一个主厨,再加上区直下沉人员就位,机关餐厅面临着1位主厨负责近300人用餐的空前压力。方海龙把会做饭的、可调配开的人员召集起来,在大家冲向疫情一线的时候,他们“冲”向后厨,围上围裙、戴上口罩,“全副武装”组成了临时“后厨”。

饭菜出锅,“后厨”迅速变身为“外卖”,在方海龙的带领下,给东三环鸿宝路、东三环北站高速口的疫情防控卡口送去热腾腾的饭菜。那些日子,别人从卡口回餐厅,他们从餐厅奔卡口,保证了重点卡口共计45人每天4顿的用餐量。结果却是可笑又可敬:做饭的没时间吃饭,还饿着肚子。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