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抗击疫情 我们始终在一起 上一版3  4下一版
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人大代表助力企业复工
生死时速! 26天急救转运1485名新冠肺炎患者
这里,充满着温馨与感动
“疫”线疾控人:三赴前线 不胜不还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生死时速! 26天急救转运1485名新冠肺炎患者
河南支援湖北医疗急救转运队队员在武汉急救转运患者

本报记者 王 红 文 河南支援湖北医疗急救转运队 供图

武汉,26天,624小时,河南支援湖北医疗急救转运队急救转运患者1485人。

2月5日一路风尘抵达武汉;2月6日全员上岗开启急速救援模式……不知不觉间,“豫字号”急救转运队在江城的工作日历撕掉了一张又一张。

26个日夜,81名队员几乎跑遍了武汉的大街小巷。每一辆急救车,都是这座城中一扇流动的窗口。20辆急救车,车轮飞转,载过一个又一个病人,记录下一个又一个有关“生命”的故事。

2月15日,武汉下雪了,整座城被茫茫飞雪裹挟,极端天气给急救转运队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队员褚迎辉、崔朝阳接到任务,要从同济光谷院区转运患者至泰康同济院区。出发了,雪花一层一层洒落,严寒使得路面逐渐结冰。走上高架桥,急救车开始禁不住打滑,驾驶员握紧了方向盘,控制车辆以每小时三四十公里的速度缓慢前行。

车行至武汉长江大桥,风雪愈加逼仄,江面呼啸而来的强风摇撼着急救车,短短一段路程,车队足足用了15分钟才安全通过大桥。

车辆到达同济光谷院区,陆续迎来5名患者。怕他们滑倒,褚迎辉逐一搀扶他们上车。看到褚迎辉胸前河南医疗队的标志,患者连声说:“谢谢你,谢谢你们河南的支援!”褚迎辉说:“听到这话,我心里好暖!当时虽然车外风雪依旧,可车里每个人都觉得有暖意流动”。

2月20日,队员冉富强转运一位确诊患者前往火神山医院。轮椅上的患者是一位86岁的老人,状态低迷,颤抖的双手连怀中的氧气袋都稳不住。眼看着老人被稳稳抬上了急救车,她的家人哽咽道:“全都拜托你们了!”队员郭华温和而坚定地说:“放心吧,全国最好的医疗团队都集中在这里了,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急救队员与转运患者,其实都是互不认识的陌生人,也许,此生仅有这一次擦肩而过的机会。但在这特殊时间、特殊地点、特殊境遇中,一句简单朴实的话语,足以让双方都从中得到安慰与鼓励。

队员刘垒告诉记者,转运队所用的急救车是负压转运车,能够有效地减少急救车内人员交叉感染。即便如此,车队还立下了“车内尽量减少说话”的规矩,目的还是要减少感染。

“一般一次转运需要转运多个患者,并且大多数是年龄在55岁以上甚至一家几口都有疾病的患者,没有家属亲人陪护和照顾,他们上车之后可能比较紧张甚至害怕,心里没谱。”细心的刘垒发现患者的情绪异常,为了缓解这种焦虑,他和队员们想出了一个解决办法,“我们把鼓励的、温暖的话语写在纸上面,传递给他们。让他们知道,我们与他们同在。”

“叔叔、阿姨您好,我们来自河南郑州。是您的晚辈,也是您的坚强后盾。”

“保持乐观,相信我们。”

“没有被禁锢的城,只有不离开的爱。”

“我们一定能赢!”

此时无声胜有声。对于身心俱疲的患者来说,这些写在白纸上的话无疑是一剂强心剂,给予他们力量和希望。

在江城的日子里,从最初的陌生和不习惯,到如今的熟练、自然,河南支援湖北医疗急救转运队全体队员早已熟练掌握一系列急救转运流程。

截至3月2日16时,转运队在武汉完成了1485名患者的急救转运任务。

在这里,队员们看过这座城的晨曦和晚霞,感受过这座城的风雪和雨落。

虽然,队员们永远不知道下一个现场急救转运的患者在哪里,永远不知道下一分钟会进来怎样的紧急指令……但他们,一直在奔跑,一直在坚守。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