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县区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杜岭盛开“志愿红”
具茨山下果蔬飘香
北顺城街牛羊肉店开始营业
一早餐店营业首日 爱心餐送防控一线
惠济区组建心理援助团
中原区特色餐饮店复工
积极做好疫情防控 粤海酒店有序复工
执勤间隙 他为居民义务理发
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并举
隔离人员出门就“报警” 荥阳市启用“电子封条”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具茨山下果蔬飘香

本报记者 张立 通讯员 春灵 文/图

碧空如洗,具茨山下,新郑市辛店镇史庄村,清新的泥土气息扑面而来。

一大早,驻村第一书记范林涛来到村里的几个大棚,开始了一天的忙碌。作为新郑市公路局选派的驻村干部,这些大棚是经他手建起来的。他说:“大棚里的蔬菜水果,就像自己的孩子,需要精心呵护。”

史庄村曾经是贫困村,在脱贫攻坚中,已经提前完成脱贫任务。利用大棚种植蔬菜水果,是村里富强种植合作社的主要产业,也是村民增收的一个途径。

与之前不同,今年村干部在指导村民劳动的同时,做好疫情防控成为必不可少的工作。大棚里,干活儿的村民都戴着口罩,保持着一定距离,进入大棚还需要测量体温。

“疫情形势严峻,得经常给老百姓打预防针,不能让他们放松防控。我们既要阻击疫情,更要稳产复工。”范林涛说。为确保疫情防控和农业生产两不误,驻村工作队和史庄村村两委对参加劳动的人员都提高了标准。

“我们进来时,需要洗手、喷洒消毒液,佩戴口罩更不用说,还要通过人脸识别系统才能进入大棚。”史庄村52岁的孙宝玲边采摘草莓边说,这样就有效避免了劳动中疫情的传播,也可以让消费者吃上放心的草莓。现在,他们平时的工作就是采摘草莓、防治病虫害,并根据时令种植和管护其他果蔬。

在其他大棚内,吊瓜苗探着小脑袋挺直了身子,生菜、茼蒿等蔬菜更是绿意盎然。“这是我们前几天栽种的吊瓜,预计四五月份可以挂果。”范林涛说,大棚为史庄村带来了可观的集体收入。

疫情期间,驻村工作队还组织农技人员通过电话、微信视频等方式,对史庄村果蔬大棚“隔空”传技,并引导村民利用微信朋友圈等媒介推介果蔬,足不出户实现销售赢利。截至目前,该村草莓产量已近2000斤,平均每天可产出100余斤。

“今年,我们计划再建8座果蔬大棚,启动养殖场扩建项目,这些都是我们史庄村集体经济的一部分。”范林涛说,加上去年发展的大食堂、小米加工车间等集体经济项目,史庄村集体收入的来源更多了,村民们致富的路子也更宽了。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