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07版:县区新闻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
||||
本报记者 孙志刚 通讯员 张润文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需要有闻令而动的自觉,更需要准确把握政策要求,吃透精神,果断迅速采取措施落实上级精神的魄力。中原区按照党中央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要求,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有序推进复工复产,目前工业企业集中的郑州纺织服装产业园区内,已全面复工复产,已经度过复工“适应期”的企业,产能持续扩大,正助推经济发展加速度。 特殊时期 急事快办助转产 2月10日,位于郑州纺织服装产业园区内的郑州云顶服饰有限公司率先复工,标志着郑州纺织服装产业园内企业全面复工复产进入实质性阶段。经过中原区工信局、中原新区管委会、须水街道办事处等多部门协助推进,截至3月8日,须水街道辖区25家规模以上企业全部实现复工复产,9个省市重点工程全部开工建设,430多家商户门店顺利恢复经营。 云顶服饰作为当时全市第一家紧急转产普通民用防护服的企业,特殊时期,紧急转产防护服创下多个空白:采取边申请边生产边检验;注册新公司,中原区市场监管局当天受理、当天审核,当天发证,企业当天投入批量生产;路条先行还解决了疫情防控中卡点严控人员回流,职工返岗问题。 须水街道还开展“一对一”服务,由分管领导带队,驻企现场指导,做实做细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协助办理复工手续,解决员工返郑返岗问题。仅用一天即完成受理、审核、发证、投产全部流程,两天内完成省内员工返厂,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快速实现量产。在多部门通力协助下,该企业于2月18日正式获批一类医疗器械生产资质,实现医用和民用防护服双流水线同时生产。该企业还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将首批生产的3000件民用防护服全部捐赠给我市有关部门,用于一线人员防护。 多方助力 生产线实现量产 郑州纺织服装产业园内,领秀服饰是全市第一家获得一类医疗器械生产资质的企业,目前也已经拿到二类医疗器械经营资质。 医用防护服主要在隔离病区和手术室使用,对生产工艺要求更为严苛,需要通过压条机将衣服上的缝隙粘合,做到与外界完全隔离,并新建无菌车间满足生产。2月13日,领秀服饰已经完成一次性医用防护服的技术攻关,但面临着没有生产设备和缺少车间改造人员的难题。须水街道驻企工作组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立即帮助领秀服饰公司通过向上汇报和网络、媒体等渠道发出求助信息,并安排专人协助企业改建无菌车间。 求助信息发出一周后,国务院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医疗物资保障组看到信息,发出调拨单,要求中国恒天集团紧急调拨4台压条机,送至领秀服饰公司。同时,该公司无菌车间改造完毕。通过政企携手努力,领秀服饰一天内完成医用防护服的研发,两天内完成医用生产资质审核,三天内全面实现量产。2月29日,该公司又取得了二类医疗器械经营资质,进一步生产标准更高、更加专业的医用防护服。 企业复工 续接产业链缺口 采访时,记者了解到,离郑州纺织服装产业园区不远的星光机械厂区内,有着多家机械加工企业。2月17日正式开复工的大井星光公司目前产能已全面恢复。 据了解,该企业是国内唯一一家为东风日产生产配套锁具的企业,在产业链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不能快速复工,东风日产广州、郑州、襄阳等工厂将面临高价进口锁具的局面。为帮助企业快速复工,开工前须水街道工作人员多次上门服务,就防疫措施各项细节一一核对,专人驻厂帮助企业使用员工健康登记系统软件。同时,联合区工信局为企业送达口罩、体温计和消毒液等物资。 大井星光厂区旁不远就是家属区,员工可就近回家居住、就餐。为了避免员工外出购物增加感染风险,须水街道安排专人运送蔬菜,方便员工和家属购买,员工的生产生活两不误。开工前一天,须水街道又帮助企业对厂区、车间和楼梯间等公共区域进行了多轮消杀作业,把各项防疫措施又检查了一遍。 采访时,记者了解到,为确保企业有序复工,中原区须水街道组织210名党员干部组建14个工作专班走访企业解难题。同时,联合公安、工商、卫生、银行等部门,发挥“一专多能”优势,把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冲击和影响降到最低。做好开工企业用工需求收集,指导企业线上自主招聘。发挥村(社区)掌握劳动者务工需求的资源优势,利用多种媒体做好用工需求发布。全力做好企业员工返岗运输支持工作。积极联系中原区工信局等部门进行协调部署,使满足返郑条件的员工尽快返岗到位,加快企业复工进度。目前,大井星光公司已全面复工,云顶服饰公司复工率达到90.2%,领秀服饰公司复工率达94.0%。随着工业企业员工的逐步到岗到位,各企业正在逐步有序恢复正常生产秩序的同时,产能持续扩大,也为中原区经济社会发展加速度奠定了基础。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