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要闻国际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黄帝是中华人文始祖,这是亿万炎黄子孙虔诚的共识,早在1955年,著名史学家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说“(黄帝)这些传说,在仰韶文化遗址中大致有迹象可寻,因之推想仰韶文化是‘黄帝’文化。” 如是,仰韶文明找到了人,黄帝时代找到了根。从此,中华文明成为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个绵延5000多年至今未曾中断的灿烂文明。 看《黄帝与仰韶》,解千古之问。 下一个周四,3月26日,农历三月三,是庚子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举行的日子。随着时日临近,万姓同根祭拜人文始祖黄帝的气氛越来越浓烈。在疫情尚未结束的背景下,大典将基于“现场无嘉宾、无观众、无演员表演”“规格不降、影响力不降”的原则,庄重举行。 黄帝时代是我们祖先越过野蛮进入文明的门槛,所对应的仰韶文化中晚期时空维度,是中国史前文化的第一次大融合,推动着中华民族的发展与进步,拉开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序幕。 人类的每一次进步都有凝聚那个时代精神的典型器物,如果蒸汽机标志近代城市兴起的话,尖底瓶的出现,则标志着新石器早期文化的结束与仰韶文化的开始,并贯穿整个仰韶文化时代。 现在,从尖底瓶谈起。 两种类型的小口尖底瓶 如果有一驾空中客车,我们不妨悬停于豫西、晋南、关中交会的华山上空,这座海拔2154.9米的五岳名山,千百年来,被文人骚客隐士、山友影友旅友攀登拜俯。但是少有人知道,它在考古学的意义。 公元前4900年—前4000年,仰韶文化之半坡类型出现于华山以西,公元前4000年—前3500年,仰韶文化之庙底沟类型出现于华山以东。虽然还有其他学者推演的其他纪年方式,我们此处暂以考古学者李昌韬研究成果为准。 半坡在前、庙底沟在后,维系两者的纽带是尖底瓶和彩陶,这却是考古界、学术界的共识。 限于专业叙述的晦涩,此外不妨最通俗地介绍两个文化类型的尖底瓶区别:半坡类型为杯形或环形小口尖底瓶,庙底沟类型为双唇小口尖底瓶,分属各自文化类型的标志性器物。 史前时代,许多相同的文化成就可以是不同原始部族独立取得的,起初不一定是文化交流传播的结果。半坡与庙底沟都有小口尖底瓶,应该归结于天时与地利——华山之西东的气候、土壤、禀赋资源。 山与山不会见面,人与人总会交流,只是时间问题。 短时间内,两种文化类型虽不能舒畅地此来彼往、深度交流。但是,人类文明的发展,总会跨过山川沟壑,交流融通,达到“人和”。 史前文化的第一次大融合 由于时间上的前后关系,半坡文化被认为是孕育庙底沟文化的母体。但是这个过程并不是自然发展而来。学者戴向明认为,半坡文化在中期传入晋南和豫西地区,与那里的土著文化融合而成“东庄类型”,到半坡晚期,东庄类型发展为庙底沟文化,庙底沟文化又回传到半坡文化所在的渭河流域,形成另一种面貌的庙底沟文化。 从半坡类型到庙底沟类型,仰韶文化已经历千年历史。在半坡类型的基础上,各种生产都有很大进步。由于生产工具的改进,农业、制陶、纺织、缝纫、建筑等各项生产技术的发展,形成了以农业为主的综合经济。人们的定居生活更加持久稳定,人口与聚落迅速增加,积累了丰厚的物资和精神财富,庙底沟类型已经发展成为仰韶文化的鼎盛时期。 走上舞台中央的庙底沟文化,以豫西、关中、晋南为基地,逐渐将势力范围向四周扩展,东到豫东平原,西至陇西高原,南达江汉平原,北到河套(长城)一带,所到之处,将先进文化因素与当地的仰韶文化或其他新石器时代文化融合在一起,形成既有当地文化特征,又有一些庙底沟类型因素的新的文化遗存或文化类型——传播到豫北、冀南后,与当地仰韶文化后岗类型融合形成钓鱼台类型,从郑州大河村、西山、长葛石固、汝州中山寨等遗址以及鄂西北、甘青东南等区域来看,都证明了庙底沟类型的文化因素与当地的文化类型融合后形成新的文化遗存。在大约500年的历史进程中,仰韶文化的分布范围内,几乎都发现有庙底沟类型的文化烙印。 交流过程中,庙底沟也吸收其他新石器时代文化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技术,为庙底沟类型向更高层次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从而加深了各文化体系之间的相互了解和沟通,增进了相互之间的信任与团结,形成了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大融合,为中华民族的统一奠定了基础(李昌韬《从“庙底沟类型”看中华民族第一次大融合》)。 也许有人会问,中国文化的滥觞之地为何发生在豫西、晋南、关中交会处,是不是一种偶然?从自然条件看,晋南—豫西区的临汾盆地、运城盆地、豫西黄河谷地,土质肥沃,水源丰富,这里有黄河中下游黄土高原全新世中期暖湿环境,以及该环境下形成的一层肥沃的褐红色土壤。 沃土育文明,也是这一时期,黄帝及其部落在此创造了辉煌文化。 协和万邦 黄帝曾用来敬奉天地 从半坡到庙底沟的千年嬗变,小口尖底瓶在岁月向好的一路笙歌中,发散出了富含智慧光芒的精神能量。 对小口尖底瓶的功用探秘,在考古界和文化界从未停止。尖底、长腹、双耳、小口的器形,作为黄河文明之仰韶文化典型的陶器,在各处仰韶文化遗址中,皆大量出土,是7000年前仰韶先民的普遍用具。 是汲水器的观点曾经占据上风,这派学者认为:汲水时,将绳子穿过瓶子的双耳,将空瓶放入水中,它在水中自动下沉,注满水后,由于重心转移,瓶口朝上竖起,再用绳将瓶吊出水面,从而实现取满水而滴水不漏,汲满水时,瓶口向上并保持平衡。 汲水器的这种看法一度被写入了学生教材。但是,有人通过实验发现,小口尖底瓶因为“满而覆”的特点,并不能自动汲水。而且仰韶文化的许多遗址,位于平坦的河床旁,仰韶人在平坦的河床上,更不需要用绳吊瓶去汲水。而且,和木桶相比,用小口尖底瓶去汲水,并不实用。 那么,我们的祖先,为什么要把陶器做成小口、尖底的形状呢?近些年,学者们越来越倾向于小口尖底瓶是酒器之说—— 这一时期,丰富的物质财富提供了蒸食谷物酿酒的可能性,庙底沟第一期文化出现了粗红陶杯,第二期文化又出土了泥质红陶杯、泥质灰陶杯,可以推测出陶杯有饮酒的可能性。斯坦福大学教授、考古学者刘莉团队对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小口尖底瓶进行残留物分析,确证了仰韶先民酿酒的事实。 小口尖底瓶,渐渐又升华为“尊”的象形器,双手捧持,敬奉天地。再进一步演绎出人生处世哲理——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即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谦受益,满招损”。 没有人类,任何文化不会翻山越岭、南北驱驰,自行交融。谁是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主人,是谁拉开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大幕,又是谁捧持小口尖底瓶敬奉天地? 黄帝。 我们且以《史记·五帝本纪》来看黄帝的踪迹: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于空桐,登鸡头。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獯鬻,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 这番行程,和仰韶庙底沟500年的文化传播路线惊人一致。 考古成就显示,庙底沟类型时期,豫西的灵宝铸鼎塬范围内的北阳平仰韶遗址,面积近200万平方米,还有面积可达516平方米的大型建筑房基以及规模宏大的聚落群及墓葬遗址,这些大型工程具备宗教或政治上的统属意义,足以说明史前的先民智慧和组织水平。 有文献记载的“黄帝铸鼎”,讲述的正是黄帝在灵宝铸鼎塬的传说与故事。如果联系起来考虑,上述大型建筑应该就是黄帝族活动中心。历史纪录和考古实证可以互为表里之处,这不应是一种巧合。 “陶天下为一家”。黄帝为了结束部落纷争的局面,建立一个大同的和谐社会,在“协和万邦”的进程之中,他一定使用过那尊小口尖底瓶,敬奉天地,德昭天下。 王见宾 |
3上一篇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