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文体新闻 上一版3
奥林匹克的世纪博弈
宅家不等闲 阅读省晨昏
健身房将陆续恢复营业“撸铁”的日子快回来了
河南省全民线上健身大会 平板支撑淘汰赛今晚开战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宅家不等闲 阅读省晨昏
白林娜(左)与女儿共读

本报记者 秦华 文/图

不久前,一张武汉方舱医院“读书哥”在社交网络上悄然走红,在病床上手不释卷的他,让人们真切感受到了阅读带给人的强大精神力量。近段时间,许多人选择利用“宅”时光埋首书卷、静心修心,获得更多精神上的滋养,而出版社、书店等也适时推出了免费听书、直播解读书籍、线上讲座等相关阅读活动,催生全民阅读方式的升级。

阅读点亮“宅”家生活

从事会计行业的白林娜平时鲜少能抽出时间来静心阅读,“身处这个新媒体时代,我早已习惯了碎片化阅读、浅阅读,被‘困’在家,使我有更多时间进行深读、慢读、精读。”这段时间,白林娜选择了重读《鲁迅全集》《红楼梦》等经典作品,她惊讶地发现,在重读的过程中,她有了完全不同于初读的崭新视角与丰富收获,对人生、情感、自我都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正读大学的许绍华除了精读了几本大部头作品外,还参与了不少线上阅读活动,“疫情期间,不少出版社、书店都推出了免费听书、线上讲座、在线共读等活动,内容特别丰富,形式也很新颖活泼,我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了线上讲座、共读等,收获不浅。”许绍华说,疫情之初,他也曾坐卧不安、烦躁憋闷,是阅读,点亮了他的宅家生活,使他的心态变得平和,也使他的内心得到了快速成长。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郑州市文联副主席、郑州市作家协会名誉主席程韬光也充分利用了这段宅家的时光。疫情期间,他读了度阴山所著的《知行合一——王阳明》,对“知行合一”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并伏案创作长篇历史小说《医圣张仲景》,目前,已经写了二十万字,这也是对这次疫情感受的人生记录。

“云端”阅读带来新启示

线上阅读讲座、直播解读书籍、在线共读……疫情之下,人民文学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等各大出版社及本土的河南省图书馆、河南省少年儿童图书馆、松社书店、兆熹书店等,都从线下转为线上,利用数字技术等新技术拓宽阅读的渠道和方式,不仅催生全民阅读方式的升级,也为数字化技术运用于推广阅读带来新的启示与思考。

“近期出版业、实体书店等受到疫情的影响,催生了全民阅读方式的升级,使得开辟线上阅读、丰富线上的阅读内容和形式成为书业生存和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对此的总体印象是‘危中有机’,文化出版业正在调整结构,创造机遇。”程韬光认为,阅读无处不在,并不断地随着时代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书籍的线上零售、在线讲座、网上教育、视频直播、知识平台将会在今后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也将带动通信、云服务等文化领域更大的发展。同时,读者也将会随之转变过去的阅读观念和经验,自觉和不自觉地融入在线、直播等新的阅读方式中。

“2月开始,我们的活动全面向线上转移,目前已策划组织了‘汪曾祺先生百年诞辰’系列、‘柏杨先生百年诞辰’系列等共计20场直播活动;尝试开展了《美顺与长生》《诗经全注》《红楼梦》的共读活动,每日打卡次数已超过1500次;此外,微信公号、抖音号等自有平台也得到了充分发展。”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助理兼策划部主任宋强介绍,读者对新的阅读渠道和方式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这也给业界带来新的思考。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包括人民文学出版社在内的多家出版社、书店等,均表示将会继续积极开辟新的渠道和方式,满足公众的多样化阅读需求。特别是4·23世界读书日渐行渐近,有望掀起线上阅读的新高潮。

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记者也在采访中发现,大多数读者和专家都认为无论是采用什么样的阅读方式,都是开卷有益,而阅读也不应只是疫情期间的短期之举,更应该实实在在地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在《见字如面》《一本好书》总导演关正文看来,阅读习惯、终身学习,是现代社会最普遍、最基本的需求,阅读应该成为每个人必不可少的生活方式。疫情期间,由于时间的保证和少了世俗生活的干扰,也正是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好机会,可以进行深层次的阅读、专业的阅读和精神的阅读,从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挖掘思想的深度。

“作家毛姆说过:‘养成读书的生活习惯,就是给自己建立一个避难所,避开人生几乎所有的苦难。’在疫情期间读书,我对这句话理解得更为深刻。前人和今人对于人生无常中的各种情绪、感觉、场景都有细细的描述,让人感同身受,使我不再感到孤独和无助。”白林娜说,她将把阅读的习惯延伸到疫情之外,让书香浸润自己的人生,这既是一种自我生长的方式,也是对自己的劝勉。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