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05版:乐城人美 上一版3  4下一版
幽寻得胜趣 相看两相欢
凤凰再涅槃 新村又一春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幽寻得胜趣 相看两相欢
——二七区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打造和谐宜居美丽街区
“三路一园”项目淮园一角
政通路人和路口改造前后
路口立体微景观

行走在二七区的政通路和人和路,蓝灰色的多功能综合杆高高挺立,宽敞笔直的道路用装盛花草的栏杆相隔为双向车道,街角由低矮的花坛变成了立体微景观,红花绿叶和色彩饱满明亮的城市家具相得益彰,在湛蓝天空的映衬下愈加柔和静谧,像一幅幅精美的工笔画。

自全市“双改”工作以来,二七区秉承设计引领、需求导向、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序化、洁化、绿化、亮化”为整治标准,创新实施城市道路物业化管理模式,实现城市管理标准化、专业化。并将“三路一园”工程作为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加快建设美丽街区的示范点,推动发展开放便捷、尺度适宜、配套完善、邻里和谐生活街区。

完善“三行”系统 出行顺畅有序

“三路一园”项目由人和路、政通路、兴华街和一口袋公园以及20余处微景观组成,涉及道路总长4.6公里,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

城市提升,规划先行。二七区邀请上海东华大学环境艺术设计研究院专家顾问团进行“把脉问诊”,摸排梳理了目前城市道路存在的问题,对应制定了“通、平、净、静、齐、亮”六大对策。

其中,道路是城市“大动脉”,路“通”更是提升城市形象的第一关。在政通路人和路交叉口记者看到,四个方向的车道均被重新铺装、画线,双向机动车道中间设置了隔离带,并放置了常春藤、火焰南天竹等绿植。

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系统建设方面,进行人行道铺面修整,增画停车线,加强动态管理,改善非机动车乱停乱放现象,疏通人行通道。

开展道路无障碍设施改造,依据国际标准,增设了修整缘石坡道,降低道路路口坡度及高差,做到道路“四角平坡”;另一方面清除和规范障碍设施,清除低于45厘米的路障,增强了无障碍通行度。

同时,推行“白改黑”路面升级改造,在门户小道铺设沥青路面,改善路面状况,美化街区环境。

完善城市家具

提升城市品位

在政通路人和路路口,记者看到,路口多个方位均安装了蓝灰色的多功能综合杆。据了解,去年12月20日,建中街街道便在此路口率先立起全市第一根多功能灯杆,灯杆综合了交通信号灯、监控、照明等多种功能,还特地预留了5G信号塔。

街道在十字路口转角处增设引导性护栏,引导行人从斑马线有序通过马路;在候车亭增设功能性屏幕和便民座椅;更换升级窨井盖,使用隐形窨井盖提高路面平整度和美化度。

同时,政通路、人和路通过文化微景观等方式打造文化主题街区。结合智慧城市和文化城市建设理念,推动城市家具建设一体化,让人民群众从身边感受到美好生活。

二七区坚持一手抓道路改造,补齐短板;一手抓城市精细化管理,提升服务,实现“整洁、有序、舒适、愉悦”的城市环境目标,让人民群众从身边感受美好生活。

提升景观品质

建设宜居环境

“三路一园”项目的淮园地处政通路嵩山路交叉口,建设面积约1200平方米,园路、廊架、雾化系统、景墙、椅子、绿植等,成为可进入、可停留、可休闲的多元空间,打造市民的“前花园”。

淮园采用新中式的设计手法,步入其中,亭台连廊,曲径通幽,花草错落,暗香扑鼻。“我们利用现有土方,打造行云流水般微地形。这样既有集散缓冲人流的入口广场,也有园内各具特色的亭廊以及林下空间,使得人们可行可留。”二七区林业和园林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结合淮园新中式的设计风格,园内植物选择中国传统带着美好寓意的苗木玉兰、桂花、海棠、花石榴、丁香和月季,以及搭配方式选择自然式、中式的搭配手法,使得淮园设计整体上浑然一体。

在政通路人和路西南角,原本是低矮的花坛,如今摇身变成了一处微景观,高低错落,造型独特,日本红枫、瓜子黄杨、红花木檵郁郁葱葱。步行至此,让人豁然开朗。

此外,在沿街建筑立面改造整饰工作中,二七区还对占用道路的建筑物、构筑物等予以拆除,还空间于民、还路于民。对建筑破损外观进行修复,对沿街建筑物附属设施如空调机位、外露管线、防盗网等拟定统一标准进行规范管理。对沿街商铺的店面店招进行统一设计改造,拆除违规广告,并对小区出入口、围墙、大门进行美化提升,做到“路院同治”,让街区旧貌展新颜。

本报记者 刘伟平 文/图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