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全民行动 过个不一样的清明节
政府要助力 企业要发力
让实体书店 成为习惯养成的平台
“人脸生意”升级?
地铁文明是培养起来的 也是严管出来的
盗版网课
在学生中 弘扬劳动精神
直播电商火爆 市场监管不能缺位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让实体书店 成为习惯养成的平台

据报道,针对新冠疫情暴发造成的实体书店营业额大幅度下滑、资金链濒临断裂等困难,北京市快速启动实体书店扶持项目,首批项目评审工作已经完成,扶持资金已于近期发放。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新闻出版局局长王野霏介绍:“据各区统计数据,截至2月底,全市实体书店逆势新增了73家。目前,广大实体书店正在积极复工复产,文化惠民的服务能力正在快速提升。”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作为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对于提升每个个体的能力和整个社会的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个崇尚读书学习的国家,才能源源不断涌现出各类人才,创造出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而要达到“好好读书”的层次和实现“全民读书”的目的,就必须解决“找书读”的前提条件。

时下,国民平均阅读量正在不断下滑,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实体书店的消失。实体书店作为传播知识的方式之一,其价值不仅在于提供了满足公众获取知识的书籍与场景,还在于营造一个生活状态和体验过程,引导读者通过阅读学习知识能力和提升生活品质,最终让读书成为一种个体自觉和群体习惯,成为“文化铸魂”的重要载体和实现路径。

但是,随着图书行业的市场化发展,实体书店行业受到了巨大的冲击。高额的运行成本,加上对互联网的适应度不够,一大批书店难以坚持,只能选择倒闭。实体书店的大量倒闭,并不是市场需求出现了断崖式的下滑,而是因为供给侧没有根据需求侧的升级顺势进行相应的调整。一方面,网络等新型载体的出现,让阅读书籍和获取知识的渠道更广泛,减少了到实体店购书和阅读的需求总量。 另一方面,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阅读者对阅读的体验要求更高,书店在承担传统书籍陈列、销售和阅读功能的同时,也需要提升环境的舒适度,适应需求的多元化。

书店具有市场主体与文化载体两种属性。让实体书店好起来,先要让其活下去。疫情防控加剧了实体书店的生存压力,利用输血机制让其摆脱暂时困难,才会有接下来的自我造血。这需要政府部门利用好资金扶持、税费减免和租金折扣等综合政策,让实体书店尽快走上良性发展之路。实体书店本身也要借力用力,利用优惠政策起步后,找到利益平衡机制,尽快实现自我造血,如此才能实现整个行业的繁荣。 唐 伟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